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固执是自私的另一种显现


   日期:2017/5/17 16: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陀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的树林居留时,发现暴虐君主经常欺压百姓,百姓受到不人道的统治。佛陀心想,如何可使这些君主能公平慈爱地善待百姓。这时,魔王波旬知晓佛陀的心思后,就怂恿佛陀自立为王。

  佛陀对魔王波旬说:“邪恶的波旬!你那邪恶的教法无法左右我,那些口口声声要帮助别人,而实际上却处处为自己私益打算的‘朋友’,终会被识破。”

  人们自私自利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固执己见,总是自以为是的认为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在这样盲目愚痴的基础上,还试图强迫他人或外界变成我们希望的样子。这不等同于夸一个人有野心、有抱负,这种行为和想法基本属于痴人说梦话。因为世间人基本都有我执的习性,所以互相的自私面碰撞时,只是针尖对麦芒的结果。

  世间人的可悲一点就是不懂得满足,不满意现有的存在现状,内心总是摇摆不定的随着所遭遇的事情变好和变坏。心的不稳定,使我们无论经历什么,都会处于一种不满足的状态。使内心变成欲望的奴隶,妄想、执著、贪欲都是不停的增长。进而把自己的所有言行举止,都推到一个世界只有“我”最大,一切的事物都应该属于我,或为我服务的自私自利的状态下。这就如心中的良田长了杂草一般,若不及时根治和拔除,最后就会成为本该肥沃的土地变成荒草一片。

  修行的重要性体现在每一件事情上,无论大小。因为万事万物原本的样子就是自然的状态,无须添加或是删减。但是因为我们愚昧的凡夫习性和造作的内心,总是会看不顺眼很多事情或是周围的人。认为他们的所言所行不符合我心中的标准,感觉事物的发展永远都有些扭曲、不合乎逻辑。

  这样的起心动念,已经播种下将来吃苦的种子了。一切以我执所出发的观点非正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固执)(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固执)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 

 嘎玛仁波切:过度呵护只会消耗孩子的免疫力,提升身心的承受 

 嘎玛仁波切:心有定力,不因外境所转,就是快乐的主宰者 

 嘎玛仁波切:如何让生命之苦变得更香甜一些? 

 嘎玛仁波切:谨慎!疑心病,真会让人造作下地狱的罪业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