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觉慧普弘:修禅者须知


   日期:2017/5/4 9: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想要修禅,想要参禅,一定要先了解禅。

  禅:禅是本来就有的佛性,禅是本性,禅是自性,禅是本来清净之心,禅是清净心,禅是净土,禅是佛。

  禅的本质:禅的本质就是清净,禅是本来清净,禅是没受过污染的清净之心,禅是空性,就是常寂常净,禅是恒久不变的清净心,禅不会受任何人事境界现象所影响而产生波动,禅无有丝毫的波动,禅是心,是恒久不变的清净之心,禅心恒久无波动,禅心无生灭,禅心常寂定。

  禅心的特性:禅心的特性是随缘生智慧,所表现出来的是,达物性,达人性,知道对面人的道,由因知果,从果知因,遇任何人事境界现象都知道它的来踪和结局,所以不动心,不动性。

  禅心:禅心是公心,大公无私,博爱仁慈,慈悲济世,救世化人,遇人事不起心不动性,自然随缘待人处事,自然随缘化人,都是无心而为,自然而为。

  禅心之境界:禅心无境界,有丝毫境界现象就不是禅心了,也就不是禅了,因知禅是本来清净,修禅参禅只是恢复本来清净而已,恒久保持本来清净就是禅定,也就知道,任何境界现象都是假的,都是虚妄的,都是梦幻泡影,所以,不会有任何执著,不会着任何境界现象。禅是离相的,离一切相,禅心无境界,禅无境界,禅非境界,清净是禅境界,是真实境界,因清净无境界,亦禅无境界。

  禅心能见境界,能辩境界,而不着境界。无论见到任何人事境界现象,都能够见到他的真实的一面,也能够见到各种人事境界现象的多样性,多面性,能够见到所有的层面,能够见到所有的角度,能够辨别虚实真假,能够观透,能够达透因果,有智慧辩才,所以,没啥境界现象可值得着的,也就不着任何境界现象。

  禅心无心,真正修禅定,得禅定之人,没有认为自己有啥能力之心,没有认为自己修到啥样程度的心,没有认为自己有智慧的心,没有认为自己开悟了,见性了,证果了,成佛了等心,啥样的心都没有,禅者无心。

  禅心是自然,自然慈悲,自然公心,自然博爱,自然无私,自然随缘生智慧化人,自然随缘说法,自然清净,自然自在。

  禅心,无有怨恨恼怒烦,没有贪嗔痴慢疑,有者非禅心。

  禅心无能无不能,真正修禅得道的人,没有感觉自己有啥能力,有啥神通,没有感觉自己有智慧了,没有感觉自己放光了,现法身了,没有这类的心。却实实在在随时随缘智慧化人,自然德光恒放,自然法身清净殊胜庄严,常人不可见,有缘众生自然得见。

  修禅参悟没有固定模式,更不应该用参到某个层面出现某种境界加以衡量参禅悟道的层面。

  坏境界不如好境界,好境界不如无境界,无境界才是真实境界,清净心才是真实境界,恒久不变的清净心才是真实功德,才是禅定。离开清净心的任何境界现象都是魔境界。境界再怎样好,再怎样殊胜,心不清净,都是魔境界。离开清净心就是离禅,清净心不能够保持恒久不变就不是禅定。

  参悟不是得到什么,也不是得到什么殊胜境界,而是把自己的怨恨恼怒烦的来踪因缘及因果都给参悟透了,把自己的恨怨恼怒烦都给去掉,把脾气秉性去掉,把所有的贪恋执著都给去掉,也就真的做到了心无挂碍,因无挂碍的缘故,也就真的去掉了一切颠倒梦想,恢复了原本的清净佛性。

  无境界是禅,清净是禅,恒久不变的清净是定。无境界是清净的体现,清净既是无境界,因清净啥也没有所以无境界现象。

  清净是把所有妄想分别执著去掉后的体现,妄想分别执著中包括所有的恨怨恼怒烦,脾气秉性,对人事物的不理解,看不惯,牵情挂碍,替人着急,盼人好,生气上火怨人,爱欲情执,爱好嗜好,难舍的诸缘等等,把上述种种都参悟透了,看破了,也就没有任何执著了,也就恢复自性清净了。

  禅没啥神秘的,千万别把禅想的如何神秘,更不要把参禅搞得很神秘,凡是把禅说的很神秘之人都是不懂禅的人,也是错解误解禅的人。经常谈禅论禅的人也不一定是真正禅中之人。

  禅不可强参,参禅需要时机因缘,时机因缘成熟了,禅机就现前了,每个人的时机因缘不同,禅机也就自然不同,时机因缘成熟的时候,自然是禅机到了,自可随机而入,自可随缘参悟,悟入禅净之妙。

  离开清净心的任何境界都不是禅境,清净心中现的殊胜境界为某种层面上的禅境,真正清净心现前的人不执著任何境界现象,也就自然没有任何境界现象,无境界。

  真正明道之人,会参禅悟道之人不执著任何境界,也就不会出现任何境界现象,一切境界现象都是自心变现出来的。

  冥思苦想不是胡思乱想,很多能给人观观、看看、查因果,有所谓的神通道力者,大多不是参禅悟道的结果,反而是执着着相后的特征,和众生附体后众生通灵性通的现象。

  真正悟道者肯定有智慧,众生通灵性通者没有智慧,一般人分辨不出来,心存敬畏崇拜羡慕,在真人面前几句话就见分晓。

  恶人现恶境界,善人现善境界,参禅悟道的人易出现一些所谓的殊胜境界,无论出现什么境界现象,都证明还有什么样的心在,有心就有境界现象,无心就没有境界现象,无论感觉自己修到什么程度,出现什么样的殊胜境界现象,都足以证明还有心,若真的无心了,自然什么境界现象都没了,就是空性了,空性就是佛性。

  清净与否得看智慧之有无,没有智慧的清净算不上真正的清净,真正的清净一定随缘生智慧。

  智慧不是一般的明理,也不是明白了什么,更不是大经大论。

  智慧的体现不止局限在佛法的交流分享上,智慧无处不在,在生活的时时处处,也在佛法的心得分享,智慧不是佛的原经原话,智慧不是个人理解,智慧所表达的是佛的真语意,智慧与佛经义同言不同,智慧源于佛经佛法,是佛经佛法的最正确精准的解读,超越佛经佛法文字相所起的作用,是活的佛经佛法,是真正的佛经佛法。

  凡是想要修禅、参禅的人,一定要先了解禅的真实境界,禅的真实境界就是清净心,离开清净心的任何境界现象都不是禅,甚至都是魔境界。真正明白这一点后,就不会执著任何境界现象,若初起修禅,因心不完全正确出现些境界现象,若不执著,这些现象自然就没了,随着心逐渐正确,完全正确,各种境界现象也就随之消失了,真的回归原本清净了,真正善根好的人参禅从始至终不会有任何境界现象,就是从烦恼到清净,再清净,再再清净,越来越清净,直至究竟清净,整个过程就是从烦恼到回归清净的过程,从妄念多到妄念少,直至没有妄念了。就是从烦恼到菩提的过程,就是觉悟的整个过程。

  参悟,修禅,回归清净,就是把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看透了,完全看明白了,也就再也不执著了,就是放下了,啥都不执著了,也就是啥都放下了,就是放下万缘了,就这么简单,没啥奥秘。

  参禅有无数门径,不要拘死理,不要著相,凡是拘死理着相的都不能够进入禅门。

  凡入禅门者,必死私心,存公心,必把贪欲放下,必须是真人。反之入不得禅门。

  想要参禅的人,一定不要急于去参,心急与禅门背道而驰向永不得入。很多不懂禅而参禅的人都是在打妄想,妄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增加了很多妄念。

  真正能入禅门者都是根性比较好的人,啥是根性比较好的人,前世根性啥样我们看不到,看今世其人的品质就可以知晓,根性好的人,心善,无争,礼让,谦和,博爱,无私,孝悌,心正,柔和,宗信,人真。欲望少,没有不良嗜好,待人平等。凡是这样的人都是善根深厚之人,容易参禅悟道,凡是祖师大德们,真正参禅悟道者都与此相近。若与此相反者几乎都不是善根深厚之人,都很难入禅门,也有特例,特例少之又少。

  古往今来,修禅者多,真正参禅悟道者少之又少,开悟,明心见性者少之又少,凡不能够修禅入禅门者都是不知道自己的根性,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修禅的原因,还有好多人不知道啥是禅,却把自己定位在修禅范畴里。

  由此可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修禅成就者少,不易成就。

  自己的根性是否适合修禅,是否适合参禅,还请自己审核决定。

  望凡是想修禅者一定要明白禅,正确审视自己,正确把握修学方法,确保今生成就佛果。

  如果不了解禅,就没法真正的修禅,更没法真正的参禅,整个过程就是个盲修瞎练,到最后的结局,不是走火入魔,就是着境界现象,以为自己成佛了,证果了,有神通道力了,开天眼了,开天目了,有法力了,能看到诸佛鬼神,能说什么宇宙语,仙语了,能跟鬼神通话了,能给人们查事看病了,能掐会算了,会推拿按摩给人治病了,等等各类现象层出不穷,还有些人修到最后,成了抑郁症,成了精神病,整天神神道道的,都被众生附体了,还以为自己悟道成佛了,出现这样的现象大有人在。

  因为参禅出现上述诸多现象者皆是因为不知何为禅所致,没有真正的目标,没有真正的方向,不知道目的地是啥样的,不知道真正的禅境是啥样的,也就不会知道参到啥样的程度才是真正的禅定,更不会得定,盲修瞎练一阵子后,出现了很多魔境,还以为自己参对了,还以为自己参出境界了,这样的人很多。

  禅的最高境界是回归清净,净土的最高境界也是回归清净,入禅门者既是回归净土,回归净土者既是入了禅门,修禅是修心,修净土也是修心,真正入禅门者一定有智慧,真正回归净土者也一定有智慧,真是禅净不二。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修净土比修禅容易一些,稳妥一些,成就的保证大一些,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觉慧普弘       修禅)(五明学佛网:觉慧普弘       修禅)  

 傅味琴居士:谈烧香、礼佛、供养、学法、修禅定 

 傅味琴居士:<数息观>带修禅定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调气观>带修禅定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30~40)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20~29)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10~19)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1~9) 

 傅味琴居士:学修禅定前的开导 

 许士群居士:如何习修禅定 

 许智铭居士:谈修禅应先断欲 

 梦参法师:我想修禅,怎么入定啊? 

 吕有祥教授:永明延寿禅师论念佛与修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