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刘素云:慈云法语之一,守住本位老实念佛,一生成就圆证菩提


   日期:2017/4/29 11: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时隔三年之后,我又一次来到了香港,又和同修们见面了。这次来还是想和同修们交流一下学习佛法的心得体会。今天是我这次来香港的第一节课。第一节课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守住本位老实念佛,一生成就圆证菩提」。

  我先说说这次交流的因缘。大约是春节前后,我又得到了六个题目,一个大题就叫慈云法语,在这个大题的下面有六个小题。今天是我讲的第一个题。就是这个因缘,我这次来香港,就和同修们来交流分享这六个题目。

  今天咱们开始讲第一个题目。在《净土大经科注》,第三百八十二集里,尊敬的师父上人曾经谆谆的告诫我们,要守住我们的本位。我不知道大家注没注意听老法师讲这个词语,让我们守住本位。听了老法师这句话以后,让我感到了震撼,我心头为之一震的原因是什么?我想师父在这个时刻告诉我们要守住本位,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我们没有守住本位,或者是说我们没有守好本位。在这个危急关头,这个话题是特别重要的,所以师父在这个时候告诫我们,要守住我们的本位。真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了。我们学习净土法门这么多年,这个守住本位的问题我们是否提到了日程上?如果是过去没有提到日程上,现在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了。这就是我听了老法师这一段开示,我心头震撼的一个原因。所以今天来到香港的第一节课,我就想和大家说说守住本位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说说我自己的一些体会,供同修们参考。

  第一,我想谈谈要守住做人的本位。有同修可能会说,做人就是做人,还有什么本位不本位的?确实是做人也有做人的本位。我们要守住做人这个本位。我从两个层面谈谈这个做人的本位应该怎么守。第一个层面就是四好: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这个四好可以这样说,人人皆知,耳熟能详。仔细想一想,这四好我们做得怎么样?具体落实到生活当中,我们是不是把这四好落到了实处?原因我们找一找,为什么这个四好我们知道得很清楚,但是往往落实不够?为什么现在人心坏到了极处,社会乱到了极处?人心之坏、社会之乱史无前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说这四好要落实了,不会是目前这种社会现状。因为这个四好没有落实,所以现在社会才乱到了这种程度。

  我举一个例子,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可以反映出人心不善。我举一个什么样的例子?前一段时间,日本同修给我邮来一个邮包,里面有吃的东西,有用的东西。这个包是通过邮局邮过来的。按照常规,这个包应该是邮局给送到家里。我是这样想的,我不知道我想得对不对。但是这一次邮局通知,让到邮局去取这个包裹。大云就去了。去了以后,发现这个包裹被掏了一个大洞,里面东西掏出去若干,不知道具体数量。掏出去是吃的,还是用的,我们都不知道,反正包是一个大洞。里面的东西明显的是少了,这是事实。然后邮局的人就跟大云说,如果你要认这个帐,就是说你这个包你就可以拿回去,反正就这些了;如果你要不认这个帐,那我们就把这个包再重新给你邮回日本去。后来大云一想,这邮来邮去,一个是很麻烦,二这影响也不好,你说就这么一个包,中间还被盗了,所以大云就把这个包拿回来了。所以通过这个事我就想,这在五、六十年代,就是我上小学、上中学,或者我参加工作初期,好像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就是邮局邮来的东西还可以中间被盗。所以这个事情,你想想,事情虽小。后来我跟大云说,我说丢了就丢了吧,是吃的东西,他掏走了,谁吃都好;是用的东西,他掏去了,谁用都行,就算咱们布施了,这个事情就是这样过去了。我开玩笑的跟大云说,我说不还给你留了一部分吗?如果人家给你连窝端了,那你也得认,毕竟还给咱们剩了一部分。所以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就是现在的人心,比起五六十年代、六七十年代,那个善都要少得多得多了,所以社会才能乱到目前这个程度。

  记得上次从香港回哈尔滨,香港同修给我买了一个新的大拉杆箱,里面装满了法宝和一些东西,结果这个拉杆箱,到我们哈尔滨取货的时候一看,新的拉杆箱变成破拉杆箱了,那个抓手都掉了,不知道怎么弄的,就是这样。可能有人说了,他说老太太不明白,这叫野蛮装卸,人家一看你这个箱挺重的,因为它有法宝、书、碟什么的,肯定它重量是比较重,人家拿的时候,装卸的时候就不耐烦,是怎么摔的,还是怎么的,就把一个新的拉杆箱都给摔碎了。这是一个例子。

  再举一个例子,就是今年的一月上旬,我看电视就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我就把它叫做新闻。这个新闻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某某养猪场养生猪,当这个生猪养到一定分的时候,就是重量够的时候就该卖了,就卖到屠宰场去屠杀了。就在没出栏之前,还有一道什么工序?就是给这些猪灌水泥浆。我觉得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我是在电视上亲眼看到的,它有录像。那个猪确实很胖,都长成了,要被宰杀之前,然后有一大箱水泥浆,用一个硬硬的塑料管子,从猪的嘴里插进去,然后外面有一个气泵,一压这个气泵,那个水泥浆就灌到猪的肚子里去了。这个时候那个猪的惨叫声,真是让你不忍心去听,太惨了。你想想,一个粗管子从嘴里插到肚子里,再一摁气泵,那水泥浆顺著管子往肚子里灌,就那个胀的难受劲,你都能想像得出来。一只猪是灌二十斤水泥浆,按照卖生猪的价格是十块钱一斤,这样灌二十斤水泥浆,每头生猪能多卖出来二百块钱。大家想一想,这人是多么残忍,就为了这个区区二百块钱,就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你说猪临死之前,还不能让你好死,还得先让你再遭一遍这样的罪,多惨。所以我就觉得人真是这个心,不知道是长的人心,还是长的兽心?那个猪被灌了以后,管子从嘴里一拔出来,有的猪能站著,有的猪站都站不起来了,就地就躺下了,因为它一下子增加了二十斤体重,灌到肚子里,那个膨胀劲,那该多么痛苦。

  所以我看了这个电视新闻以后,我就想,我们有些人可能吃猪肉,如果你看到这则新闻,我想当你再吃猪肉的时候,你就想起这个场景,你绝对不会再把这个猪肉送到你的嘴里去,你就会似乎听到那猪的惨叫声,你就似乎能看得到,你吃的这肉里是水泥浆灌出来的,你吃的不是猪肉,你也吃的水泥浆。你说这样的新闻,能在电视里公开演出来,那不是哪个人编的,是不是?因为它水泥浆有水泥浆的镜头,猪有猪的镜头,灌的时候有灌的镜头,有猪惨烈的叫声,这些都是在新闻里反映出来的。所以我就想这个世界怎么的了?人们怎么就能变得这么残酷无情?就为了这个利,一头猪多卖二百块钱,就能做出这么残忍的事情。所以我给大家举这两个例子,就说人心,就是我们能看得到的、能听得到的,我们眼目前发生的事情,都让你惨不忍睹。

  再说说饮食。现在好像我们找不到什么东西吃起来让我们放心,就是你不担心你吃这个东西,可能要有什么什么副作用,似乎是吃的也好、喝的也好,你找不到让你放心的食品了。这个问题多么严重!你想人是离不开吃的,他要饮食的,你这些个东西,全都掺、加各种各样的东西,你说人们吃到肚子里,你能不得病吗?为什么现在这种奇奇怪怪的病屡见不鲜?过去都没有看见过的病,没有听说过的病,现在我们都说奇怪了,这是什么病?到哪都诊断不出来,查不出来病因。那就是病从口入,你吃的东西有毒,你人的身体自然就充满了毒素,那人能不有病吗?所以佛三千年前告诫我们,说末法时期众生是饮苦食毒。想想我们现在的现实,是不是被佛陀说中了,没有一样不兑现的,真是饮苦食毒。

  前些时候有几家,应该说比较名牌的一些企业,还有这个企业制造出来的食品,被电视曝光了。因为我不太出去买东西,我都能知道它说的这几样东西,在我们心目中,那就是我们那里的名牌,好像是最保险的。结果恰恰是所谓的最保险的,这次被电视上曝光了。当时我看了以后我就想,我的妈呀!这还有啥能吃?就这样的企业制造出来的食品,都是这么制造出来的。你看到它整个的制作过程,你真是惨不忍睹,那脏到你都没法形容的程度,那怎么能就变成人们所要吃的东西?他要吃进嘴里的,真是太可怕了。

  我有一个小侄女,她告诉我,她说:娘,我开个包子铺,可赚钱了。我说:你那个包子铺是素的还是荤的?我小侄女告诉我,她说:我开的是肉包子铺。但是她特别强调的告诉我:娘,我开那肉包子铺没有一星一点的肉。我听了以后,我大吃一惊,我说你既然是肉包子铺,怎么能没有一星一点的肉?那你怎么包的这个包子?她说:全都是兑的,用一些佐料兑的,吃到嘴里嘎嘎香,吃了这顿让你吃下顿。我说:为什么?她说:香,上瘾。我说:你都搁什么东西了?她笑了,她说:娘,这个我不能说,这是祖传秘方。我说:你去吧,咱们家,因为她也是我们老刘家的,我婆家这边的侄女,我说咱们老刘家从来没有这样的秘方,我怎么不知道?就像开玩笑的她跟我说,说很多人都喜欢吃她这个肉包子,但是谁都不知道她这肉包子里没有一丝一毫的肉,就是这样的。我说:你这不是骗人吗?你这样是造孽!我劝你,你赶快把这肉包子铺给我关了;要么你就好好的包真正的肉包子去卖,你不能这么骗人。后来这孩子还比较听话,她说:娘,既然你这么劝我,那我就把我这肉包子铺关了吧。后来我一问,她真的把这个包子铺关掉了。如果我要不说,可能你就不知道她开多长时间。你看,她所说的这个包子铺,如何如何赚钱。那肯定是赚钱,那个成本那么低。然后她卖这个包子,她跟我说,多大一个。完了我就开玩笑的跟她说了一句,我说你这包子太大了,牛眼睛要长得小一点,你这个包子比那个牛眼睛还小一圈,就那么大的小包子。当时她告诉我价格了。我说:一个人吃多少能吃饱?她说:要是一个男的,吃个三十、四十能吃饱。我说:这也吃不起,就按照你这单个包子价钱。我说:要是女同志,吃个十个、八个要吃饱还行,一个男同志得吃三、四十个,谁也不敢来吃了。她说:娘你不知道,因为他吃了这种包子他上瘾,所以他下顿他还想来吃,就是这样的。我听了这个事,因为我孤陋寡闻,我很少出门,我也不上饭店,我不知道现在这个饭店都到了这种程度。

  你看看我们的周围,再看看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每天你是存的什么心,你这个心是善的还是恶的?是好的还是坏的?你再看看我们说的话,你说的话是好话还是坏话?是真话还是假话?我们再看看我们每天行的事,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善事还是恶事?我们每天做人,做的是好人还是坏人?真得好好反思了,真需要好好的反思了,不能再糊里糊涂的这么得过且过了。如果这样的问题继续发展下去,人心继续的坏下去,社会继续的乱下去,我们这个世界真的没有和平可言了。所以说守住我们做人的本位,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是我们必须守住的本位。这是我说的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敦伦尽分。我想说说敦伦尽分,因为这个是印光大师教导我们的。简而言之,敦伦尽分是什么意思?就是扮演好我们每个人的角色。就拿我自己来说,你想想我有多少个角色,我自己数:我是父母的女儿,我是公婆的儿媳妇,我是姑娘儿子的母亲,我是儿媳妇的婆婆,我是孙女的奶奶,我是学生的老师,我是老师的学生,等等、等等、等等。你仔细想想,你的角色多了。你每一个角色,你仔细琢磨琢磨,你是否做到了敦伦尽分?

  有时候我自己默默的反思,回想我七十多年来,我敦伦尽分还有哪些欠缺,所有的角色,我回想起来都有欠缺,都留有遗憾。我给大家一个一个的说。比如说我是父母的女儿,因为我爸爸妈妈只有两个女儿,我姐姐和我,我在家里是老姑娘,娇生惯养,什么事都不用我,什么心都不用我操。所以我结婚以前,我过的是天堂的日子,无忧无虑,我的任务就是上学念书,回家吃饭,这就是我的活。想想对父母的教育,我落实得不好。虽然是父母以那种淳朴的感情,教育我姐姐我们两个要做一个好人,那个时候就是:一、不能说谎,二、不能占便宜。这就是我爸爸妈妈对我姐姐我们两个的,可以说是家训吧。这个起没起作用?起作用了,我姐姐我们两个可以说一生不占便宜,不说假话,这个基本上做到了,只能用基本这两个字。如果你说完完全全做到了,不是这样的,还是有欠缺的。

  然后再说说我们做为女儿,对父母尽没尽到孝道,就这个是我心中的一个遗憾。因为我结婚以后,是和公公婆婆在一起,我姐是和我爸爸妈妈在一起,所以我姐姐把我们两个人应该对父母尽到的孝道,我姐姐一个人都包了。所以我特别感恩我姐,真是一副菩萨心肠。所以在对待爸爸妈妈这个问题上,一个遗憾是我妈妈晚年,就临她去世的前三年,她有病了。现在我知道那叫老年痴呆症,当时我不知道我妈妈是病了,就觉得这老太太一天怎么这么闹人呢?她总是骂我姐和我姐夫。我姐就去找我哭哭啼啼,小云怎么办?咱妈老骂我。我就得去像消防队似的,我就得去灭火去,有时候跟妈妈说话就有点生硬。这是对妈妈。后来我反思,那时候我为什么不知道妈妈是老年痴呆症?我知道她是病态,我不可能那样去对待她说话。这是对妈妈的遗憾。

  对爸爸的遗憾,爸爸临走之前最后一次住院,他一共住了十二天。我因为忙著写一份要往国家报的大的调研报告,我是在我爸爸的床头柜上,写了十一天材料,十一天我把这个材料写完了,第十二天我爸走了,没和我说他想和我说的话。因为我爸每天都问:小云,还有多少没写完?我说:快了、快了。再问我:我还说快了、快了。结果第十一天我写完了,第十二天我爸走了。所以就这件事情,可以说是我后半生的一个非常大的遗憾,因为我知道我爸特喜欢我,他一定想跟我说点什么,没来得及说,老人家就走了;特别通情达理,他怕影响我工作。

  再说对公公婆婆,我公公婆婆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完了还得精神病,所以两个老人真的很辛苦。老爷子照顾这个儿子半年就得了高血压,岁数大又得了病。这个精神病患者他是到处跑,老人就撵不上他。我为什么结婚比较早?就是为了照顾他方便。所以就早早的,我二十一岁那年就结婚了,然后我就半天上班,半天负责照顾老伴。我就觉得两个老人挺可怜的,你说就这么一个儿子,那简直是心尖宝贝,还得了这个病,两个老人就觉得好像无依无靠似的。所以我结婚以后,我就告诉老人;还有我,我没结婚之前在家是乖乖女,娇生惯养,我结婚以后就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但是我对婆婆和公公有欠缺,我可能以前跟大家说过,公公临咽气的时候,我没在身边守著。我去了,我在老人身边,我婆婆让我带著我姑娘,上市场去买菜,回家做饭,做完了给医院送去。我就领著孩子去买菜,回家做饭去了。做完饭拎著饭盒往医院送,半道碰见我婆婆和我丈夫往回走,我说你们怎么都回来了?我的意思是说,那老爷子一个人在医院。我婆婆告诉我:老爷子走了。我说:怎么就这么一会就走了?我婆婆告诉我,她说:因为我知道你胆小,你没有看见过死人,我怕你害怕,我发现老爷子不行了,要咽气了,我就把你支走了。就这样,我公公临咽气的时候,我就差那么半个小时,我没有看见我公公最后走的样子。这是我的一个遗憾。

  我婆婆我对她遗憾相对来讲少一些,因为我婆婆最后有病半年,我是半年没上班,在家照顾我婆婆。这个好像对我是一个安慰。我婆婆有一点点遗憾是什么?她让我给她梳髽鬏头,就这个髽鬏头,我怎么比划老太太都说不对,可能我最后给她梳的那个头,也不是她心目中要的那个髽鬏头。不是我不想给她梳明白,我实在不知道这髽鬏头是什么样的。就这样,我就想老人家最后临走之前,对我这唯一的儿媳妇,就提出了这么一个希望,我可能都没给做到。所以在四个老人身上,我觉得多多少少都留有遗憾。

  再说我是姑娘、儿子的母亲,我自己给我自己的评价是,我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我是一个工作狂,原来我在小学、在中学当老师,我的全部心思都在学生身上。对我的两个孩子,不说不闻不问也差不多,是公公婆婆给我带大的。他们上学,上几年级,学习成绩怎么样,我很少过问。我记得有一次,我儿子考重点班,分重点校,那个名额数量不多。当时考完数学,在收发室,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当著十几个老师的面,把我这当校长的一顿臭骂。我当时就想,那我儿子考试没考好,你骂我干啥?人家老师说了,你这啥当妈的?那孩子一道大题没做上,得落多少分去,你要负责任。我说他没考好是他没考好,你别跟我发火。数学一道大题没答上,那肯定落分。好在第二堂课考语文,我儿子比较偏科,他语文学得比较好,所以这个语文就考得还可以。那一次我这个儿子就踩著分数线上的重点校。后来还引起了一场误会,有的人就说,因为刘校长她儿子打了一百九十二分,所以这个重点校掐的分数线就掐到一百九十二。实际这个事实在是冤枉,你说我哪有那权力?这个都是人家教育处来管,我是一个学校的校长,我没有权力定这个分数段。你说我儿子你要么你就多两分,要么就少两分你就上不去,他非得踩著这一百九十二的分数线,他就上了这个重点中学。这一关过了,也过了我公公婆婆这一关。这我就想,如果我儿子要考不上这重点校,我公公婆婆,尤其是我婆婆这一关,那我就难过了,你这校长怎么当的?你还当了这么多年老师,你自己的孩子你都不管,考个重点校也没考上。好在我儿子他还真考上了。

  我姑娘上小学的时候,分的班就是一个普通的班,而且是轮番的换这个代课老师。大家知道,懂行的都明白,这个班如果这个老师是固定的,它就稳定,今天这个老师代,明天那个老师代,这个班肯定它就不稳定。我姑娘正好就分到这样一个班。我就想我当校长,我不能给我姑娘挑班,谁还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个好班?所以这样,我姑娘就在这个班里上学。有一次我还记得我去沈阳出差,回来的时候,我就发现我姑娘下课从一个好班里出来了。我就把我姑娘拽到一边,我说你怎么从这个班出来的?她说妈,某某主任给我调班了,让我上这个班。她去的这个班是这个学年里最好的班,那老师教课呱呱的,那我当校长能不知道吗?我当时就跟我姑娘说,你哪个班来的,你给我回到哪个班去,我姑娘乖乖的提了书包,又回到原来那个班去了。就这样,我姑娘考重点中学的时候差两分,没考上重点中学,她就上了普通中学。大家现在都明白,那个重点校和普通校,那差老大一截,两分之差最后就不是两分了。所以最后我姑娘也没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了。

  你说两个孩子,她妈是当老师的,还当校长的,还抓过教学,结果自己的两个孩子都没考上大学。那我就想,他没本事他就考不上呗。当时老太太跟我发脾气,我也不吱声,反正老太太你有火你就发,我该干啥我干啥,就是这样。后来我回过头来想,确实我是一个不称职的母亲。

  再说我孙女,我孙女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应该说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的优等生。我儿媳妇一心巴火的要把这孩子送到重点大学去。她这种心情我非常理解。我记得在她考大学的头一年,譬如说明年该我孙女考大学了,头一年,我跟小刁我俩闲说话的时候,我就跟小刁说,我说荷荷明年考大学成绩不好。小刁就非常生气,跟我说,你这啥奶奶?孩子学习那么好,人家当奶奶的都盼著孙女考个好学校,你说这还有一年,孩子学习又这么好,你就说人家明年考大学成绩不好?我说那把话撂这。结果我孙女考大学,反正要么你就是超常的发挥,要么你就超低的发挥,我孙女就完全不是她平时学习的成绩那个水准,老师、同学、爸爸妈妈,谁都没想到我孙女考试能考到糟的那种程度。她为什么考得那么糟?有几个原因,一、她文科突出,理科不行,她理科,数学突出,她就三个主科:语文、数学、英语都比较拔尖,那她非得要学理科,那还有物理、化学,她物理、化学属於她根本就不学。你想想,你考大学,你拿三科的成绩去跟人家五科竞争,你得吃多大的亏?这孩子强,我就不喜欢文科,我就要报理科,这样她就分到理科班。结果考试你想,三科的成绩你再拔尖,那两科给你拽后腿,你那成绩能比人家高吗?一下子就把分数拉下去了。好在真是阿弥陀佛保佑,她大学还真考上了。这个孩子心态好,她心态好,她爸爸心态好,我心态好,我儿媳妇心态不好,一心巴火让这孩子考重点大学,这重点大学肯定是没戏了,所以我儿媳妇一直到现在都耿耿於怀。这是一个。再一个,人家我儿子的好朋友告诉他,回家让老太太给孩子念佛回向,让孩子考个好大学。我儿子说,这事我妈不能干。回家真跟我说了,我说你说对了,我已经给所有参加高考中考的孩子们回向一年了,所有的孩子都包括在内,那当然你姑娘也包括在内。我真的没有单独给我孙女回过一次向。所以后来,这个我不能跟我儿子说,也不能跟我儿媳妇说,我自己跟我自己说,这个奶奶确实没有尽职尽责,就是这样的。

  你说你这些角色,你敦伦尽分你都没有做到,我现在我倒希望时间倒流,再回去,我重新给我爸爸妈妈当女儿,给我公公婆婆当儿媳妇,给我孩子当母亲,给我儿媳妇当婆婆。说到这,我想说说我的儿媳妇,我儿媳妇结婚以后受了很多委屈。虽然我想做个好婆婆,因为我和婆婆的关系特别好,我婆婆对我真是好,就像自己的姑娘一样。我那个时候我就下决心,等我当了婆婆,我只能超过我婆婆对我的好,我不能次於我婆婆。结果我真的没有我婆婆做得那么好,让我儿媳妇结婚,今年都二十一年了,确实是受了不少委屈。有时候我都想,如果还有来生,我还给我儿媳妇当婆婆,我会比今生做得要好得多得多。可是我自己知道,我没有来生,我肯定今生就是我最后一个身,没有机会给儿媳妇再当婆婆了。但愿我去西方极乐世界,将来能把孩子们也都度到极乐世界去,这是我唯一的补救措施。

  现在我应该这么说,我特别感恩我的家人,他们对我的理解和宽容。尽管我这个敦伦尽分,哪个都没有尽好,最起码说没有尽圆满,但是无论是父母还是公婆,还是儿子、女儿、儿媳妇,包括孙女在内,他们对我都很理解、很宽容,真的,我在这里深深的感谢他们。

  对丈夫,虽然我觉得,我内心我是尽心尽力去照顾他,他现在身体状况不好,但是我总觉得,可能有很多地方我照顾得不够。有时候我也想,他娶了我这么一个妻子,也够倒霉的,因为我日常生活差得太远太远,我既不会做吃的,我也不会做穿的。在饮食方面我老伴绝对宽容我,每天我问他,我说老伴,你想吃啥我给你做。我老伴总是说,你做啥我吃啥。我做好了端到桌子上,他吃的时候我问他,我说老伴,我做得好不好吃?他保证说好吃,我说真好吃假好吃?他说真好吃。实际我知道老伴是在鼓励我。

  所以我用我自己的切身体会,跟大家说,如果你们的敦伦尽分尽得比我好,我向你们学习。假如说在敦伦尽分方面,你们还在某些方面,还做得不是那么十全十美,你们还有机会,希望你们在这方面多多努力。

  再说我是学生的老师,现在有很多学生经常和我联系。虽然我教的那个大学生,比我小个五六岁、六七岁,我教的最小的学生,今年也都五十六、七岁了,就是这样的。我觉得学生有些时候有些事想要去找我,要跟老师叨咕叨咕,说一说,诉诉苦,有时候我还不能及时的见他们,我觉得我对於我这些孩子们,也是一个欠缺。最最重要的,我现在老师,就是小学教我的老师,中学教我的老师,现在还有三位健在,都八十多岁了,我对老师没有做到尊师重教,前些年不知道去看望老师,后几年应该说有所进步,每年逢年过节的都去问候问候老师,但是做得远远不够。你们想想我都七十多岁了,我老师八十多岁,我不会再有七十年了,老师也不会再有八十年了,所以我就想不浪费剩下的时间,好好对我的三位老师,也尽尽我做学生的孝道。

  我在这里要讲一件,在我对待学生方面,有一件让我后半生遗憾的事情。大约是一九七三年前后,我们那个时候那个学年是十个班级。有一天有一个班的班主任老师就跟我说,刘老师,我们班的谁谁谁我教不了,让他上你们班去吧。我当时二话没说我就答应了,我说那就来吧。为什么我这么快就答应了?因为这个孩子我认识,他是全学年里不说最调皮捣蛋的也差不多,在哪个班哪个班都上不好课。他这个班主任老师性格又很内向,根本就管不了他。这是一。第二,这个孩子他的叔叔是我小学的同学。他叔叔也曾经找过我,跟我说:素云,你能不能把我侄调到你的班,你带他?基於这两点原因,我就答应这个老师,我说那就让他过来吧。这个孩子就上我班了。从他上我班的第一天起,我们班就像闹翻了天似的,这个孩子跟老师打仗,跟学生打仗,没有一堂课消停的。这科任老师都纷纷找我。他唯一不闹的,就是上我的课他不闹。那不行,我只是教他语文一科,那么多老师上不了课。有一天他又打仗打得太大劲了,我就把我这个小学同学,他的叔叔,我就请来了。请来以后,我的意思是什么?就是我跟我这同学商量商量,想个什么办法,家长和老师配合起来,把这个孩子教育好,最起码不要让他影响全班的纪律。结果我没想到的是什么,我这个小学老同学一进我们教研室,劈头盖脑的把我一顿臭骂,说你算什么老师,连个学生你都教不好?说得特难听,就我跟你们学的,这都是最好听的话了。当时教研室那十几个老师,听得他们都目瞪口呆,有的老师就打抱不平,说这什么家长,怎么能这样?后来我当时,我记得那年我是二十六、七岁,可能也正当年轻气盛,也觉得非常委屈。你说你都知道你这个侄是什么样的孩子,我好心的把他收过来了,你为什么不理解我,我找你来我也不是告状,我是商量商量,咱们怎么共同想个什么办法,来帮这个孩子,结果你不问三七二十一,你就把我一顿臭骂。我当时也承受不了,所以我说既然我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教不了你这个侄,那就请你把他领回去吧。我这个老同学脾气也非常倔,他当时就把这孩子领走了,那都在火头上。他领走了以后,我听说他把这个孩子送到郊区一百中学去了,那是我们郊区的一个中学。结果送去时间不太长,就被学校开除了,这个孩子。那我能理解,他确实是搅得全班上不了课。开除了以后,我听了以后我心里挺难过,他毕竟是学生,你说这样被学校开除了以后,他就失去了学习的权利,但是又没法再重新把他收回来。

  过了不长一段时间,可能也就那么一年半载的,我又听到一个非常不幸的消息,就是我小学这个老同学,和他这个侄,就是原来我这个学生,叔侄俩都去世了。就是他被开除以后不长时间,也就是一年左右的时间,我的另外的学生告诉我,他说老师,谁谁谁和他的叔叔都去世了。我就想,就这件事真是我当老师这么多年,唯一留下的一个让我遗憾的事情。我就想,如果这个孩子,我要不是感情用事,我不是让他叔叔把他领回去,可能最后的结局不会是这样的吧?所以到现在我觉得是我当老师生涯中唯一一件让我遗憾的事情。我说给大家听,如果现在还有很多老师,假如你们能听到我这个讲话,看到这个光碟,希望你们吸取我的教训。做老师,我也知道不容易,但是我们就是干这个工作的,一定要做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不要把孩子们往外推,把孩子们推出校门,确实是我们没有尽职尽责,我们对不起学生。

  敦伦尽分说起来容易,因为每天我们都要面对,做起来确实很难很难,不管如何艰难,我们一定要努力去做。家庭和睦,这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所以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和睦了,那社会自然就和谐了,就不会乱到这种程度了。我们每个人都扪心自问,你的家和睦吗?你为这个和睦的家你做了什么?是不是?这个问题,如果大家都认真的思考。如果过去被咱们忽略了,现在咱们重新把它提起来。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学佛先把自己的家学和睦了,这是基础。这是我第一个说的,要守好做人的本分,从两个层面来说。

  下面我说第二个问题,守住修行人的本分。这个比做人的本分,你就要提一个档次了,对不对?你平平常常的做人,和你现在是一个修行人,他这个本位就要提高了,就和原来的那个要求不同了。我具体的说一说,那修行人的本位是什么?概括起来,三皈、五戒、十善,这就是修行人的本位。

  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按照惠能大师说的,皈依觉、正、净,觉就是佛,正就是法,净就是僧。所以我们修行人,如果把这三皈能够守好,基本上我们的本位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我们现在再重新学习学习、温习温习三皈、五戒。这个老法师在给我们讲的时候,告诉我们,我们一共要守五种戒。这五种戒师父是这么顺下来的,概括起来的:第一种,净业三福。这是我们老法师告诉我们要守的。净业三福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净业三福的第一条,这个我们大家都熟悉,我今天再重说一遍,就是提起大家的注意和重视。净业三福的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就是净业三福的三福。

  第二种戒,六和敬。六和敬:一、见和同解,二、戒和同修,三、身和同住,四、口和无诤,五、意和同悦,六、利和同均。这个我们大家都熟悉,咱们道场有好多地方都贴著,我们天天都念、都看,问题是我们做到了几条?就是我们这个道场的几十个人、几个人,咱们别说别的,就说说我们自己这个小范围的,譬如像我身边的刁居士、大云,我们三个,这六和敬做没做到?仔细对照对照,差远了。所以这六和敬我们很熟,嘴里经常说,但是具体落实下来,你仔细推敲,哪一条你做得都不是那么完美的。不能说你一点没做,如果说你一点没做冤枉你,就是我们做得不完美。这是第二种。

  第三种,三学。三学就是戒、定、慧,这个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要守戒?守戒的目的是要得定。得定以后干什么?开慧。戒、定、慧它是这个顺序的。我们修佛修什么?不就修这三个字吗?修戒定慧。第四种是六度。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也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咱们今天就是属於复习功课。这是第四种。第五种,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是不是这样?这就是老法师告诉我们要守的五种戒律。

  老法师我记得在光碟里说了这么一句话,说「我们修行人守住这五种戒,阿弥陀佛欢喜」,这是老法师的原话。说我们修行人如果守住了这五种戒,谁欢喜?阿弥陀佛欢喜。这句话就这么简单,你仔细琢磨琢磨,含义多么深刻。我们修行人要把这五条做到了,那将来我们不就到阿弥陀佛身边去了吗?阿弥陀佛能不高兴吗?是不是这样!修行人修什么?就是修的这个。你把这个修好了,你今生就成就了。

  目前的社会道德沦丧,科技的发达,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按道理科技的发达是好事,但是现在恰恰是因为科技的发达,给社会和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道德的沦丧使社会乱了,乱到今天这种程度,社会已经乱到不能再乱的程度了,已经突破了底限,在这种情况下,世界和平上哪里去找?所以现在已经是形势非常严峻,我们每个人都要认真思考了。

  我们做为佛的弟子,皈依三宝了,一定要言行一致。在今天的社会,一定要做到什么?你说出来的话,你一定先把它做到;你做不到,你不要说。咱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说起大道理来,可以说是夸夸其谈,但是实际落实到自己身上,有点道貌岸然。我就想,那你说出来的东西,你都是教育别人的,当你教育别人的同时,你难道自己不教育自己吗?当你说的和你做的背道而驰的时候,你不觉得你心中羞愧吗?不觉得是一种耻辱吗?我们的师父告诉我们,说现在需要有人把佛法讲出来。师父老人家现在做的就是这个工作,把佛法讲出来。师父还说,现在更需要有人把佛法做出来。而且师父给我们树立了海贤老和尚这个做出来的榜样。说出来我们有榜样学,师父;做出来我们有榜样学,海贤老和尚。我们对号想一想,你现在每天想的、说的、做的,是不是如理如法?

  尤其是让我比较痛心的是,有一些离师父比较近的,经常能听到师父教诲的,为什么,是不经意还是经意,总要犯一点这样那样的错误、毛病?我是那样想的,如果你不在师父身边,可能还好一些,在师父身边,你出了毛病,都是师父的麻烦。我想我们不能替师父分忧解难,我们也没有这个资格,也没有这个权力和能力,我们能不能做到管住自己,别给老人家添乱,行不行?就这一点,我们努努力加把劲,还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吧。我们捅了娄子,拍拍屁股一走了之,师父老人家怎么办?所以我能听到的,有很多人家说师父如何如何,都是说他身边的弟子,你看谁谁谁、谁谁谁。你说怨人家说吗?还是我们做得不好,我们要都做得响当当的,是佛陀的真弟子,师父的真学生、好学生,人家能说出来这些事情吗?你没有把柄抓在人手里,他说你什么?是不是这样?所以一想到这些,我真的觉得很痛心。我想师父老人家已经九十一岁高龄了,我们能不能让师父他老人家省点心,让他腾出更多的精力,去为众生做更多的事情,不要让他对他周围的人还要分心,还要去操这个心,还要去想方设法的怎么解决?这样我们觉得是不是对不起师父老人家?我说这个话不是批评哪个人,我是说得比较广泛的。

  就是师父毕竟高龄了,我现在七十多岁,我都觉得有些时候比较疲劳了,师父九十多岁了。不说别的,就是去一趟英国,昨天师父跟我说,坐一趟飞机,从香港到英国需要十二个小时。你想想,我们年轻人要坐十二个小时的飞机,都觉得疲劳,九十多岁的老人家,坐十二个小时的飞机。然后我听另外一个居士说,下了飞机还要坐六个小时的汽车,才能到达目的地。我们想想,我们在这种时候,再给师父添乱找麻烦,真的有点说不过去。我劝大家,不要老考虑自己那点小圈子、小利益,在师父身边好好护持师父。你今生得到这个机会机缘,百千万劫难遭遇,你一定要珍惜。不要因为天天守在师父身边,就不把它当回事,那就错了,以后你会后悔后半生的,你以后永远不会遇到这样的机会了。我真是非常羡慕师父身边的同修们,希望你们大家齐心协力,好好护持师父,让师父为众生做更多的事。师父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是利国利民,你们想想,可以说功在千秋。我们现在眼光短浅,还看不到那么远,将来历史会做证明的。你们把师父护持好,你们功德无量,我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真是这样。我今天真是掏心肺腑的,跟大家说这些话。这是我真实的感受。如果我们现在为了自己一点点小利益,或是我想怎么的,我要怎么的,是不是心量太小了?

  老法师现在为我们做的榜样,真是,我们怎么说都不过分,怎么学都学不来。如果我们能把师父的东西,我们能学来十分之一,你今生成佛都大有希望;就怕你连十分之一,你都学不著,那就空过了,那没办法。师父所说的东西,尤其是最近一、二年,我记得我跟大家说过,师父在说什么?一乘佛法。一乘佛法就是让你成佛的法,最高的佛法。你听懂了,你就成佛了;你听不懂,你就这耳听,那耳冒。都是在听,有的人受益了,有的人一点东西都学不去,就是这样的。这是我说的,修行人要守住修行人的本位,三皈、五戒、十善。

  第三个,守住念佛人的本位。这个层次要比修行人的本位又提高了,它是阶梯式的。念佛人的本位是什么?简而言之,对於我们修行净土念佛法门的同修们来说,我们的本位就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就这句话从我嘴里说出来的,我自己都不知道多少遍了,同修们是不是听得耳朵都长茧子了?刘老师老说这几句话。这几句话重要!我必须得说,反覆的说,你别怕我罗嗦。我如果是从你们迷茫中,给你们罗嗦清醒了,我这三句话我说多少遍我都不嫌烦。我一遍遍的跟你们说,我们念佛人的本位就是这三句话,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这就是我们念佛人的本位,也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不是这样?我们的本位只有这一个,如果有人又弄出了第二个本位、第三个本位,那就错了,念佛人的本位就这一个,没有第二、第三。如果有人弄出来第二、第三,我给它起个名,那不叫本位,那叫错位。所以咱们一定守住本位,不要错位。离开了这个本位,我们就会在错位的路上愈走愈远,那就叫背道而驰。

  怎样才能守住我们的本位?有人可能说,老师你说念佛人要守住念佛人的本位,那你得告诉我们,我们怎么守。下面咱们就说这个问题,怎么样才能守住我们的本位?以我二十年的学佛经历,回顾我所走过的学佛之路,我自己总结,我解决了三个认识。这三个认识是什么?咱们慢慢说,因为今天是第一节课,可能我这么长时间没说这么多话,嗓子有点紧,大家别著急,慢慢说。我这三个认识是什么?一、我认识了阿弥陀佛,我二十年前我不认识阿弥陀佛;二、我认识了西方极乐世界;三、我认识了我自己。我这二十年学佛,我就解决了这三个认识。我再说一遍,我认识了阿弥陀佛,我认识了西方极乐世界,我认识了我自己。下面我具体说怎么认识的。

  二OOO年,是我红斑狼疮爆发最重的一年,医生说我随时面临死亡。当时我自己也没想到我能活过来,既然已经没有退路了,那就是绝路一条了,我倒想这也是一件好事,你要有退路,你可能还想退退,你这没有退路了,就是绝路了,那绝路了,那就绝了呗,反正我好在我不怕死,就这么一个不怕死的念头,可能就救了我。当时处在生命的倒计时,医生告诉我,说三五天也是你,三五个月也是你,三五年也是你。那我想我没有那么长时间,我两个学生都是半年走的,我现在三五个月也就差不多了,所以就回家吧;我又不能用药,所有的药物过敏,就这样我就回家了。回家了以后,也可能我就命不该绝,就在回家之后,我就有缘接触到了一本《无量寿经》会集本,这是我姐给我结缘的,然后我又得到了一套《无量寿经》光碟。我说过若干次了,这套《无量寿经》光碟,是老法师一九九四年在台湾第三次宣讲的,这套光碟一共是七十碟,每碟看一小时。这个时候我得到了这本会集本,得到了这个光碟以后,我就如获至宝,每天看这个光碟。

  我记得我跟大家说过,我看这个光碟是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消磨时间。因为这个病苦的折磨,漫漫长夜特别难熬,我就用看这个光碟,那个时候我都不知道叫老法师,我不知道法师,我一看,我怎么称呼老法师?称呼老爷子,我就面对这个镜头心里想,这老爷子天天和我唠嗑,给我作伴,我就减轻了我很多那个难受的。如果不是这样,你说这一宿我怎么熬?就这样,这是第一个层次,消磨时间。第二个层次,突然有一天老法师说,人生为什么这么苦。我一下子我就精神了,腰板也拔直了,完了我就想,这个老爷子要说人生为什么这么苦,现在我正苦著,面临两个绝境,生活的绝境,生命的绝境,我可得听听这个老爷子他咋说。师父就把答案说了。说了这回我心里怎么想?这老爷子说得真好,他咋知道我咋想的,我还有十万个为什么,可能这个老爷子都能给我答案。这第二层次,我就去找答案去了,由消磨时间升到第二层次,我找答案。

  第三个层次,愈听答案愈多,愈听答案愈多,我心里的十万个为什么,老法师就像一个解一个解的,老爷子都给我解答了。这回爱不释手了,听进去了,这回是真听进去了。所以我那十年听老法师讲《无量寿经》,每天七八个小时、十来个小时,这是真的。因为我不能出门,满身满脸满头全都是那种大嘎巴儿,吓人,五十七天长了五十斤体重,整个人都是横著的,我自己都不认识我自己。所以也可能就是这一个绝境,这也是我的一个机缘,二OOO年就成了我转变命运的关键一年。从那一年开始到现在,十七年,我的命运就完全转过来了。这就是现实,你们现在就面对著我,是不是真的?是真的。

  所以我说,第一个我认识了阿弥陀佛。我就从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里,认识的阿弥陀佛。在这之前,我不认识阿弥陀佛,我更不知道什么四十八愿。这回我既得到会集本了,我又得到光碟了,我就知道阿弥陀佛有个四十八愿,只要你念阿弥陀佛,将来你就能去见阿弥陀佛。我心就有底了,有依有靠了,我不是无家可归漂流的孩子了,我当时心里一下就落地了,就这种感觉。

  第二个,说说我认识了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经》里说得很详细,尤其是《佛说阿弥陀经》,后来我也得到了,那基本上说的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胜景。所以就认识了阿弥陀佛,知道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只要你念阿弥陀佛,将来阿弥陀佛来接你去西方极乐世界,就这么连带的,认识了阿弥陀佛,接著我又认识了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

  最后一个,说说认识了我自己。那有的同学说,刘老师,你这七十多岁了,你才认识你自己?说实在的,以前我真不认识我自己。我不知道我干嘛来到这个世界来了,因为我觉得太苦了。我记得以前我跟大家说过,我本来不想来到这个世界,谁一脚把我踹来了,就是这样。就在听《无量寿经》光碟,十年的过程当中,我认识了我自己。我解决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来自何方,说白了,简单的说就是我来自何方,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来干什么;第三个,我去向何处,总有走那一天,我走的时候我上哪去。所以你们想一想,一个人,当他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又知道他来到这个人世间,他干什么来了,更知道他将来走,他上哪去,你说这三个问题解决了,我还有什么忧愁?还有什么烦恼?还有什么牵挂?所以我剩下的,我就是这样想,从二OOO年到现在,这十七年的寿命,不是我自己的寿命,是阿弥陀佛给我的,这我是认识得清清楚楚。所以我后来又给自己问了一个问题,阿弥陀佛把我留下干什么?这个问题我也弄清楚了,我这十七年是阿弥陀佛给我留下来的,我自己是这样认识的:让我为众生服务。按照咱们师父上人的话说:你要给学佛人做个好榜样。这话我是牢牢记在心里,我一点也不敢怠慢。尽管我不出来,大家见我面的机会比较少,但是我已经说过几次了,你们放心,我绝不会待在家里养老的、去享受的,我每天都在干我应该干的活、说我应该说的话,我真是踏踏实实的在为大家服务。

  认识了阿弥陀佛,认识了西方极乐世界,认识了自己,完完全全的知道我自己将来的归宿了,你说这些个问题都清楚了,那你说我现在不就是放下心来,放开手去为大家好好的服务吗?这是理所当然的。尤其是二O一二年,我姐姐的往生让我太震撼了!我虽然和姐姐从小一起长大,而且我也知道姐姐的脾气禀性,我知道我姐姐是个好人。但是我真没想到,就这么一个特普通、特平凡的一个老太太,一辈子窝窝囊囊的,就这么一个老太太,最后她能表了这么一个法,真是让我心灵上的震撼。姐姐往生以后我就想,姐姐能做到这样,我也能做到;姐姐的归宿,将来一定是我的归宿,我就是这样想的。因为我知道姐姐的归宿是常寂光土,我必须也向这个方向努力。如果我做不到这样,我对不起姐姐,对不起众生,对不起师父,对不起诸佛菩萨,对不起对我寄托了那么多希望的诸位佛友。所以我一想到这些,我自己不敢懈怠,我必须每天都在努力精进。

  一旦这个方向定了,路子确定了,我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任何力量、任何说法、任何人,都动摇不了我这个决心,我一定要今生成就,就是这样的,这个信念我是非常非常坚定的。有这么四句话说:泰山压顶不弯腰,要让泰山把头摇,惊叹压顶奈我何,一路高歌奔极乐。这可能是佛菩萨对我的鼓励吧。所以不管是泰山也好,还是别的什么山也好,什么山压顶都不能弯腰,就是一路高歌向极乐迈进。念佛,这是我跟大家说的,怎么样守住本位,把这几个认识问题解决,解决了你就知道你怎么样守住这个本位了,我就是这样守的。

  下面我想说,念佛人为什么要守本位。有的同修可能说,刘老师,我们就念阿弥陀佛,啥守位不守位的,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守。下面我这个问题就是回答,我们念佛人为什么要守住这个本位。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守不住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就是你守不住,我守不住,咱俩守不住的原因各有不同。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这么两点,就是共性的,个别的我在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我在这里说,大家共性的问题是什么。第一个,疑。守不住我们本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疑,怀疑。这个疑可真是耽误大事,你这个疑心一起,你这个本位你没个守住,因为你就是处於半疑半信的那种状态,你这个本位你都守不了,因为你一会想守,一会你又产生了怀疑,你这个本位肯定你守不住。如果我说你不信佛,很多人觉得冤枉,这刘老师说话太嘴黑了,我们信佛这么多年,刘老师说我们不信佛,你觉得冤枉。但是仔细想一想,我不是批评谁,这包括我自己在内,你仔细想一想,关键时刻你到底信谁?我以前多次说过,遇到难关了,遇到具体事了,你找谁?这是我给大家一个衡量的标准,我就问很通俗,我说你遇到难题了,遇到困难了,遇到过不去的坎了,你找谁?我告诉大家,我说我遇到天大的困难,我肯定找阿弥陀佛,我肯定找观世音菩萨。我不会去找神,我也不去找仙,我也不去找什么大师,我也不去卜卦、看相、问命,这些我统统不来。

  我跟大家说,举我两个例子,要不有人说,老师你就是说,那你给我们举两个例子。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就今年的二月二十八号,晚上睡觉,我从床上掉地下去了,摔了。大家想想,那个床它能有多高,就是我睡觉不老实,我就骨碌下去了,又能摔得怎么样?不是这样的。那天正好我姑娘在家,帮我照顾她爸,我们三个人住一个屋,我和老爷子我俩住一个大床,我姑娘住一个小床。是十二点,半夜十二点多,不到一点,我从床上掉下去的。我姑娘从小床上一个高蹦起来,妈呀!地震了。一起来一看床上没她妈,她妈在地下,我姑娘赶快就跑过来,妈呀!妈呀!你怎么的了?我说我掉地下了,特别清醒。但是我觉得摔得挺重,因为掉地下没有那个摔法,我自己都能隐隐约约听到,那种像地震一样的响声。我说楼上楼下可能都听著了,要不你说我姑娘正睡觉,她喊妈呀!地震了。你说给我摔到多大声音吧。当时我姑娘说:妈,我把你扶起来。我说:不用,我自己站。我自己翻过身来,我扶床,我自己站起来。站起来,我寻思我到厅里去活动活动这个腰、胳膊、腿,看看摔没摔坏。我就上厅里去了,没走十步我就不行了。我告诉你们什么感觉,就要咽气的感觉。我赶快喊我姑娘,我说姑娘你快点来,来扶我,我就站不住了。我姑娘从屋里跑出来,一把就把我搂住,这时我俩脸对脸。脸对脸,完了我姑娘说:妈你搂著我的腰。我这两个胳膊根本就不会去搂她的腰。我姑娘拿著我两个胳膊把她腰搂住了,它又耷拉下来,又掉下来了,我不会搂,使不上劲。我姑娘一手搂著我的腰,一手拍著我的后背,大声的喊阿弥陀佛!不是念阿弥陀佛,你想想半夜不到一点,那声音。后来我跟我姑娘开玩笑,我说:姑娘,你活了都快五十岁,你是不是头一回发自真心的念阿弥陀佛?那都眼睛瞪圆了,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而且还喊她爸,爸!你快念阿弥陀佛。她爸说:我念,晚上就我们三个。我是一直在念阿弥陀佛。

  当时我不是感觉到,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就什么感受,就像这个水银柱,这个水银柱直线往下降,上面这个气就没有下面的气来接它了,这个水银柱是下降的,你说那个滋味该有多么难受,我当时我感觉到我都要翻白眼。这个时候因为我姑娘搂著我,我俩是脸对脸,我姑娘胆小,我怕吓著她,我把眼睛闭上,我念阿弥陀佛。我姑娘也喊阿弥陀佛,老爷子也念阿弥陀佛。后来就像有个什么东西,从我这后脊柱,一下子从上就到下面了,我也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觉。然后就好像这水银柱,咱们说就这口气,逐渐开始往上升、往上升、往上升,可能这个上气和下气接上了。那天晚上就把我摔到那种程度,摔得我第二天我就感觉到五脏六腑挪位了。有时我就开玩笑跟他们说,实际我特别难受,我翻身翻不了,我起床特费劲,整个全身都疼,完了我就跟他们说,我说这心脏应该是在这个地方,它怎么跑这儿?我就这么晃荡晃荡,我说我得让我这心回到原来这位置去,他们都哈哈一笑。实际我说的是真的,我就觉得我五脏六腑都搬家了。后来我就想,阿弥陀佛派特使重新给我布阵来,原来这旮旯不舒服,那旮旯不舒服,重新来给你安装安装,所以我就觉得一切都换新的了。我就那么想的。所以我这个心态,不管遇到什么事,就不忘阿弥陀佛,不忘观音菩萨。这要换个人,那还了得吗?半个月我起床费劲,翻身都费劲,我疼到什么程度只有我自己知道。你们想,就那么高的床,我掉下去,我能摔到这个分上,那不是考试是啥?这回我说你听懂了吧。你要不信,你回家你试试,你就从床上往下骨碌,你看你能摔成啥样?绝对摔不到我这种程度。我的考试,这五十多年了,是一个一个就这么考过来的。

  一开始我没敢告诉大云和小刁,后来我都好了,我告诉她俩,我说我这次从床上掉下来摔得五脏六腑挪位,比我那年摔胳膊摔碎了要严重得多。她们都觉得很惊讶,因为我那次胳膊摔得就相当严重了,这次还能比那次还严重?我说我自己感受,比那次重多了。上次我摔胳膊小刁不是哭吗?说大姐你这么遭罪,我也代替不了你。我不给她讲金刚神臂的故事,给她讲好的吗?这次我摔到这种程度,她笑了,她怎么跟我说?小刁这么说:大姐你这次摔了,我可高兴了。你们明白啥意思吗?我也不明白,我说为啥?我都摔到这么惨样了,完了你还乐呵,你高兴了。她说:大姐你这次摔完了,以后你连著上好几个台阶。我说:但愿你说的话是真的。

  所以我给大家讲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大家什么?不要把这些考试当作一个包袱背上,遇到事,我说平时说得嘎嘎的,那决心表得呱呱的,遇到具体事,完了,按照我们东北有句土话叫掉链子。平时说得怎么怎么都好,一到关键时刻完了,禁不起考验,是不是这样?我这二月二十八号摔一次,这个月的五号我又摔一次,我也不知道我这段时间咋的了,又摔一次。我现在就摔了也好,还是发生什么事情也好,有时候我都不跟他们叨咕,他们都不知道,摔了就摔了呗。但是我这次摔了,我有点著急,因为啥?那时候我就有个念头,我要来看师父,我就寻思,你别让我去不了香港,我得去看师父,三年多没来香港看师父了。结果这不就也好了,我也来了。但是我实事求是告诉大家,身体有点弱,就是我今天跟大家面对面的,跟大家交流的时候,满身冒虚汗。所以我这次说话的速度,可能比以往说得都要慢一些。我跟大家说的都是真实情况。但是它不会有大事的,你们放心。

  有同修经常问我这样的问题,说刘老师,真有西方极乐世界吗?那你说学佛学了这么长时间,还问我这样的问题,通过这句话就说明,他本身他不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最起码他是半信半疑。你这种念头存在,你不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有的说,那我也没看著。我给你们说,真念佛的人和佛是感应道交,他不是什么神通。你感受不到的时候,你就想挺神,神乎其神。昨天我跟师父报告了一个消息,我说:师父,我学佛二十多年了,我见到了一个真的念佛人。我跟师父学,这就是前段不久,也就不到一个月,我真的见到了一个真的念佛人。这是我给他下的定义。这个人是一个什么人?我给你们介绍介绍,四十多岁,没有处过对象,没有结婚,一个农村人,他是一个残疾人,腿有毛病,走道一瘸一拐,其貌不扬,就是如果这个人走在道上,不会有几个人正眼瞅他一眼的,太微不足道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不能再平凡了,就是这么一个人。就遇到这么一个机缘,和他的一个亲属就上我家。这个人就想,他的愿望就是我能不能见见老师。他这个亲属一开始不好意思往我这带,后来想你看他又是残疾,他就有这么个愿望,完了就来了。

  来了,我说:来了就来了。我俩就面对面的坐著说话,他跟我说话的时候,他眼皮是往下的。他说出那个话让我震惊。我告诉你们我看见他,他跟我说话的时候,我第一个感觉是什么?六祖惠能第二。这是我的第一个感觉。他没有文化,他不识多少字。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跟我说,他说老师,我这个念佛才念一年整,他见我的时候,正好是他念佛一年整。他说一年以前我听他们说皈依,我不知道啥叫皈依,我说你们皈依也带著我,人家没人领我,可能一看是残疾,又是这样的人,人家也没把他当回事,反正不领他,后来他遇到一个机会,他就做了三皈。他见我的时候,三皈也是将将巴巴一年,这不三皈一年,念佛一年。你们想,我们有些老菩萨念佛二、三十年了吧?你们真的没有念出来他这个境界。他念佛一年整,他跟我说:刘姨,这个是真的,还是怎么回事?我说:你说。他就跟我说,他说他发了一个愿,给一个养老院这些人免费修鞋三年。他这样的一个人,他没有收入,他怎么办?他去找活干,给人家烧锅炉,挣出来这个钱,够一年买这个修鞋材料的,他就回去给这些人修鞋去了。这个老人院是个什么样的老人院?一部分是老人,一部分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一部分是弱智,老老少少,大大小小,反正都在这老人院。你们想一想,这个老人院的环境它能好到哪去?

  他告诉我,他说有一天,他坐在那个院子的台阶上,念阿弥陀佛。他时时刻刻在念佛,他现在念佛,你别看他念一年,我认为他肯定是成片了,否则他绝对没有这样的境界。我说你有什么故事,你给我讲讲我听听,他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有一天我在院子台阶上念佛,他问我:刘姨,那个院子的景象它怎么变了,它不是原来那个景象?我说:你说说什么样的景象?他说:那个院子的地变成金色的地了,院子里的树五颜六色、五彩缤纷,闪闪发光;他说:院子里飞的小鸟都是金色的小鸟。你们听了我说的,我学的,能不能像我认识的这样?我认为他说的是真的。因为他这一年的念佛,他又不太有文化,他又没读过佛经,他又没看过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样,他给你说的就这个景象,咱们说是不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胜景?这他看到了。我到现在我没看到过,我念佛不如他。

  他给我举了好几个例子,第二个例子他跟我说,他说刘姨,我现在知道了,想阿弥陀佛能想得心疼。我说那你跟我说说,你想阿弥陀佛怎么想得心疼?他说有一天我就是想阿弥陀佛,然后我就觉得我心疼。我说想到这个心疼的时候,有什么景象?他说一尊大佛顶天立地,金光闪闪的,是金佛,就在我的面前。你看,如果他没有见到这个景象,他能编出来吗?所以我说,真念佛,假念佛,境界实在是不一样。有的总是追求什么神通、什么感应,这和真念佛人的那种感应道交,那种境界是截然不同的。你们想想,和自己对对号,你念佛多少年了,你现在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你看我学佛二十年了,我确实我认真的在学、在念佛,但是就是我和这个人比起来,我觉得我差远了,我念二十年,我念不出来他这个境界,他是我老师。我从来没有给任何一个人下定义,说他念佛念得好,他是怎么怎么的,唯独这个人。不两天我就跟小刁和大云说了,我说我见到这个人,是我二十年来遇到的一个真正的念佛人。他将来能不成就吗?那肯定成就。

  他这次来见我是干什么来?来找活来了,他给老人院掌鞋掌一年了,把那个掌鞋材料用光了,他又出来找活,再赚钱,再买料,再回去给老人们掌鞋,他是这个。所以昨天我跟师父说了,我说我这次从香港回去,我就想帮帮他,别让他到处找活了,你说走道一瘸一拐的,好人都找不著工作,他这样找工作多难,我帮帮他,我把这个买料的钱给他备好。他不发愿掌三年吗?已经掌一年了,还有两年,一定让他满这个愿,我就想做这件事情。

  我跟大家说,你是不是一个真的念佛人,你自己衡量。你说人家就这样一个人,他不是什么高人吧?那太不起眼了,就像如果我们见著,能瞧得起他吗?所以我告诉大家,不要小瞧你身边任何一个众生,你别看人家穷嗖嗖的,土啦吧唧的,可能他就是哪位佛菩萨示现,来这个人世间度众生的,咱们肉眼凡胎不识真货,是不是这样?我跟大家讲的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希望能引起你们的重视和共鸣。

  下一个问题我想说说,这个三到位的问题,就是我们信佛信没信到位,和刚才守住本位不是一回事。信没信到位,你譬如说,我就举个例,就这么长的一个距离,你如果是信到位了,整个这个距离,就像尺似的,你都占满了,这叫信到位了。有的可能信了一半,这面这半是空著,那就叫没信到位。信到位是什么?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死心塌地,没有第二念。死心塌地干什么?念阿弥陀佛,这叫信到位。第二个,愿到位。不信愿行吗?第二个,愿到位。你的愿,一定是今生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等来生。阿弥陀佛的愿就是你的愿,如果你的愿和阿弥陀佛是一样的,你怎么能不成就?这叫愿到位。第三个,行到位。现在我们比较欠缺的,是这个行到位。嘴上说到位了,具体做没到位。所以是不是这个三到位我们要重视起来。

  这是第一个,疑。第二个是变,就是为什么我们守不住本位,第一个是疑,第二个是变。变什么?变题目。就对这个我是特别著急的,都啥时候你还老变,一会变这个法门,一会变那个法门,一阵风吹跑了一拨,又一阵风又吹跑一拨,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下,我真是心急如焚,别变了。现在有的既然已经变了,我怎么劝你们?你就把你现在变完的这个,你守住行不行?你别再变了,来不及了,没时间了,你都六七十岁、七八十岁,还有时间变来变去吗?你最后不把自己变三恶道去了吗?这是第二个变的问题要解决。

  对於一门深入,反正这么多年我挨批,这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我老宣传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反正批我的我总结总结,大约是五方面问题,批我这个是其中的一方面。但是不管怎么批,我就坚守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因为这是祖祖相传传下来的最佳的学习方法,我不能把它丢弃。就是当你认可这个方法的时候,你就坚守;如果你不认可,你也别毁谤。你喜欢这个,你认为这个对,那你就这么做;你认为不对,你认为哪个对,你就去做那个对的。有的人就是不嫌累得慌,我是那么做的,我非得批评著这个。你这个造作口业,这个口业造了可不得了,你后面要受报的。我多次劝大家,你信也好不信也好,你修哪个法门也好,你有选择的自由,但是你千万别谤别的法门,各人的因缘不同。

  一门深入和广学多闻有没有矛盾?实际是一不是二,就是分阶段、分层次。你啥时候一门精进、长时薰修,啥时候广学多闻,我来说我认识到的。我广学多闻,等我上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以后,广学多闻我是在西方极乐世界完成;我现在在这个娑婆世界,我就是一门精进、长时薰修,它是两个阶段的。这我也不知道我这么跟你们说,你们认不认可?认可就这么做;不认可,别生气,别烦恼。

  这是我讲的守住第三个本位,前面三个咱们可以捋一捋。现在是第四个,守住成佛的本位。这最最关键的,是不是这样的?修学净土法门的同修,你一生成就了,圆证菩提了,你就是圆圆满满的守住了这个本位。如果你没有达到这一点,你就谈不上守住了这个本位,这个本位你还有欠缺。有一点欠缺你都回不了极乐世界。前几天有个老菩萨往生,有同修给我打电话:刘姨,咋办?这个老菩萨叫我看,她都走好几个来回了,她干嘛走了又回来,回来又走,那怎么办?我当时电话,我说她没放下,亲情没放下,赶快给她开示,让她放下亲情。后来这个佛友说:刘姨,那你用手机给她开示吧。我说行,你给她开到免提,我用手机跟她说,完了我就用手机跟老菩萨说的,我说老人家,阿弥陀佛已经来接你了,等著你去极乐世界,现在你就放不下亲情,佛接不走你,你要把大事耽误了,你赶快放下亲情,跟阿弥陀佛去作佛。我就这么用手机跟老菩萨说的,说完了以后,也可能凑巧,老菩萨就走了。后来孩子们,她的孩子跟我姑娘是同学,说老太太走得特别好,全身放金光,就是这样的。所以我说这个例子就是说,你有一丝毫放不下,你也走不了。

  二O一六年十二月十六号,一位守住了最后本位的九十岁高龄的老菩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佛去了。这位老人是谁?就是狮子吼净修网的网站的创办者,于世杰于居士的老母亲,九十岁高龄。老太太耳朵背,就是念阿弥陀佛,一天到晚不停的念阿弥陀佛。她孙女说,奶奶半夜都在念阿弥陀佛。老人念成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佛了。又摊著一个好儿子、好儿媳妇,把老人家送到内蒙老家土葬了。一位老人家真的去作佛了。你说我们身边有例子,那我这样说,有的人说,我也没看著。那怎么办?你们身边不是没有例子,只是我们可能不注意,不重视。

  所以守住本位没什么难的,守住六根,你眼睛见的你不动心,耳朵听的我也不动心,我闻到我也不动心,六根接触六尘,你就如如不动,那肯定就守住本位了,走海贤老和尚这条成佛之路。所以说我们在这一生学佛,一定要拿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通行证,千万别错过这个机会。错过这个机会,还什么时候有机会?五千劫以后,你能不能再遇到这样的机会,那都很难说。数学学得好的算一算,五千劫以后,太漫长了吧!你还有希望吗?反正我是这一生决定把成佛,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做为我今生的一件大事,一件正事,其他事和我都一点关系没有。

  今天是第一节课,就跟大家交流这么多内容,最后供养大家两首偈颂。佛菩萨慈悲,好像该给大家点什么,就给点什么。这节课后面给两首,我给大家念一念,第一首:不厌轮回苦,欲生极乐难,早度生死海,即达涅盘岸。这是第一首,就是你,人不说你要不厌娑婆,你就不生极乐,这首就是告诉我们这个意思。第二首:一句佛号老实念,绵绵密密不间断,守住本位求净土,回归极乐满大愿。你的大愿不就是回归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吗?你做到这「一句佛号老实念,绵绵密密不间断,守住本位求净土,回归极乐满大愿」,这不正好扣咱们今天交流的这个题目吗?

  今天的时间到了,就到这里,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摘自:慈云法语之一——守住本位老实念佛 一生成就圆证菩提 刘素云老师主讲 (第一集) 2017/4/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