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能忍法师:老说吃亏是福,那学佛的人在生活中到底争不争?


   日期:2017/3/1 11: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在世俗中,佛弟子该如何看待争取呢?是应该什么都不争不要,遇到别人争抢一味退让,视为吃亏是福吗?那这会不会助长他人的贪心呢?佛弟子到底应该怎么做?

  答:争取,有时是为私利,有时当属精进。佛子心怀慈悲,但并非软弱无能。慈悲显现,行有多门,以自度度人为业。

  有时忍让不争,是慈悲感化;有时为了大义,舍身不辞。

  若为自己修行,不争、吃亏皆为醍醐;

  若为度化他人,应视根机不同而应以不同方式。先降伏自己的心,再示度人。

  问:师父您好,我是初学者,请问师父,是不是大福报的人做事业很容易就成功了,钱会自己找上门是吗?

  答:您这个问题把福报说得有点过于“生动”了。具大福报的人,自己稍则精进用力,凡事易成就。福报浅者,虽用多力,难成。福报深浅,涉及过去、现在、未来多世,且不问过去与来世,建议您把握当下,积极培福,渐渐就会有所感受了。

  问:丢失了心爱的东西,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一直在想怎么办,念什么经可以让自己感觉好受点?

  答:呵呵,念“心经”。心念无常,万物终归坏空;心念无我,死时两手空空;心念苦义,贪爱终归苦果。再念“无常经”,丢了东西悟无常,舍了贪心心清凉;丢了东西心伤感,几年过后也平常。

  问:我担任某杀人案件的辩护人,尽心尽力,最后被告人判了死缓,我也再三嘱咐被告人以后吸取教训,决不可再杀生。然而,在法庭上,我注意到了受害人家属对我既愤怒而又仇恨的眼神,信佛以来,我已深信因果,请问结下了被害人家属仇恨这个恶缘,该如何应对?虽然我是依法履职,也觉得内心有点不安和悲哀。

  答:试着从以下几点来理解:

  1、法律是社会规范、裁判是非的硬性标准,各国各地或有不同或有欠缺,但对维系社会秩序不可或缺。

  2、理解受害人家属的愤怒仇恨情绪,不能要求他们有足够理性站在法律的公正立场,毕竟人性亲情的缘份有更加真实的吸引力。

  3、杀人的结果都是很严重的,但判刑要看主观意愿,有故意谋杀、误杀、防卫过当等不同。

  4、作为辩护律师,当依法律进行公正辩护,防止误判、重判等。

  5、法律是僵化的,人性是灵活的,若能明辨善恶,令各得其所,我想这是作为辩护律师心中最应具有的道德底线。

  6、如果能够明了是非,依法辩护,也不须过多不安。毕竟最后结果如何,还要取决于法官的判决。

  问:很多人在讲要阅览经藏,我上楞严经课时,发现不能理解里面的内容。我认为应该一门深入学习,所以没有去参加其它的学习,这算是法执吗?

  答:大众阅藏很好,可以多熏习,大体了解一些佛法知识,也会增长佛法正知见,不易被一般歪门邪道所误。但甚深法义,还是要跟随善知识学习,仔细拣择,渐次深入。

  问:灵山会上,佛陀不说一句话,只是手执一只花在手中拈,通常不苟微笑的大迦叶尊者,悟到什么,而破颜微笑呢?

  答:如果可以说,早就不是了。万法皆空,无能说可说,离能念可念,就那样,不懂就不懂,懂了也简单,呵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能忍法师       吃亏是福)(五明学佛网:能忍法师       吃亏是福)  

 其它法师:明心见性­­——《楞严经》与生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吃亏是福 

 总是说吃亏是福,福到底在哪呢? 

 都说“吃亏是福”,可“福”又​在哪里? 

 都说“吃亏是福”,可“福”又在哪里? 

 总说吃亏是福,我的“福”在哪里呢? 

 寂静法师:总说“吃亏是福”,这“福”是怎么来的? 

 星云大师:吃亏是福 

 寂静法师:总说吃亏是福,可福究竟在哪里呢? 

 星云大师:吃亏是福吗? 

 总说“吃亏是福”,这“福”是怎么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吃亏是福报,计较走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