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智慧之做事只管尽心尽力,不必进行相互攀比


   日期:2017/4/27 8: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在汉地,人们从小到大都是被安排着和他人比较,不由自主地和他人竞争,在比较中也许会不知所措,当一次次地被迫进行对比时,我们不禁产生怀疑,家人、朋友是真的关心我们本身还是更重视比较的结果?

  从上学开始,学习成绩成为唯一的追求,要必须保持一路的竞争优势才能进入大学,学习好似乎就意味着有个美好的未来。大学毕业后,在谋求职位时,必须在少则数十人、多则数千人中脱颖而出才能获得成功。工作中,需要被对比衡量许多因素,然后决定职位的高低。生活中,要攀比的内容更是太多了,财富的多少,房子的大小,车子的牌子,服装、化妆品的价格,成家后,又要比孩子的学习成绩、自己伴侣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等。或许每时每刻什么内容都要拿来进行比较。平时人们见面时,普遍被问起的问题是:“在什么单位工作?工资多少?”才华、性格、容貌、身份、地位,无论什么统统都可以拿来比一比,可能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不愿意和他人比较。因为在比较的过程中,不论是胜利的一方亦或是失败的一方,都不会快乐。也许有时会有成功的喜悦,但是仔细想来,这种快乐本身就是种痛苦,一方面被认可并不是自己本身,而仅在比较中获胜;另一方面,如果依赖了这种喜悦,就会患得患失,自己信心全部建立在他人的认可上,内心很不自在,习惯了与他人竞争,就变得争强好胜。失败的一方,有的会悲观失落,有的会妒忌怨恨,心里全是苦恼。

  人们在被安排比较的过程中,“比较”变成了一种习惯,自己在潜移默化当中,也会不自觉主动地和他人进行比较,在某一方面,拿自己去和他人比,或是拿自己的亲人去进行比较,也时常去体验比较后胜利的喜悦或是失败的苦闷及怨恨。

  这个攀比的习气,也许我们还没有意识到,也许已经厌烦却无法控制,不论我们人到何处,这个攀比的习气都会带到何地。在上师面前,我们想去和金刚道友比较,希望自己什么方面都最好,多得些上师的偏爱或是被器重。

  当然,人才的选拔,只有用比较的方式才能确定。因此,当我们被拿出去比较也无可厚非。但我们的自信不需要建立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快乐的获得也不依赖比较的结果。在每时每刻的生活中,真实地面对自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心尽力地去做就好,不需要去和他人比较。“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现世的生活、工作、家庭、朋友及拥有的一切,都是个人前世的果报,因此没有什么可比性。如果希望未来一切都好,那就从这一刻开始努力,好好修持佛法,功到自然成。也无须同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不要为现在生活比较安宁而暗暗自喜,也不要因现在的生活不如以前而愁眉苦脸,过去的生活已经过去了,永远不会再重来,安住于现在的生活就好,常常提醒自己做好当下该做的事,未来一定会美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洛桑陀美金刚上师       攀比)(五明学佛网:洛桑陀美金刚上师       攀比)  

 心律法师:攀比是痛苦之源 

 福尽人亡是真理,攀比的价值观特别折福 

 呷绒多吉上师:攀比心会带来很大的过失 

 呷绒多吉上师:要攀比就跟“我执”攀比 

 呷绒多吉上师:为什么修行会修出一个嗔恨心、攀比心、嫉妒心 

 嘎玛仁波切:在反省的当下,以善良的动机与他人比较,这不是 

 太桥旦曾堪布:修行不必攀比功课数量 重要的是能够调服内心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15)修行人要时 

 嘎玛仁波切:如果能在反省的当下,以善良的动机与他人比较, 

 不盲目攀比你就是最幸福的 

 传喜法师:师父,我知道攀比心不好,但是不买名牌我就难受啊 

 不要攀比,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