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现代语境中的净土宗的法门特征及其意义(五)


   日期:2017/6/2 10: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四、人性化

  念佛不仅能使人心田清净,减少心中的烦恼,还能使人内心充满法喜,获得无上的喜悦安乐。在某种意义上说,净土宗是最具人性化的佛教宗派。念佛的人生是一种人性化和审美化的人生。

  首先,净土宗的人性化表现在破除了佛的“神性化”。净土宗修学的终极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在西方极乐世界成就无上道,即成佛。“无上道”是指究竟圆满的智慧、福德。“成佛”就是成就圆满的智慧、福德,而不是成神、成仙。“佛”不是神,而是人,是觉悟了的人。智慧与福德达到究竟圆满之人,就称之为“佛”。

  净土宗认为,佛教不是崇拜神,佛教承认宇宙之间有神,即天界众生,但神与我们的关系,在佛法上讲是平等的,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净土宗属于大乘佛教,但吸收了小乘佛教思想,把阿弥陀佛看作人,而不是神,是教导人们觉悟和解脱的导师。人与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而不是主仆关系,人与佛是平等的。众生是迷惑颠倒的佛,佛是觉悟了的众生。阿弥陀佛是“接引佛”,他接引愿意求生西方净土的信众,但他不是世界的创造者,也不是人类命运的决定者,他不会赋予人们祸福,决定祸福的是人们自己的业行。

  其次,净土宗的人性化表现在西方净土迎合了人类超越死亡的幻想和企求。西方净土是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在西方净土,那里的人们既可以享受世俗的欲望和快乐,又可以得到彼岸的幸福与超脱。净土宗所宣扬的西方净土是信徒死后的圆满归宿,是净土宗信徒认定的一个死后灵身实有的去处。这种美妙的彼岸世界是佛教其他宗派不具有的。大乘佛教的其他宗派虽然也以成就佛果为最高理想境界,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死后灵身的安顿处。如禅宗强调佛在心中,自性即是佛,人们可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但没有说明圆成佛果后身安何处。其他各宗信奉的佛和佛国都是抽象的、精神性的存在,不象净土宗那样有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明确和具象的佛国净土。净土宗所宣扬的美妙无比、依正庄严的西方净土极具吸引力,也非常人性化,具有人道主义色彩。因为对于一般信众而言,信仰佛教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尤其是深受儒家功利主义人生观影响的中国人更是如此。中国的老百姓在世俗生活和事务中是崇尚务实的,特别讲求实际,在宗教信仰上也不例外。对于大多数信众来说,虔诚的宗教信仰背后实际上包含着个人的现实的功利目的,只不过这种功利目的有高下等级差别罢了,高等的目的是为了超越轮回,解脱生死,下等的目的只是为了求福报,以求获得现世生活的幸福美满、健康长寿。而净土宗的教义正好契合了广大信众的这一意愿。这也正是净土宗自唐代正式创立后千余年来盛行不衰,信徒众多的原因之一。

  “死”是人生哲学必须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人有生必有死,“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对于“死”的不同的态度和看法体现出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虽然佛教不是哲学,但佛教的义理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思想。佛教从自身的特色和立场出发对“死”的关注是理所当然的事。一切生命最终必然走向死亡,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人类因无法抗拒死亡而产生对死亡的恐惧,由于惧怕死亡而产生超越死亡的美好幻想。要求死得好和死后好,这是世间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净土宗重来生,着重解决的是人死后的问题,所以净土宗最具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精神。净土宗认为,往生西方净土能脱离生死轮回,获得无量寿,因此他迎合了芸芸众生希望永生的愿望。知道死后灵身有这么好的一个去处,就大大削减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病魔带来的痛苦,历代往生者的瑞相即是最好的证明。净土宗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精神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净土宗最重要的特色和它的现实价值之所在。

  再次,净土宗的人性化表现在为恶人也开了一条生路。生时作不善业的恶人,本来应堕地狱,但若临命终时真心悔改,并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也能往生西方净土,只不过在“九品往生”中,属于“下品下生”。尽管恶人往生的品位最低,但毕竟也能进入弥陀净土,这就为恶人改过自新提供了契机和希望。恶人只要改过自新、信奉弥陀也能善终,这一点不但颇具人性色彩和人道主义精神,并且对于民众的道德教化也大有裨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宗       特征)(五明学佛网:净土宗       特征)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净土宗 

 其它:从解脱的定义看佛教义理中的意会性特征(李音祚) 

 净界法师:圆修和专修--净土宗两大传承 

 吕澄居士:论奘译观所缘释论之特征 

 李利安教授: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基本体系和基本特征 

 李利安教授:楚山绍琦禅师念佛禅思想的基本特征 

 李利安教授:真禅法师佛学思想与实践的人间性特征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行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谈谈净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一卷 净土白毫观修法 第二章 

 温金玉教授: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