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人与人如何相处 第一集


   日期:2011/1/24 12: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与人如何相处

寒假大专营(台湾) 第一集 2008/1/24

●感谢挑战对人生的锻炼

尊敬的诸位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天气特别凉,其实我早就已经预测到这两、三天会很冷。你们一定说:你哪有这种本事?因为我在三、四天前就已经跟这个冷气团交锋过了。因为在四天以前我是在鄂尔多斯,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在那里讲传统文化。后来我是坐了飞机赶回来,结果这个冷气团四天以后又吹过来。

所以那个时候,在鄂尔多斯的时候晚上达到零下二十度左右,大家有没有到过这么冷的天气里面?你们也不用担心,我都可以活过来了,你们更是没有问题,因为我是特别怕冷。但是在这样的天气之下,真的是非常锻炼人,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这一句话我非常熟,因为我以前的作文程度很差,所以不管写哪一篇文章,写抒情文也好、写任何文也好,我铁定要用这一句“不经一番寒彻骨”,因为就只会这几句。后来我们也在《论语》当中看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所以显然经一事长一智。人应该面对挑战,甚至于是感谢挑战对我们人生的锻炼。

所以那个时候在四年多前,我要到海南岛。其实我是主动争取锻炼的机会,因为在家里又是老幺、又是独子。其实我是很想去洗洗碗,去做做工作、做做家务。但是我过去洗碗的时候,我的奶奶就过去了;奶奶一过去,妈妈就过去了;妈妈过去了,两个姐姐都过去了,所以我只好不洗了。其实我是有苦衷的,我是很想多付出的,大家看得出来吧?所以人锻炼少,你的生活能力少,说多有自信都是骗人。走到学校、走到团体当中,就好像一个花瓶插了一朵花晾在那里,什么地方需要帮忙也搞不清楚。那这一些生活配合都不会,那很可能我们以后到团体当中,成事不足败事都有余啊。

●设身处地融入团体,适应新环境

所以我们就曾经,刚好大家在忙着做饭,结果有一位女士她在家这个生活能力也比较少建立,然后就在那里绕到不同的地方。各忙各的,她就问:有什么我帮得上忙的吗?然后人家回答她:你自己看吧。然后她看半天没看到。又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有什么我帮得上忙的吗?然后人家也回答她:你自己看吧,哪里需要帮助就帮助。她看了半天还是走了。她没有那种经历,她看不到怎么样去察言观色、去协助他人。所以这一些团体如何能够去配合、去协助的能力,往往都在家庭、学校当中就在培养了。所以这个都是我们要能够有自己的眼光,看到我们往后怎么去经营事业、经营家庭,都要从现在多积累一些锻炼的机会。而当我们面对天气这么寒冷能够去适应,这个都是在锻炼你适应、融入新环境的能力。

比方像这几年,刚好我们到比较多地方去交流传统文化,曾经也走过差不多有二十个地方,在整个中国大陆。有时候醒过来都不知道今天在哪里:哎哟,我今天是在深圳还是在汕头?突然要冷静想一下才清楚。然后有一些老师们跟着一起去讲学的时候,他们早上起来就说:昨天那个枕头太软了,我睡不着。好,你看,我们是去适应环境还是去挑环境啊?哇,那环境常常在变化,每一个环境都要顺着你,那很难。怎么可能说家里看你的脸色,出社会了同学还看你脸色,甚至老板还看你脸色,那没有那个道理啊。所以一定是能够设身处地融入环境、融入团体、融入同事当中。所以这样的能力往往就在当下我们与人相处去融入,甚至于这个天气的挑战,我们都能够适应。

●人生要有好的发展,首先要扩宽自己的心量

那刚好我们去的那个地方是成吉思汗的陵区,那里祭祀成吉思汗已经祭祀了八百年。等于是成吉思汗去世以后,祭祀他的油灯从来没有灭过,而且已经祭祀到第三十九代了,谁祭祀的呢?不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是成吉思汗身边两个大将的后代。哦,我们听了非常感动,感动在他旁边的忠臣居然忠诚到,也期许他的后代子孙也要忠于这个成吉思汗。结果我们刚好去祭成吉思汗的时候,这个第三十九代的后代出来了,他大臣的后代。我们一看到这一位守陵的男士,他那个相貌非常好,那个脸很圆,高头大马,一看就是大福报的样子。其实一个人只要能忠孝传家,必有后福。可能大家对这一点、这一句话表示认同,但是感受不一定深刻。我们看从夏、商、周一直到现在,尤其到明清,这几千年长河当中,我们看到所有兴盛的家族,不外乎孝、悌、忠、信传家。孝悌忠信传家才能达到这样的一个家道;假如没有孝悌忠信传家,很可能一代都过不了。

所以诸位同学们,历史是一面镜子啊。而这个历史是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经验,我们真正能吸收了,我们这个见地、我们的远见可以达五千年。但是假如我们是顺着自己的脾气、顺着自己的想法,那很可能连下一秒钟,我们都不敢保证我们会在什么样的状态。所以刚好我们去参观的时候,有一个整个成吉思汗,还有明朝的壁画,多长呢?两百零六公尺,非常地长。把重要的整个蒙古人,他整个发展过程鼎盛的一些事迹都画上了。其中有一个事迹,我们一看很有感受,就是成吉思汗他身边有一个神箭手,大家都不知道哦?叫哲别,大家有没有听过?

大家考完大学联考以后,是不是所有曾经背过的东西,统统都奉献出来了?我最心痛的有一幕,当考完大学联考最后一节,突然看到在三楼、四楼的同学们怎么样?把书包、把书就从三楼、四楼扔下来。我为什么心痛呢?因为其实考上大学,甚至是步入社会,是一个人最需要学习的时刻啊。他要学习与人相处,他要学习如何建立事业、建立德行,他要学习如何经营家庭。这个都是相当要有投入时间好好去熏习的,可是却还没有好好学习,就已经对学习产生厌恶。

除了心疼以外还要反省自己,因为我是从事小学教育的工作者。假如我们小学教育能够让孩子真正懂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真正有乐趣的,那孩子绝对不会把那个书从三楼、四楼给扔下来。诸位同学们,你们曾经扔过吗?你们都是比较善良、比较天真的。但是我们要很冷静的,人生是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甚至学不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能用谦卑的心,能把几千年圣哲人的智能都能够学习、都能够服膺,放在我们的心中,那我们的人生会越走越宽广。

所以那个时候哲别曾经射了一支箭,射中了成吉思汗的脖子,他差点就死了。结果成吉思汗后来活过来了,没死。哲别就到了他的帐前去给成吉思汗请罪,说:那个箭是我射的,差点就把你的命给没了。你假如要处罚我,那你就赐我一死;假如你不赐我一死,那我会效忠于你。结果成吉思汗马上就宽恕了他,然后重重地用他。当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诸位同学,你想到历史的哪一幕啊?你们不会对历史一片空白吧?你们不会脑海里只有甲午战争一八九四年,不会只记这个吧?这个读历史最重要的,受到整个重要人生的启发,而不是拿来考试而已啊。

所以我马上在脑海里想到唐太宗,当初你看,魏征是设计要把唐太宗给害死,真的哦,他喝进毒酒还吐血哦。后来唐太宗没死,结果他登基以后不只没有伤害魏征,还重用魏征。那种包容性才能开创一个鼎盛的朝代。

所以诸位同学们,我们人生要有好的发展,首先要扩宽自己的心量。

 

●要把瞋恚的心转成宽恕、反省的心

所以我们昨天讲到的,要把不好的情绪、瞋恚的心转成宽恕的心……你们的表情好像没有听过这一句话呢,你们放下的功夫很好,昨天讲完了今天全放下了。下一句呢?要把瞋恨的心转成什么?我要拿出我的手帕,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遇到这个情况也要流个两、三滴。

瞋恨的心转成反省的心。我们昨天讲到的两对夫妻住对门:一对是相敬如宾,非常和谐、和睦;另外一对是小吵天天有,大吵……大家要记住三六九,一定要先调养生息再接着吵。哦,不是,要调养好,但是最好不要再吵了。这个是我们昨天提到的,为什么那一对夫妻这么样的和谐?因为他们能“各自责,天清地宁”,互相反省,互相之间更加尊重对方的修养跟德行。而另外一对夫妻呢?因为这一对夫妻都是自我反省,都是“我错了”,所以他们家都是坏人。而这个常常吵的呢,家里都是好人。

比方同样的情境,他的太太倒了一杯茶放在桌上,她的先生走过去不小心撞倒了,这个时候太太马上眼睛瞪得很大对着他说:你走路不长眼睛是吧?要喝自己去倒。结果你看这个火点起来了,太太火上来了,这个先生马上不甘示弱了:你这个女人连倒一杯茶都不会放,你还能干什么事情?结果两个火都点燃了,请问这个烽火要烧多久?这个问题对大家来讲太难,你们还没结婚,不知道烽火是怎么烧的。

但是说实在的,这种情况岂是只有夫妻关系是如此。所有人与人的关系发生情况了,都是互相指责,铁定最后闹得不可开交。所以结果两个夫妻就吵起来了,最后吵到哪去呢?吵到去离婚去了。现在很多三年、五年就离婚的大有人在,把婚姻都当儿戏去了。结果到那儿要离婚,那个办事人员说:你们这么年轻为什么要离婚?两个人互相看一看说:对哦,我们那时候是为什么事情吵架?想不起来了,哦,这个一个月前为了什么芝麻蒜皮吵架已经忘了,可是情绪起来了就是:我跟你拼了。我不管了,就是跟你拼到底,不跟你离婚誓不罢休。

●掌握情绪的人才能掌握未来

你看人的意气、人的情绪上来了,理智就看不见了。而当两个人在那里吵的时候,彼此的父母、彼此的长辈、彼此关怀我们的人不知道为我们操了多少心。甚至于是当夫妻没有办法收拾的时候,下一代的人生很可能又要毁掉,又要受到很不好的影响。所以,掌握情绪的人才能掌握未来。

我们冷静看看,在一个团体里面有一个人脾气特别大,很可能那整个工作气氛就像在地狱一样,每天一看到他精神紧张:今天不知道又要出什么状况了?那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且不只是掌握自己的未来,更重要的还有掌握下一代的未来、掌握整个团体的未来,所以控制情绪在我们的人生当中相当地关键。而情绪往往都在言语当中流露出来:心平气和,那个言语非常地柔软,让人如沐春风;但是情绪波涛,出来的话都会刺伤人家的心灵。

所以我们在课程当中讲到人际关系与沟通技巧,其实这个沟通,言语还是要回归到心境上面来。所以心境要能够反省自己、宽恕他人,才能达到“各自责,天清地宁”。而责怪他人所造成的情况,那等于是天壤之别,变成天……我现在要改一下,我本来都说天翻地覆,结果现在大陆呢天翻地覆变好的,说:这个地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哦,所以这个两岸有时候现在用词不大一样。结果我这一次去内蒙,他们说“天翻地覆”是好的呢,所以没办法,我只好改叫“各相责,天崩地裂”。我们在台湾讲“执着”是不好的,在大陆讲“执着”是好的。他觉得我就是很执着于这个理想,他用执着。所以有时候为什么说“名可名,非常名”,有一些话它背后的意思各个地方不一样。好,所以我们看到是天清地宁还是天崩地裂,都在一念之间啊,不是那么复杂的事情。凡事都从心地根本看,很多事情你就能了了分明,就能知道从哪里去改善。

●天堂与地狱,就在一念之间

所以曾经有一个人,他刚好遇到小天使,然后小天使说:我带你去看天堂跟地狱。好,诸位同学们,你要先去看天堂还是地狱?听说倒吃甘蔗比较好,所以先苦后甘的人生比较有味道,先甘福报就统统都花完了。结果他就先去看地狱,刚好看到地狱在吃午餐,然后有一排长长的桌子,人呢?对面坐,坐得很长一排,看不到最后在哪里。因为现在地狱住的人比较多,这个坏事干多了,很多人就降级去了。结果就正准备吃饭,菜还是挺多的,他们拿的筷子是一公尺长的筷子,突然喊“开动”,所有的人只想到自己要赶快抢着吃,生怕自己吃少了,别人吃多了,马上一夹起来快速往自己的嘴巴要放进去。结果因为筷子是一公尺长,在中途互相之间筷子打架,这么一打所有的菜都掉地上去了。而掉地上以后互相之间开始谩骂、开始责怪,哇,那个气氛根本饭都吃不下去了。所以当下这个人看了也反胃、很难受,马上说:我看不下去了,你带我去看天堂吧。

结果小天使马上带他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他说:来,天堂也刚好吃午餐。所以当他看到天堂吓了一跳:桌子还是那一排长桌子,菜还是那一些菜,筷子还是一公尺长。哇,他就纳闷了,但是他仔细瞧瞧,突然喊“开动”,天堂的人拿起筷子不疾不徐地面带微笑,夹起菜来往对方的嘴里送:这个给你一口、那个给你一口。大家吃到没有?你们也配合一下嘛。结果其中有一个人人际关系不错,一下子三双筷子都指向他那里。所以看到那种氛围非常和乐,其实天堂跟地狱就在一念之间。自私自利只有自己,冲突不断;而能处处为他人着想,他人处处为我们着想,这个就是在天堂当中了。所以当我们今天人生面对很多境界,我们觉得我现在就在地狱,问题出在哪?出在我们自己的心哪,这个要很深入地去体会、去思考。

 

●深明大义的母亲

曾经我们听过苏东坡先生,大家知道苏东坡吧?应该背过那一句“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其实苏东坡先生值得学习的不只是这些诗词,包含他的道义。在汉朝,这个继续讲下去,几千年历史都得搬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他虽是宋朝人,但是他整个人生的这些忠义的精神,往往都是从千年前的历史人物当中学习到。范仲淹的祖宗,一千年前在东汉时候,叫范滂。这个范滂非常有气节,当时候被人陷害了,他是忠臣被陷害。结果那个发来的命令要叫这个当地官员去抓范滂,结果这个官员知道范滂,不想去抓他。结果范滂知道给这个官员为难了,他自己跑到县太爷那边去投案。

结果到了县太爷那里的时候,县太爷对着范滂讲……你看以前的读书人真有忠义啊。这个县太爷对范滂说:范大人啊,我这个县太爷不干哪,我陪你逃命。你看现在人,以前的人重义轻什么?轻利。连官都可以不干了,连生命有危险他都在所不辞,说:范大人,我陪你逃命,天下之大岂没有我们容身之处?范滂说:我不能连累县太爷,我还是自己来投案了。所以真的是处处替人着想,结果范滂的母亲知道了自己儿子来投案了,赶快赶到衙门来。同学们,大家想想,范滂的母亲来了以后会做什么?假如你是范滂的母亲,你会怎么样?你的儿子可能有杀身之祸哦。可是范滂的母亲来了以后对着他儿子讲,说:儿子啊,现在这个时代是比较乱世,你能保持你的气节,你的名声已经与这几千年的圣哲人齐名了。

大家的功夫不错,听到有声音还是依然专注、真诚地看着我,所以大家《弟子规》学得不错。《弟子规》读过了没有?你看《弟子规》说“方读此,勿慕彼”,这个告诉我们:看书,看这本书就不要再旁骛去看另外一本书;或者看书的时候就不要被其他的声音、其他的状况又干扰,心不定很难从书中得到感悟。那我们举一要多少?反三可能来不及了,三是代表多的意思,要反一切。不只看书的时候要专注,其实做事的时候也要专注。包含听课的时候要专注,纵使行动电话响了都如如不动;假如行动电话响了看过去,又会伤害蔡老师幼小的心灵。

这个定功很重要哦,说不定你踏出校门跟人家谈一笔很重要的生意,结果谈着谈着突然有一个美女从你身旁走过去,然后你跟对方老板在谈话,你突然“嗯”停了三秒又回来,然后这个总裁怎么样?我看就算了吧。因为你就不尊重他了,他当然就不信任你了。所以这种倾听、这种真诚专注,对我们以后处事、以后事业是非常重要的。

那话又说回来,这个范滂的母亲没有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反而提醒她的孩子面对生死不要畏惧。你已经守住了你读书人的气概,你这一生无憾了。不可能说你有好的气节、名节,又能够很长寿,人生不可能什么都好,所以你已经值得了。你看他这样的忠臣必然是孝子,而母亲能够这样地对他期许,他心里也宽心不少。这个范滂就是范仲淹先生将近一千年前的祖宗,所以其实范仲淹先生的家道不是兴旺了一千年了,而是已经兴旺两千多年了。而最大的功臣是谁?是母亲啊。所以母亲可能没有留下她的名字,可是她是实质地成就了一个家族子孙最重要的德行。

我相信我们所有的人都不反对,当我们功成名就的时候,我们的功劳其实都要献给谁啊?献给我们的父母。因为没有父母的栽培,怎么会有我们的今天呢?所以林肯先生当上总统,受到整个海内外认同的时候,他说道:今天我所有的成就都要归功于像天使一样的母亲对我的栽培。所以这些成功的人他之所以成功,在于他的心境懂得知恩报恩,知恩报恩的人走到哪里都受人家的支持;忘恩负义纵使现在有权有势,最后也会怎么样?众叛亲离。所以人心、人和都要从我们的心地下功夫。好,这个是范滂先生,他在我们的《后汉书》里面有记载。

●“岂辞云水三千里,犹济疮痍十万民”

结果苏东坡先生十岁的时候,看到母亲在看《后汉书》。以前的女子很多有很好的家教,对这些经史都有涉略、都有深入。结果他的母亲,苏东坡的母亲看了《范滂传》,又看到范母的风范,也是心有所感,放下了书长长叹了一口气。结果苏东坡先生走过来也把书拿起来看了一遍,突然问他的母亲,他说:母亲啊,假如我要做范滂,你能不能做范母?他的母亲一听非常地感动,对着苏东坡说:你只要能做像范滂这样的忠臣,我绝对可以当范母。诸位同学们,你们回去以后对着母亲说:母亲啊,我假如要做范仲淹,你可不可以做范母?妈妈一定高兴得拍着胸脯:好,没问题,赶快去买一本《范仲淹全集》来好好研究研究。

结果这个苏东坡先生确实做到了。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岛。好事还是坏事啊?诸位同学们,好事还是坏事?你们开悟了,居然知道是好事。哪有好坏啊?好坏是自己的心决定的。今天你不把它当坏事,就像范仲淹先生被贬官,他被贬官的时候坐在船上还是悠然自在,他说:“岂辞云水三千里”,他被贬了三千里远,“犹济疮痍十万民”。今天我被贬了三千里远,但是不管把我贬到哪里,我还是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我还是可以协助当地几十万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哪里不能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呢?

所以一个人会因为自己升官、降官而非常难受,跟遇到的这个外在的情况没有关系,是自己内在的得失心、虚荣心让自己痛苦的啊。而不要去责怪:是君王让我痛苦的,是爸爸让我痛苦的,是谁让我痛苦的。这个思惟要修正,这是迷惑的思考方式。快不快乐、痛不痛苦,完全是自己的心在作用。今天指责了,你就痛苦;今天宽恕了,你就快乐了。

所以苏东坡先生被贬到海南去,你假如注意历史,被贬到广东、海南的,只要没有气节的很快就死掉了。因为那些地方还没开发,那个瘴气,很容易生病;可是有正气的就不生病,大家要不要去试看看?大家读那个《正气歌》,哇,你看那个里面老鼠的臭味啦、水气啦、很热啦、又很冷啦,结果居然文天祥先生住了三年还是没有事。我们现在稍微吹点风就不行了。为什么同样是人,差那么多?差在心境上。人家文天祥先生连要被砍头了,都是从容就义;我们现在是遇到一点考试就紧张得半死,这个不行,我们要学他们的能力。刚刚我是说我自己啦,考试还吃两颗镇定剂。所以这个是没有素质了,那么容易紧张是没有素质的、患得患失是没有素质,素质绝对不是说我有一个高学历就是有素质了。

 

●“八风吹不动”的人生

好,所以我也非常感谢苏东坡先生。因为他在一千年前左右去了海南开始讲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是他在那里先播种了,我们去才可以混口饭吃。假如没有这些圣哲人先到那里开疆辟地了,那我们去很可能还是很困难。

而那时候苏东坡先生,他刚好也是儒道释三教都有涉略,所以那个时候他自己打坐觉得境界不错,突然写了一首诗:“稽首天中天”,这个“天中天”就是对佛陀的尊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吹不动”就代表一个人在八种境界当中都不会受干扰,心还是很清净、很自在。哪八风呢?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大家来看看这个“利”,其实就是兴盛的状况。比方说你今天学业或者事业如日中天,这个时候人就很容易得意忘形。所以一个人衰,其实都是在盛的时候已经埋下伏笔了,所以衰后罪孽都是兴盛的时候造出来的。老来的疾病,一个人中晚年病很重,什么时候造成的?都是年轻的时候种下来的。现在年轻气盛,那个冰水一下就咕噜咕噜喝下去了;然后风很凉了都穿得很少,其实那个关节都受伤了,到了晚年还得怎么样?这个风湿痛,闽南话叫到时候就“唉爸叫母”,就不知道了。

包含现在,我记得小时候看一个广告叫“爱美不怕流鼻水”,这个都是误导,这个都是生意人为了赚钱骗大家的。应该讲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结果现在的衣服好像布太少了,这边也缺点布、底下也缺点布。所以刚好有一次我们有朋友到日本去,结果看到日本的女孩,那个女孩刚好蹲下去,她那个裤子可能布太少了。结果我们的朋友就马上走过去帮她把裤子给拉起来,结果这位日本的女士对我们笑一笑,然后又把它拉下去了。

刚好我们有一位长辈他是住在深圳,有一天去买鞋子,看到一位小姐要来买。结果这个小姐肚脐也出来了,连脊椎后面都露出来了。所以其实该遮的都没有遮,我这么讲好像怪怪的,我所谓该遮的就是说那个都是最重要的穴道。比方说这个风池穴你都没有把它保护好,那个万病的根源都从风邪来的。那个脊椎都是最重要的神经,连结整个最重要的内脏,你不好好保护脊椎是不行的。

所以看到这个女孩穿得那么少,基于爱护她就跟她聊了一下,当然刚好跟她在一起挑鞋子。我们要去劝别人,你不要一下子就:我跟你讲,你今天有三大罪状。那她受不了。你一定要说:哎呀,你今天这个衣服很有品味,你今天怎么怎么好。她一听你先肯定她的优点,她心里就比较好一点。接着再劝她,不是指责哦,是为她好的心跟她讲:你挑这个鞋子很有眼光。这个小姐笑了一下。又跟她说:哎呀,我的女儿跟你差不多大。而年轻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像你现在肚脐露出来,那个风吹进来你以后身体会受很大的影响,不只你会难受,你的父母也会替你操一辈子的心啊。而且就开始跟她讲人体的这个穴道的重要性,讲完以后又告诉她,就对着这一个女孩说到了,说:俗话说的“英雄难过美人关”,而现在根本就找不到英雄了,大家认不认同?还有英雄吗?这么问好像有点过分。好,我们自己要平心而论,大家现在还能像柳下惠一样,美女坐怀还能不乱吗?

所以小时候我妈妈常常叮咛我:“臭头要认笨”。哎,这句话你们没听过哦?就是一个人就像朱元璋一样整个头都臭掉了,这个时候自己要承认自己不怎么聪明,就是要有自知之明啊。我们很冷静看以前古代这些有读圣贤书的人,真正遇到境界了还很多是“古来征战几人回”;更何况我们现在这个基础都不够啊。所以现在你看这么多企业家只要有钱了,麻烦事都出来了。所以男孩子我们要冷静,面对这些诱惑在前,自己要懂得回避。而女子也要了解,现在男子的定功不怎么好,所以穿着要适当一点。不然穿得太曝露到了办公室,那一天的业绩都出不来。大家想做事,好像有一个拉力都拉过去了,这个叫动摇军心。所以为了自己、为了他人着想,这个穿着是礼仪,得当了,自利也利人。

好,所以我们刚刚说的,不管你的事业还是你的身体,在盛的时候要懂得内敛、懂得保护好,不可以意气风发、志得意滿。

“衰”,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了,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这个八个就是八风。包含“毁谤”,人家骂你会不会太难受?我们假如学过《弟子规》,人家骂我们不会难受。“闻誉恐,闻过欣”。人家称赞我们,我们觉得那是大众的努力,不是我的能力而已,这是“闻誉恐”。“闻过欣”,人家指出我们的缺点,我们才能够更上一层楼,不只不会生气还感谢他,还对他怎么样啊?鞠一个躬,然后说什么?你是我生命当中的什么?贵人哪。你真的这么去做了,那个公司的老板说:哎呀,我做生意做了十几年,没见过这样的年轻人,要好好观察、好好重用。因为这些企业家他的人生历练都是很丰富的,都从我们的态度可以看出我们往后的造化。

“誉”,称赞。“誉”就是很多的名誉加在你的身上,这个“称”就是把你的很多优点都一一给你赞叹。“讥”就是刺激你、讽刺你。“苦”,你遇到一些挫折挑战,苦了,你能不能不受影响?“乐”,你在欢乐的情境当中,会不会迷失了自己?

结果苏东坡先生就说到,他觉得他现在的境界是八风吹不动,其实我们冷静想想:八风动了没有?当我们写这一首诗要去告诉别人:你看我的境界有多高。其实自己的心已经动了,已经动了什么?要人家称赞、要名誉,已经动了自己不知道。所以人要能很敏锐地洞察到自己的心的状况。结果后来苏东坡先生把这一首诗,送给他的好朋友佛印禅师,佛印禅师这个佛学的造诣很高。结果送去佛印禅师一看完,给他写了一个字“屁”就给他送回去了。哇,苏东坡先生一看气死了,本来等着大大地称赞我、肯定我,居然骂我。气冲冲地就赶到佛寺要去找佛印禅师理论,结果一到门口还没进门,看到贴了两行字“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还说八风吹不动,一个屁字你看就已经气成这个样子。所以苏东坡先生看了很惭愧,也很不好意思。假如这个时候苏东坡先生马上反观自省:啊,佛印禅师点到我的根本上,就是我这个心不对了。马上跪下来给佛印禅师顶一个礼,感谢他的指导,很可能那个顶礼下去当场苏东坡就开悟了都说不定。

可是苏东坡先生那个时候并没有这么做,他心里可能想:给我记住。所以回去了。刚好又有一次跟佛印禅师坐在一起打坐,他也觉得境界挺好,他就问佛印禅师说:佛印禅师,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禅师说:我看你像尊佛。他心里想:啊,佛是最高的了,这一次我赢定了。他就问佛印禅师说:那你觉得我看你像什么?佛印禅师笑一笑:那你觉得呢?那禅师长得比较胖、比较有肉,苏东坡先生说:你像一坨粪。哦,他就很高兴回去了。眉飞色舞回到家里,他妹妹问他:哥,你今天高兴什么啊?他说:我今天赢了,我像佛,佛印禅师像粪。结果他妹妹摇摇头:哥,你输得太惨了。人家是心中有佛,见人是佛;你是心中有粪,见人是粪哪。好,那这个故事很值得我们在人际关系当中,好好地来反思。

这节课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老师:人与人如何相处       蔡礼旭老师)(五明学佛网:蔡礼旭老师:人与人如何相处       蔡礼旭老师)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 

 蔡礼旭老师: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 

 蔡礼旭老师:伦理道德教育影响一个人 

 蔡礼旭老师:夫妇关系要慎于始 

 蔡礼旭老师:学贵力行 

 蔡礼旭老师:相夫教子的心境就是去成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