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信愿法师:亡者生前发愿捐赠器官,临终时应如何助念开示?


   日期:2017/3/20 8: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亡者生前发愿捐赠器官,临终时应如何助念开示?

  捐赠器官的问题,这个在教界也时常在讨论,在这边我们不做任何的看法。

  答:捐赠器官是菩萨发心行谊,开示时应大加赞叹,可例举佛陀因地割肉喂鹰,舍身喂虎,布施头目脑髓,广利众生之公案,称扬其行,等同菩萨,功德无量。唯器官摘除手术,乃在断气后立即执行,此时神识若未出离,色身犹会感受剧烈疼痛,故应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感佛来迎,莲台接引,一剎那顷,神识出离,即随佛后,驾返莲邦,不经中阴,即无手术疼痛等事。

  捐赠器官是菩萨发心的行谊,所以这一个亡者生前发愿捐赠器官,他已经死了,说不定器官——心脏、肾脏、眼角膜,都已经让医生摘除了。这时候我们有因缘去为他助念开示,我们就好好赞叹他,因为赞叹他生前修行的善举,会令这个中阴众生内心起善念,这是开示的要领。所以在为他开示的时候,应该大加赞叹。赞叹他的时候,可以举出世尊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的公案。世尊在因地舍身舍命牺牲奉献的公案,在佛经里记载了很多,你可以举出割肉喂鹰、舍身喂虎这二个公案,来赞叹这个亡者。

  那么器官的捐赠,是在这个亡者断气之后,立即执行,这个我们一般人一定要知道。因为在教界很多发心的出家在家大德,他在生前就已经立下了捐赠器官的遗嘱。对于这些发心的菩萨,师父是非常的赞叹。但是有的在家大德,或许他不知道器官的捐赠,是在他死亡之后马上就执行。几年前白冰冰的女儿白晓燕,被三个匪徒绑架,后来凌迟致死。最后被捉到的那个匪徒叫陈进兴。被捉之后,他向社会大众公开忏悔。他的所作所为,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他内心非常的过意不去,所以发心要把他有用的器官捐赠出来,遗爱人间。所以当他被执行枪决的时候,长庚医院的医生跟护士,就已经在执行枪决的现场等候了。那么陈进兴是让左轮手枪对着他的太阳穴,近距离一枪毙命:砰!就没有命了。一枪执行枪决之后,陈进兴就毙命了,这时候长庚医院的医生跟护士,马上将陈进兴的遗体运回长庚医院进行手术,摘除他的眼角膜、心脏、肾脏、肝脏这些有用的器官,让需要的病人做器官移植,遗爱人间。

  请问大家:如果当时陈进兴的神识还没有完全离开他的身体,医生动手术的时候,会不会疼痛?会!而且是激烈的疼痛。这时候他如果生起后悔的心,那么他的遗爱人间的功德,就会大大的打了折扣。当你拿一支刀子在自己的身上割,看看你能否忍受?你能够忍受刀子自己身上割除的疼痛,那你这个菩萨心非常的了不起,师父绝对真诚的跟你鼓掌赞叹。但是你如果忍不过,后悔了,觉得:“唉呀!我当初为什么要发这样的心。”后悔的心一生起,那个功德、福德就没有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器官的捐赠,对很多人来讲,他有这份发心,实在非常了不起,我们要跟他赞叹。但是,假如有可能因为后悔或者不愿意念佛,甚至起了瞋怒心,凡夫在遭受激烈疼痛的时候,生起后悔瞋怒的心,说不定会因为这样不好的念头而堕落。那么这个时候,本来发愿要捐赠器官的发心,就成了促成他堕落的原因,就会很可惜。但是假如一份真诚的菩萨心,能够挨得过刀子在割色身的疼痛,这份菩萨心是非常的伟大。

  那么,世尊在因地舍身舍命,那时候的世尊是真正的菩萨,不是凡夫。在这边师父也简单跟大家报告舍身喂虎的公案,大家知道了之后,有因缘跟亡者开示,也可以引用这样的故事,让这个亡者觉得他在平生立下捐赠器官的誓愿,是非常值得赞叹的,也是很了不起的修行。

  以前,世尊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他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婆罗门教徒。当他在孩童时代,就精通当时流行的十八种科学和婆罗门教中所有的技艺,当时很多人称赞他是神童。随着日子的消逝,他的智识日深。年岁日长,对婆罗门的教义,不能全部信奉敬重。当他渴望有更高智慧的时候,他发心学道,要了脱生死。当他深切感受到世间无常、人生短暂的时候,他就毅然舍弃了家庭,脱离爱欲,抛弃财富,走向深山旷野,过着寂静修道的生活。

  禀性仁慈善良的他,虽在深山之中修行,但不会寂寞,山中的很多动物是他的良友,他们住在一起,有时修行,有时游乐。过去有几位同道,因为仰慕他高尚的品德和超人的智慧,也就纷纷舍弃了外道归向佛教,进入深山之中,向他学习禅定的智慧。

  有一天,他带着一位学生,沿着崎岖的山路散步。这些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的熟悉。树木青翠,山色秀丽,置身期间,有飘飘欲仙之感。忽然他从山上看到悬崖之下,有一只骨瘦如柴的老虎,那羸弱的身躯,凹陷的眼睛,饥饿的哀号,令人感觉死亡的恐怖。它的身边紧紧靠着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虎。老虎似乎饿得已不能再忍耐了,好几次看到它身边的小虎,口流馋筵,敌视着它。看到这一幕悲惨的情况,年轻的修道人激起了大悲怜悯的心肠。他招呼他的学生,指着老虎说:可怜的众生,迫于饥饿的痛苦,竟违背了母子情爱,企图吞吃自己亲生的儿子,多么狰狞的面目。你赶快去找一些食物来,解救他们的生命。

  当那位学生离去之后,年轻的修道者,独自在那里徘徊冥想。他思惟着:“我应该见义勇为,见苦不救,哪里是修道者的精神。现在我可以将这些危脆不实的身躯,从这高耸的悬崖摔跌下去,便可使那只老虎饱餐一顿,不但小虎可以获得生命安全,而且我的壮举也能鼓励着人们对于动物应有广大博爱的同情心。”年轻的修道者,将舍身喂虎的意志决定了之后,毫无畏缩地从悬崖峭壁之上翻滚下去。荆棘和尖石撞割他健壮的身躯,遍体鳞伤了,恰巧摔到那老虎的身旁。饥饿得正想吞食儿子的老虎,忽然看见身旁来了一个身躯,本能的离开了小虎,走近,开始狼吞虎咽。

  修道者的学生回来,不见了老师,以为老师也去寻找喂虎的食物。但是当他听到老虎在山崖之下,用一种称意的呼吼代替饥饿的咆哮时,他注目一看,发现他老师的半个身躯还没有完全被老虎吞食,而那么悲壮凄凉地抛在那里。饥饿的老虎还很得意的用舌头舔它的爪趾,准备继续吞食。那只小虎依偎在它的身边,注视着,像儿子痴望着母亲一样。

  这恐怖的场面令他不寒而栗,他的眼泪自然而然流下来。虽然他的老师已经葬身虎腹,但是他却能控制内心的恐怖与悲伤。他了解老师为什么会牺牲宝贵的生命,所以他也至诚恳切跪在地上,合掌赞叹:啊!这种舍身喂虎的伟大布施,是多么的仁慈雄壮。一个真正有仁慈悲愿的人,当他慷慨牺牲的当下,绝不会感觉任何的痛苦(对!一个真正菩萨道行者,确实有这种胸怀),他现在已经得到大解脱了。如菩萨的崇高,他已经具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行。

  这个学生回到他居住的森林之中,将老师舍身喂虎的经过说给大家听……因此学生们一起来到老师舍身的地方,表示无限的敬重与致哀。天上很多天神,都围绕在修道者舍身之后所剩的一堆残骨之上,散以很多芬芳的香花,向他致上无上的敬意。

  世尊在因地的菩萨舍身喂虎,是不是非常的伟大?我们给世尊赞叹一下(掌声)。

  当我们对亡者说出世尊在因地菩萨舍身舍命,牺牲自己喂老虎饱餐一顿的伟大情操,跟这个亡者赞叹鼓励,他会不会接受你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开示引导?会。他只要念佛,就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就会觉得他在人间发愿捐赠器官的菩萨道,是真实的、是伟大的,所以他就会对他以及一切众生自然而然的生起慈悲救度,这就是菩萨慈悲的心肠。那么这个亡者,当然他会往生到西方做菩萨之后,更加秉持菩萨的慈悲心,去广度一切苦难的众生。师父祝福大家,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念佛成佛,当生成就。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