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大乘和小乘到底有啥区别?


   日期:2017/3/25 16: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大乘”是什么意思?

  如果对整体的佛法做一个划分的话,那首先是要分为小乘和大乘,当然现在有些学小乘的人不喜欢这样的称呼,也可以叫做“声闻乘”和“菩萨乘”,但是自古约定成俗的“大乘”这个概念呢,其实也没有贬低小乘的意思。

  所谓的乘,就是一个运载工具,可以理解为一个船,或者在古汉语来说呢,四匹马拉着一辆车叫一“乘”,先秦的文章里面经常说“千乘之国”之类的词,就是说具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所以你把“乘”理解成车也好船也好,反正就是个运载工具,用现在的话叫交通工具,理解成飞机都没问题。那所谓的“小乘”就是小的交通工具,能把自己从生死的此岸度到解脱的彼岸就不错了,而“大乘”呢就是大的交通工具,不但能度自己,还能度好多其他的人,这个主要是强调自利和利他方面有所不同。

  那么大乘为什么会被称为“大”呢?不仅仅是交通工具的容载量大这么简单了,佛法中任何的一个看似简单的概念都不会这么简单。那稍微引一段话来说明一下,比如《大乘阿毗达摩杂集论》中说:

  “由与七种大性相应,故名大乘。何等名为七种大性?

  一、境大性。以菩萨道,缘百千等无量诸经广大教法为境界故。

  二、行大性。正行一切自利利他广大行故。

  三、智大性。了知广大补特伽罗法无我故。

  四、精进大性。于三大劫阿僧企耶,方便勤修无量百千难行行故。

  五、方便善巧大性。不住生死及涅槃故。

  六、证得大性。证得如来诸力无畏不共佛法等,无量无数大功德故。

  七、业大性。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建立广大诸佛事故。”

  看见没有,简单的一个“大”字,其实是蕴含了好多意思的,这还只是《杂集论》里的说法,其他像《显扬圣教论》等经论里也有差不多但稍有不同的解释,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查一查,理解理解。

  二.“大乘”跟“小乘”有啥区别?

  既然说到大乘和小乘是一对概念,那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前些年好像最流行的说法就是有没有发起菩提心,说小乘人如果发起利他之心就是大乘,大乘人自私自利就是小乘。这个说法乍一听呢,好像很有道理,其实仔细琢磨琢磨,就不那么严谨。

  首先说,什么是菩提心呢?

  都知道菩提心分为两个方面,叫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利他主要是从下化的角度来讲的,那还有上求的方面呢,小乘的佛陀观认为学佛人不是都一定要成佛的,成个阿罗汉就到顶了,只有生生世世做领袖,领导大众、帮助大众的人,才有可能成佛,而且一个世界有一个佛就够了,所以你看,小乘佛弟子能一定发起成佛的愿望吗?既然到阿罗汉就是最终目的了,那怎么可能是发起了菩提心呢?而大乘佛子呢,可能在利他的行为上有时候会不够那么积极,但是只要他有上求下化的心,那就有了愿菩提心,只是行还不够而已,但这也已经是大乘的发心了。

  其次呢,单单从菩提心方面来区分大小乘,还是不够的,更根本的区别在于二者对于境学或者说世界观的认识,佛给小乘讲的佛法,在世界观上是随顺世间学说,暂时承认五蕴是有的,只是没有一个真实的人我,通过破除人我执来消除烦恼脱离生死,但是对于世界到底怎么回事啊,这些问题,没有真正去深入的讲,所以小乘才会有十四无记。

  而到了大乘佛法呢,佛讲的道理就不但要破人我执,还要破法我执,通过讲般若中观的法义告诉你一切法都是假的,都是没有的,然后再接着讲瑜伽唯识的法义告诉你,既然是没有的假的东西,为什么会觉得那么真实存在呢?佛跟你说,你所有的感知都是认识而已,都是虚妄分别,都是执着,而学佛就是要破除这些执着,然后才能真的明白真相。

  明白了这个情况,就会真的明白大乘法义是涵盖小乘的,而且在修行的途径上也是包括小乘的内容,所以这两者的区别要从境、行、果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比较,而不能简单的说区别只是有没有菩提心。

  三.如何看待小乘对于大乘的否定?

  现在南传佛教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本来呢,南传的教法对于戒律的重视和倡导,对于禅修理论的清晰和易于操作,都是非常好的,可以说给汉传佛教带来了一股清新和质朴的气息,这是很值得赞叹和学习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何况作为声闻乘的南传教法本来也就是玉。但是有一个问题却不得不注意,就是好多努力推广南传教法的人,甚至一些法师,却属于极端小乘份子,所谓极端小乘份子就是狂热的以否定大乘佛法为己任,好像不把大乘佛法给灭掉就死不瞑目似的,结果搞的自己内心煎熬的不行,烦恼的不行。

  而有一些人呢,开始是学大乘佛法的,后来被这种小乘极端份子所诱导之后,也慢慢回大向小去了,这也是很可惜的事情。

  那么我们如何看待一些小乘行者对于大乘的这种否定呢?其实这个问题不用我们自己来琢磨,早在印度大小乘辩论的时候,龙树菩萨、无着菩萨他们把小乘行者辩的没有招架之力的时候,无着菩萨就已经列举过七个理由来说明这个事情了,我们来看看无着菩萨是怎么说的。这七个理由,用一个颂子来说,就是:“先不记俱行,非余所行境;极成有无有,对治异文故。”

  关于这个颂子的解释呢,《成唯识论》里是这么说的:

  又圣慈氏,以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

  又圣慈氏,即是当来下生慈氏如来,现在的弥勒菩萨,他以七种理由来证明大乘经是佛所说而不是他人捏造,那主要是哪七种呢?

  1、先不记故。若大乘经,佛灭度后,有余为坏正法故说:何故世尊非如当起诸可怖事先预记别。

  一先不记故。先,即是事先,以前;记,就是授记,说明。意思就是说,如果大乘佛法真的是歪理邪说,会对佛教造成巨大破坏的话,佛陀在入灭前为什么不先做出一个预言,说多少年之后会有人伪造佛法号称大乘,因为这个事情对于佛教来说是很重大很恐怖的事情,佛陀为什么没有授记预言呢?而且不但佛陀没有预言和授记,你小乘那么多证得圣果或者神通的人,为什么没有人能够明确指出大乘的经典是哪些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编造出来的呢?难道在大乘兴起之后小乘就没有圣者了?没有获得神通的修行人了?如果有,而且如果大乘经典真的是伪造的话,为什么没有人能把这个事情说清楚呢?

  2、本俱行故。大小乘教,本来俱行;宁知大乘独非佛说。

  第二个理由呢,是说大小乘本来就是同时流行的,现在好多小乘佛子和一些学者认为大乘佛法是佛灭后几百年才出现的,由此认定不是佛说,这是世间的历史学和考据学的方法,看似有理,但是要知道,小乘佛法也是一开始口口相传,后来跟大乘佛法差不多时候形成文字记录的,你怎么能因此就单独说大乘不是佛说呢?

  3、非余境故。大乘所说,广大甚深;非外道等思量境界。彼经论中曾所未说。设为彼说:亦不信受。故大乘经,非非佛说。

  第三个理由呢,是说大乘的法义非常广大深刻,绝不是其他外道的理论所能够涵盖的,甚至不是他们所能够思量的,其他的外道,包括现在的哲学、科学,都不能含摄大乘的道理。如果你能证明大乘的理论是跟其他外道一样的,跟后来的科学、哲学一样的,那也可以不信大乘,但是显然你是没法证明的,所以大乘肯定不能说不是佛说。

  4、应极成故。若谓大乘,是余佛说,非今佛语;则大乘教,是佛所说,其理极成。

  第四个理由是说,有人认为,大乘佛法不是释迦佛宣说的,而是其他的佛所说,这可能是无着菩萨当时面对的一种观点,但是呢,佛佛道同,就算大乘是其他佛所说的,那也是佛法,也得信奉。当然这只是顺应对方假设的说法了,并不是承认大乘就是其他佛所说。

  5、有无有故。若有大乘;即应信此诸大乘教,是佛所说。离此,大乘不可得故。若无大乘;声闻乘教,亦应非有。以离大乘,决定无有得成佛义;谁出于世,说声闻乘。故声闻乘,是佛所说,非大乘教;不应正理。

  第五点呢“有”、“无有”其实是两个概念。就是说如果你同意是有大乘佛法的,那你应当相信这些大乘教法是佛说的,这个就是“有”。如果说你认为没有大乘佛法,而只相信有声闻乘的教法,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如果没有大乘的佛法,声闻乘的教法也应该不会有。为什么呢?因为离开了大乘,也就没有人能成佛了。那没人能成佛,是谁出世宣说声闻教法呢?所以说,只承认声闻乘是佛所说,而大乘不是佛所说,那是不合理的。如果没有大乘,那依小乘经典的概念到阿罗汉就到头了,佛从哪儿来呢?如果没有佛,那小乘经典又从哪儿来呢?

  6、能对治故。依大乘经勤修行者,皆能引得无分别智;能正对治一切烦恼。故应信此是佛所说。

  六能对治故。这个就是说,学小乘的人,你仔细了解了解大乘的教理,你看看大乘的教理和修行方法能不能断除烦恼?能不能让你破除我执?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既然大乘佛法能断烦恼,你为啥要否定是佛说的?这难道和佛法的思想相悖?而且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大乘佛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涵盖小乘的,不但可以如小乘一样破我执断烦恼,而且更进一步要破法执证实相。

  7、义异文故。大乘所说意趣甚深,不可随文而取其义,便生诽谤;谓非佛语。是故大乘真是佛说。

  七义异文故。大乘佛法所宣说的法义太过深奥,绝不可以望文生义的理解,然后就以此而诽谤,说这不是佛说的。大乘佛法经常提倡要破除对于语言文字的执着,佛法是要靠证悟的,只有证悟第一义谛才是佛法,用语言和文字去演说的,那个只能是方便而已,语言和文字只是载体,佛在《金刚经》里有说过,他在四十多年里其实啥也没说,所以真理和实相是超离一切文字的。《金刚经》也曾经以“筏喻”来说明这个事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有的人认为大乘所说的那些内容像神话一样太不可信了,那你如果这么说的话,小乘讲的那些神通,讲阿罗汉入灭的那些神奇现象,甚至小乘讲的须弥山和四大洲这样的世界观,都无法证明,也都跟神话一样,你为什么就相信呢?

  所以,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理解,大家可以对小乘否定大乘的现象有个清晰的认识,对大小乘在境、行、果上的区别有个明确的把握,对于小乘佛法,要尊重和学习,但是对于大乘佛法的殊胜也要真正的明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乘       小乘)(五明学佛网:大乘       小乘)  

 其它:大乘起信论新释(日本 汤次了荣著) 

 傅味琴居士:赞师大乘道功德(2006年能海上师圣诞开示) 

 普献法师:大乘or小乘 

 唐思鹏居士:《大乘百法明门论》讲记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评月溪法师的《大乘绝对论》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7.大乘与小乘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略说大乘佛学 

 其它:十二因缘与大乘三系(杨云唐) 

 杨云唐居士:大小乘的形成 

 杨云唐居士:从大小乘谈现代佛子的心行 

 其它:奥义书与大乘佛教中相关思想比较(姚卫群) 

 陈兵教授:大乘根本加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