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164:秽食餧人


   日期:2017/3/26 17: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秽食餧人。

  【原文】

  郗后为蛇事本真,佛经岂有妄欺人?

  若非虔诵梁王忏,孽鬼何由净六尘?

  注:秽食,不洁物也,餧人,与人食也。以不洁之物,强与人食,是等人于犬豕。人既嗔之,神亦恶之矣。须贾困于张禄,楚使间於陈平,皆以恶食启衅,勿以小而忽之也。

  案:粱武帝好僧佞佛,每日清斋,与宝志公参禅悟道。郗后谏曰:“陛下为天下主,若与耆德硕儒请求治法,自然四海升平,万民乐业,国祚绵长。今志公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乃天下之乱民,未闻与乱民共处,而有裨万几者。”武帝曰:“卿若见志公,当不作是语。”后曰:“妾明日当备斋饭供养,观其德行若何。”命御疱煎肉,杂各色素菜,制成馒头。次日乘辇至寺,各赐四枚。每僧,令二美貌宫娥,执盏奉茶。众僧魂销意乱,食之立尽。后遥见大笑,惟志公合掌暝目,置而不食。后复传旨相劝,志公说偈曰:“道能制魔,魔能乱道。秽食餧人,难免蛇报。”稽首谢恩毕,令大众埋之。越数年,郗后崩,武帝思之,每日念经超度。一日坐便殿,忽闻梁间有声,视之乃一大蟒,作人语曰:“妾乃郗氏,因在世不合以秽食破僧戒,故罚变此形。日居粪窖,受无量苦恼。又曾鞭杀宫女多人,尽在阴间索命。每逢三六九日,受鞭一百,疼痛难忍。望陛下救援。”帝曰:“吾久命僧修忏,岂尽无灵?”后曰:“彼皆浊俗凡僧,未得感通。陛下如肯相救,当延智慧名僧,方可有济。”言讫不见。帝乃遍选天下有道之僧四十九人,改经文三卷,今之《梁皇水忏》是也。观郗后谏武帝数语,侃侃正论,可称贤后。乃因一念之迷,即堕恶道,秽食餧人,其可忽乎?

  附:大业中,河南妇人厉氏,养姑不孝。姑目盲,以蚯蚓作羹进之。姑怪其味,窃藏示儿,儿见之,惊跳号泣,呼声动天,将录妇恶鸣官。俄而雷雨大作,失妇所在。顷之,自空堕地,服饰如故,头变白狗,饿死。(《感应篇集注》)

  杭州城外于某,每以饘粥施贫饿人,里中咸称之。一日,有道士登堂化斋,谓曰:“君家以施粥事,奇祸至矣。”众皆呵其妄,道士曰:“公等有所不知,施粥固属善举,但于某名为施粥,实皆厨中余积秽食,不堪啖者。贫儿枵腹,忍咽充饥,因而致病伤生者甚多。能无天谴乎?”言讫而去。是夕有火毬堕空中,里人皆见。少顷,于某之屋独焚,四邻俱无恙。(同上)

  邹瑛,饶邑女也,年方十二。见母虐嫂爱己,每食以残秽者与嫂,嘉美者与己。瑛每私分甘与嫂。一日母见嫂食美,欲挞嫂,嫂告以小姑私与之。母怒詈女,女跪泣曰:“女后日适人,倘遇姑如母者,母心安否?”母悟,遂转慈焉。里人称孝智兼全云。(《劝俗近说》)

  【译文】

  注:秽食,是不干净的东西;餧人,是给人吃,用不干净的东西,强行给人吃,是把人同猪犬一样看待。人们既然愤恨,神明也必然厌恶。战国时须贾在张禄门下受困,楚国的使节离间陈平与汉朝的关系,都是由于秽食挑起事端,不要以为事小就忽略了它。

  案:梁武帝崇信佛教,每天斋戒,和宝志公禅师参禅悟道。郗后劝谏道:“陛下是天下的主人,如果和德高望重的大儒请求治理国家之法,自然四海升平,万民乐业,国家的命运绵延长久。今天志公不耕而食,不纺织而穿衣,是天下的乱民,没有听说和乱民相处,而对国政有所补益的。”梁武帝说:“你如果看见宝志公,应当不会说这种话。”郗后说:“我明天准备斋饭供养,观察他的德行如何。”命令御厨煎肉,夹杂了各种素菜,制成了馒头。第二天,郗后坐着车来到寺院,每个人赐给四个馒头,每位僧人让二位美貌的宫女拿着杯盏奉茶。众僧人魂销意乱,立刻吃完了,郗后远远看见大笑了。只有宝志公合掌,闭着眼睛放下不吃。郗后又传旨意规劝,宝志公说偈语道:“道能制魔,魔能乱道。秽食餧人,难免蛇报。”行礼谢恩完毕之后,命令人将馒头埋了。过了几年,郗后去世,梁武帝想念她,每天诵经超度。一天坐在便殿里,忽然听到房梁上有声音,一看是一条大蟒蛇,作人的语言道:“我是郗后,因为在世时不应当用秽污的食物破坏僧人戒律,所以受罚变作这种样子。每天住在粪窖里,遭受无穷苦恼。又曾经用鞭子打死许多宫女,全部在阴间索命。每逢每月的三六九日,受到一百次鞭打,疼痛难忍,希望陛下救助。”梁武帝说:“我很久以前就命令僧人诵经拜忏,难道都没有灵验吗?”郗后说:“他们全是浊劣庸俗的凡僧,不能得到感通。陛下如果肯救我,应当请有智慧的名僧,才会有效果。”说完就不见了。梁武帝于是到处选择天下四十九位有道的僧人,修改了三卷经文,就是今天的《粱皇水忏》。观察郗后劝谏梁武帝的几句话,侃侃而谈,也是正论,可以称为贤德的皇后。却因为一念之差,随即堕入恶道。用污秽的食物给人吃,怎么能忽视这件事呢?

  附:隋朝大业年间,河南妇女厉氏,奉养婆婆不孝顺。婆婆眼睛失明,厉氏用蚯蚓做羹汤,拿给婆婆吃。婆婆感到味道很奇怪,就悄悄藏起来让儿子看。儿子看了惊跳,号叫哭泣,声音惊天动地。打算将厉氏的罪恶记录下来告官,不久雷雨大作,找不见厉氏。倾刻从空中掉在地上,衣服如旧,头变成白狗,饿死了。

  杭州城外的于某,每天用稠粥施舍给贫困饥饿的人,乡里人都称赞他。一天,有位道士登门化斋,说道:“你家里因为施粥的事,奇祸将要临头了。”众人都呵斥他狂妄,道士说:“你们有所不知,施粥固然属于善举,但于某名义上是施粥,实际上全是厨房中剩余的污秽的食物,不能吃的。贫穷的人饿着肚子,强忍着咽下去充饥,因此导致生病、伤害生命的有很多人,这能没有天谴吗?”说完话走了。这天晚上,有火球从空中落下,乡里人都看见了。一会儿,只有于某的房屋单独被烧了,邻居都安然无恙。

  邹瑛是饶邑的女子,年龄刚十二岁。看见母亲虐待嫂子,宠爱自己,每次吃饭将剩余和污秽的给嫂子吃,好的给了自己,邹瑛常常私下将好的分给嫂子。一天,母亲看见嫂子吃好食物,想责打嫂子,嫂子告诉是小姑私下给的。母亲恼怒地骂女儿,女儿跪下哭着说:“女儿以后嫁人,倘若碰见如母亲这样的婆婆,母亲能够心安吗?”母亲醒悟,于是变为仁慈。乡里人称赞她是孝顺和智慧两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秽食)(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秽食)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D 第564经(比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太上感应篇: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太上感应篇》:知善不为 

 蔡礼旭:我们奉行《太上感应篇》,要给大众信心 

 印光大师极力推荐的《太上感应篇》《集福消灾之道》精简本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华藏整理版)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讲记(小本珍贵版)(全) 

 《太上感应篇》原文及白话文 

 太上感应篇(精校版) 

 《太上感应篇图说》09: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