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做人有度量,自然有份量


   日期:2017/3/31 12: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做人,心无边,行有度;做事,进有招,退有术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了色;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为什么?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

  不熟的麦穗直刺刺地向上挺着,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为什么?因为两者的份量不一样!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

  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后,主动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最后这里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功不求盈,业不求满,花看半开时,酒饮微醉处。善有善因,恶有恶果,举头有神明,做人要善心,不求生命辉煌,但求人生无悔,把握做人的尺度。

  人生有度,过则为灾。可以清高,但要有宽容之心,否则就是孤傲;可以仁慈,但要有果断之举,否则就是软弱;可以强势,但要有所敬畏,否则就是暴戾;有财,要懂得节俭,否则就会奢侈;有识,要懂得谦虚,否则就是骄傲;尊贵,要懂得谦卑,否则就是刁蛮。凡事有度,话不可以说尽,要把握分寸,事不可以做绝,人生留有余地,事情会有转机。

  有度则诸事顺遂,无度则一事难成

  “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一个人如果缺乏克制力,缺乏分寸感,疾而不能徐,热而不能温,躁而不能静,结果必然是欲修其身则身不祥,欲齐其家则家不幸,欲治其国则国遭殃,欲平天下则天下一团糟。谁把握了度,谁就把握了人生。

  “度”要求做人有分寸、知进退;“术”要求做事有方法、讲策略。人生的巧妙就在于有“度”有“术”。为人处事,只有“度”“术”结合,才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掌握生活的主动权,赢得广阔的生存空间。 做人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宽容别人,就是肚量;谦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质量。把握做人的分寸,掌控做事的尺度,日积月累,在一分一寸之中叠加起人生的新高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度量       包容)(五明学佛网:度量       包容)  

 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包容的人生 

 明奘法师:尊重包容理解共进 

 沈海燕教授:论一心包容宇宙万法 

 雪漠:用包容的目光看其他宗教 

 达照法师:禅者的包容 

 卢志丹居士: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计较 

 宽运法师:内地与香港之间应多些包容和理解──北京两会期间 

 悟澹法师:包容,换来一种人生的自在 

 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用佛法的平等和包容心打败私心和劣根性 

 嘎玛仁波切:心量大小,是长期德行的培养,人人都喜欢被包容 

 学习大地的包容之修​习——杭州三天竺法镜讲寺 

 为什么彼此不能互相包容?佛说这是共业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