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新白话版(三十九)


   日期:2017/6/3 13: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书摘三百零九

  另外现今是一个患难的世道,天灾人祸,常常发生。无论水火、战争、饥饿、瘟疫、虫害、旱涝、怨家、对头等,灾患临头,只要肯至诚恳切,常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决定可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再有女人临产,念观世音,决定安然而生,没有苦痛。即使长时间生不出来,将临死亡,只要肯念观世音,那也就立时而生了(要出声念,不可心里默念。因为这时须用力送子出,若默念,必致伤气受病。旁边照应的人,也代彼念。家中人,不在产房,也应该为念。不限在产房内、产房外,念之皆有利益也。平常于睡眠,与衣冠不整齐,及未洗漱,并沐浴、抽解、至不洁净处,都应当默念。默念功德仍是一样,出声念于仪式不合,不是完全不可念也)。

  世间人无知,认为这种事是不好的。纵然平常有信心的人,也不敢教别人念,认为裸露不净,念了有罪。不知道这时候母子性命相关,菩萨只是以度众生为根本,这时只取那诚心,而裸露不净,是出于不得已,不是故意不恭敬的可以相比。肯念,那孩子就出生了,不但没有罪过,而且使母子同种善根(此见《药师经》,非光杜撰。)。如果在平常,必须虔诚整洁,不可以拿这个特殊时刻为例,而散漫不恭敬,那罪过有天大了,这种事凡是念佛的人都不知道。我从前不知道俗习的谬误,所以《文钞》中都没有说到,后来深知了,所以经常为一切人说,而那些依从的,没有不当即得到效果的。这也是利人的一个方面啊。(文钞续编·与马星樵医士书)

  书摘三百一十

  佛为大医王,普遍医治众生身心生死等病。然而生死大病,是由心而生起,所以先要把医治心病作为前导。如果能依法修持,那身体的病就可以随之而愈。身体的病有三种:一是宿业、二是内伤、三是外感。这三种病,只有宿业(往世造的业)难治。倘若能竭诚尽敬,发自利利他的大菩提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超度往世所害的怨家对头,它若离苦得乐,病人就可以业消病愈。不但不再为害,反而感激超度的恩,而在暗中护佑。凡是有这样的病,以及医这样病的人,都不可不知这个道理。

  ……我从来不懂医术的,很希望世上的人都没有病,天天持念大悲咒,加持净水。有长期患病,中西医都不能治的,劝他戒杀护生,吃素念佛,以及念观音菩萨。如果真的至诚,就可以立刻有转机,不久自然好了;纵然是不马上好,决没有加重的道理,而且能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又不用有什么花费。

  你要学医,虽然重在针灸药品上,也须要有大菩提心,常以佛菩萨圣号,以及大悲咒,广为自己和他人持诵,期望大家都获得现生身心的安乐,临终决定往生西方净土。那就不辜负作为佛弟子,随缘分随能力,自利利他的大道了。如果像世间的庸医,只为了得利,不把救人病苦当回事,纵使财发巨万,也只落得自身永堕恶道,子孙成了败类,或者究竟灭绝,白白浪费了自利利他的机会,反倒成了害人害己的恶果,可不悲哀吗,可不畏惧吗?《太上感应篇》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只有世间的“大聪明人”,多数都是想得福乐,反召祸殃。你能不随波逐流,应当可以得称大国手的实名,否则便是民贼而已。如何取如何舍,请自己选择吧。(文钞续编·学医发隐)

  书摘三百一十一

  人在幼小时,教养最重要,这是因为认知和识别刚刚开始,熏习容易接受。熏习善的,就成为善士;熏习恶的,就成为恶人。何况无父、无母,无衣、无食的孤儿呢?这种人得不到教养,不是饿死,就是流为乞丐,或者匪类,因为天赋的才德,由于贫困而不得发显出来,不是可惜吗?如果得到教养,如晋朝的释道安、明朝的释妙峰,用法道传扬佛心,上宏佛法下化众生;宋朝的吕文穆(吕蒙正)、范文正(范仲淹),用法道救济时艰,继往开来的,古今就不缺乏这样的人。纵然是没有这样的天资,也应当养成良善,得以自主自立,而成为一乡一县的淳厚严谨的人士。因努力实行的“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而得以改变世道人心在不知不觉中,因此巩固了国家的基本并且辅助了国家的治理,那利益就不只是在乎孤儿了啊。

  愿仁人君子,本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爱自己的孩子扩展到爱别人的孩子)的心,而齐心协力,赞助这件事,因此慰藉“孔子少怀、释迦一子”(孔子希望凡是少年都给予关怀,佛看待众生都如独生子)的心(比喻圣人的境界不落空),那作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才算圆满,没有欠缺啊。忍不住用馨香早晚祈祷这件事(希望实现)。(文钞续编卷下·上海市佛教会慈幼院序)

  书摘三百一十二

  古人说,师是人的模范啊。模不成为模,范不成为范,为害不小。须知人与天、地,并称“三才”,才是才能。天不知多高多大,地不知多厚多广,人以五、六尺长,六、七十岁的小小东西,怎么可以与不可测量的天地并称呢?须知天地虽然能生成万物,如果没有人的参赞教育,就不成世道。所以人能继承往世的圣贤、开启未来的学风,这是为父为师的责任。如果知道我作为人师的道理,纵然我没有德感化人,也应当自己一举一动,都不失仪范。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唯恐他人因我的不良而效仿我。那就可以学圣学贤,超凡入圣啊。(文钞三编·复宁德晋居士书十八)

  书摘三百一十三

  二位身任军官,更当严以律己,为士卒的模范。所谓以言语说教就会争论,以身体力行才会服从啊。世间没有一件事,不是以身体为本的。至于对士卒,应当以真诚对待,谆谆告诫。使他们各各都能守除暴安良,保绥百姓的意志。对别人像对自己,对自己像对别人,不相互欺陵侵夺;看他人的妇女,就如自己的姐妹,不敢起非分的妄念。必定要不辜负卫国保民的职责,那么这个军队可不就是道德军、仁义军吗?以道德仁义军制敌,那就所向无敌,必能得胜。所以孔子说:“我战则克”的话,就是这个意思啊。近世年年有战事,稍有心存仁慈忠信,并念经念佛的,大多在枪林弹雨中,绝不受伤,这就是效果啊。(文钞三编卷三·复(薛英慧,刘一鹤)二居士书)

  书摘三百一十四

  在政-府部门修行,不是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自己的职责,除暴安良,包括所统领的士卒,一一都要除暴安良、保护人民为意志。那么地方受福,而主将士卒都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业障,增长福寿啊。如果不以这件事,用恳切至诚心劝勉士卒。那兵士所到之处,地方受YIN掠的惨状,就有不堪说的了。何况甚至还有毁烧房屋,杀人示威的呢?居士你如果能如此,用至诚心使士卒将地方人民当作自己家人想,不使他们受无谓的逼迫苦恼,那功德太大了。能够这样,再加上诵持经咒、念佛名号,那必定受到佛和上天的护佑。没事时军威远镇,盗贼逃避,有事时承蒙佛和上天的力量,克制敌军,就是护国将军,救世菩萨啊。(增广文钞卷二·复河南第五军副司令部杨明斋书)

  书摘三百一十五

  现今世道人心,沦丧到极点,天灾人祸,也频繁到极点。或流布有益世道人心的善书,希望这样同登觉岸;或拯济遭水遭风的穷民,希望这样死里逃生。与其留资财供给子孙吃喝嫖赌,令人唾骂,不如自己做济人济世的事,为自己培来生福,为子孙作百千世的受用来得值啊。

  昔日范文正公(范仲淹)对别人像对自己;对不亲的人像对亲人;看天下就是一个家;看中国就像一个人。所以能够从宋朝初年到清朝末年,足足一千年,子孙富贵不绝。长洲地区的彭氏家族努力行善事,从清朝初年以来,科甲考试天下第一,他家的状元有四五人,而同胞兄弟也有名列前茅的,因为世世敬奉佛,敬奉《阴骘文》、《感应篇》。他们的志向固然是长想利益别人,而上天对他们当然长施厚报啊。

  会稽地区的道尹(官名)黄涵之,名庆澜,非常信佛法,吃长素念佛。前年台州有灾,大力捐赈;今年灾难更大,因为捐款不容易,灾民又可怜,打算燃烧手指来筹赈灾捐款,也许可以感发人心。救得一个人,功德尚且无量,何况很多人呢?让我代他募捐,我自愧没有德,说话谁肯听,因为你亲戚的忧思,感动了我的心。倘若他怜悯儿孙中年夭折,为他行赈济的事,用来超度那灵魂,为自己培福德,甚至缘及儿孙;或超荐父母宗亲;或祈祷家门安泰。只要是出自诚心,绝不会不得福报的。现今的人,多数是借公济私,所以人们难以相信。如果论黄涵之的为人,可算是官长中数一数二的。他在宁波,每年布施药物,应当超过二万元,何况还施送善书,以及种种善事呢?他的为官,是用家资贴补的,不是害民误国来肥自家的人可比的啊。张瑞曾与他是施送善书的朋友,瑞曾在扬州设立一个借钱利平民的机构(不要利,只还本),写信请涵之在宁波开办,涵之就开办。凡是做小生意没有本钱的,都可以无所忧虑啊。就这一件事,可以知道大概了。(文钞三编卷四·复刘观善居士书二)

  书摘三百一十六

  如来讲的经典,因果通三世;一般人生子女,大概有四种因。“因果通三世”的:第一是现报,就是现在作善作恶,现生就获得福获得殃,如考上状元,现身得功名,这是凡夫肉眼能看见的;第二是生报,就是今生作善作恶,来生享福受罪,如祖父有道德,子孙才发达,这是凡夫肉眼所不能看见的,天眼还能看见(今生、来生,都对本人来说的。但是隔世的事,难以明白,就按祖父子孙来说吧,想要人明白了。不可以因为词影响了意义,至祷);第三是后报,就是今生作善作恶,到第三生,或四、五、六、七生,或十、百、千、万生,或一、十、百、千、万劫,甚至无量无边恒河沙劫,才受善恶的果报,如商、周的帝王霸业,实际是从稷帮助舜契帮助禹开始的。如果是三、四生等,天眼还能见到;如果是百千万劫,天眼就不能见到,声闻(阿罗汉)的道眼,还能见到;如果是无量无边恒河沙劫,只有如来的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圆明才能见到。尚且不是声闻道眼的境界,何况天眼、肉眼呢?知道这个三报的意义,那作善就降吉祥,作不善就降灾殃,圣人的话本来没有差错。富贵贫贱、长寿短寿发不发达,天命也没有过偏失。外境的缘到来,就像镜子里的影像,智者只修饰镜外的容貌,愚人只会憎恶镜里的影子。逆来顺受,才是乐天主义,不怨天不尤人,才可以安身立命。

  “子女有四种因”的:一者报恩,二者报怨,三者偿债,四者讨债。“报恩”的:就是父母对于子女,往世有恩,为了报恩的原故,来做子女。就会服侍奉养,活着照顾死了安葬,必定使活着的亲人高兴,死后祭鬼享受。甚至是为国为民,名垂青史,让天下后世,敬仰他的为人而且也敬仰他的父母。如曾鲁公、陈忠肃、王龟龄、史大成(曾、陈、王三公都是宋朝名臣,史公是清朝初的状元。四公都是信佛,只有忠肃悟入的比较深,因为前世都是高僧,所以虽然处在富贵中,还能不迷失本因了),今世的孝子贤孙,都是这一类啊。“报怨”的:就是父母往世对于子女有负恩的,为了报仇怨的原故,来做子女。小的就是不孝顺父母的心,大的就是惹祸牵连父母的人身;生前没有一点好处奉养,死后还要受羞辱。又有更严重的,身居高官,图谋不轨,遭到灭门灭族,掘坟挖墓,使天下后世,唾骂他的为人并且涉及他的父母。如奸臣王莽、曹操、董卓、秦桧等就是啊。“偿债”的:子女往世欠父母钱财,为了偿债的原故,来做子女。如果欠的多,就可以养父母一直到老;如果欠的少,就不免半途而去(短寿)。如学业刚成名而丧命,经商才得利而丧身。“讨债”的:就是父母往世欠子女钱财,为了讨债的原故,来做子女。小债就白费学费、聘金、请老师、娶妻,以及种种教诲,希望成名成家,而大的命限到了,忽然死掉。大债就不止这样了,必要使倾业荡产,家败人亡才罢休。(增广文钞·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净土法要)(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净土法要)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老年人的学佛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佛家养生之道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你有烦恼吗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论佛教解决人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世界就是你自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走向生命的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漫谈从生死解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家的超脱与回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