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称念圣号解除厄难,长养信根,增长善根


   日期:2017/6/9 11: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导言

  信为道元功德母,能够长养诸善根。本文人间天老师将和各位分享如何长养信根,增长善根:在坚持定课,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学习、更多的信受下,称念佛菩萨圣号,激发自己的信心和本具的功能,帮助我们渡过种种厄逆不顺,并在这样的真实感受下慢慢地建立信心,增加信心,长养善根,使自己的心行趋同于佛菩萨,获得加持利益及全新的修学体验,阿弥陀佛!

  1.信为道元功德母,能够长养诸善根

  信从过去到未来都是决定性的影响修行的因素,信为道元功德母,能够长养诸善根!而善根里又包含了信根,所以信根和善根是一对相互支撑互为基础的关系。

  信根和善根既然互为基础,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封闭的环,但是《华严经》的这句,信为道元功德母,就把这个封闭解除了。此处强调的是信而没有强调信根,或许我们咬文嚼字的才抠到这一块,但如果正常理解:信根好的人,善根也好;因为善根好,能奉行种种善法,所以增进信根的发展;再因为信根的长养,信力蓬勃,对诸善法更能信奉落实,从而促成善根的长养!这就是一个封闭的环,我们没有善根,或者没有信根,怎么介入其中?所以对这样的一个互为基础的状态,想要突破进去,就只能靠短暂的培养信力,以这个信力的积累慢慢地接续信根,从而介入这个封闭环中。当然在般若部也提过接续诸根的方法,但般若部本身就很高深,对我们来说不那么受用,追求那个接续的方法不如更简单直白点。只要能保持在正确的路上,终究会看到对的路标。

  2.坚持定课,增加信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推行三部走的修学系统,因为学佛是拼福报的,你想积累福报、保持自己能在学佛的路上不丢、不掉队,就要更扎实的培福;而培福的前提又是要消业,把水桶的漏洞补好,才会更容易的见到水满则溢的受用。所以学佛初期的压力就在消业上了,你能有消业的手段方法,能多高效?你消业的状态多好?中期培福的效果就会做出对应证明。消业不扎实,培福就会总有漏洞,总是努力也见不到反应,这样的人就算再有毅力,恐怕也很难坚持做没有收获的付出。

  可能还没到达增加信力的那步,这个人已经不能再学佛了。所以三步走的系统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拿定课去坚持做,起码不会丢得太远。注意措辞:不会丢得太远!不代表你做了定课就不丢不散,大不了丢了能再找回来,再继续走,这样也算是一种保障。可现在的学佛人连这种最低端的保障都没有,真的很可能出现今天还在兴致勃勃的学佛,明天就不能再坚持了,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年来看到了太多的反面教材。

  对世间人来说,他们只能看到一个负面的学佛失败的案例;可对本人来说,没能及时培植福报,学佛的路程就会坎坷不断。现在可能有的同修也依然面临这样的情况,种种反对的声音,种种压力,种种围困,让自己学佛的路程举步维艰。所以明白消业和培福的关系,才能长线解决这样的问题。

  3.获得佛菩萨加被救护,激发自己的信心和本具的功能

  我们需要如观世音菩萨这样的大菩萨的加被救护,以他的巨大愿力加被于我们。在我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学习、更多的信受下,激发自己的信心和本具的功能,助我们渡过种种厄逆不顺,虽然信根缺乏,但是在这样的真实感受下也会慢慢地建立信心,增加信心,最后达成接续信根的效果,从而长养善根,获得进入良性循环。

  在《耳根圆通》中菩萨自述自己有十四种无畏功德,在《楞严经》的第六卷各位可以自已找来学习,因为菩萨能辛苦地奉行才会获得这十四种无畏,因为大众称念菩萨,才会受用于十四种无畏的加被。亦如各位看《十善业道经》就会发现:任何一个修学的利益都是要经过非常辛苦的付出才能获得!所以净土法门的不可思议就在这里了,你这样念佛求生极乐了,在极乐一出生一切俱全,福德无量,光明无量,这完全是阿弥陀佛慈悲使然;如若不然只是一个无量寿,我们就要多长久的奉行慈心不杀,要多长久的放生护生才能获得呢?现在世人有病了,命在旦夕了,有人说放生吧,大面积地放生,花了很多钱财,或许能勉强度过危机;所以各位想一想,我们凭什么受用无量寿啊?五戒还做得不好呢,也才把嘴角牙缝的众生血肉擦干净,就好意思说自己可得无量寿?

  4.学佛就是学习佛菩萨的行做

  所以若没有佛菩萨的慈悲加持,我们真的不堪设想。于是我们学习佛法,知道菩萨是什么样的,知道佛是什么样的,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怎么做事情了,慢慢的懂得他们的行做风范;努力地规劝自己的心行趋同于获得佛菩萨加持,达到获得加持的标准,世间的事情就会有对应的感受。这些感受或许在刚刚发生的时候我们疏于观察,或许很难察觉到这种改变,可当某一刻就发现转变真的很明显。当然也可以如《普门品》里描述的一样,遇到急难危重的事情称念观世音菩萨获得解脱,从而对菩萨信而不疑。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尽量少遇到那样的事情,平平安安地把业力消掉,不必承受面临那样的危难,岂不是很好?

  再说危难本身就是无常的,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在那样无常的情况下才想起念菩萨、求菩萨,平时就要多多的思维,让佛菩萨常常住在自己的心里。想问题也如此去思维:如果菩萨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如何做呢?如果佛遇到这样的问题会如何解答呢?而如果我按平时的情况会怎么选择呢?这样一对比,就知道自己和佛菩萨有多大的差距了。所以说那么多所谓的修行境界没实际意义,菩萨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是这样做的;我没这样做,我做的都不类似于菩萨,说我们在学佛菩萨,这就有点妄语之嫌。我们读经可以明白菩萨遇到事情会怎么做,余下就是你肯不肯去学习落实,能不能找到契入点去奉行。有的人只看到菩萨高飞在天无所不能,看到菩萨高高在上受人礼拜香火鼎盛,可是经文里还有描述菩萨做了什么,我们看不到,如何学佛啊?

  《地藏经》里我们看到地藏菩萨分身无数,从无量无边的世界的地狱处汇聚而来,我们看到每个分身都携带了众多的受教化解脱的众生,我们看到这样的描述了,可是他在地狱最艰苦的地方喝茶吃饼干吗?他在那里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我说那一品是《地藏经》的核心?就是因为只有这一品描述了地藏菩萨在做什么,而其他十二品都没有提到。我们不知道他做什么事情,怎么学习?你想把《地藏经》学明白,这一品的特殊性发现不了,就不可能明白,也不可能理解这位菩萨的伟大和低调。读懂了,不需要经文提醒你:我要赞叹他、我要恭敬他、我要皈依他、我要礼拜他、我要供养他!不需要提醒,你自然而然都可以自发的去做这些;读不懂,才会被文字压迫,被我压迫:你得这样,你要那样!这样被动的学佛会很累的。

  同样道理,对观音菩萨也是一样。菩萨的行做就是佛陀慈悲为我们垂下的线索,如连菩萨都不肯模仿那么一丢丢,别说学佛了,更不要说我想请佛菩萨帮忙如何,那就是你请,人家还得来不来;可是如果你真的明白了,你不用请,那多好啊?希望各位也能如此,信心自然增进,信根的接续就有希望,也就有希望步入正规高速前进了。

  今天就到这,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善根)(五明学佛网:学佛       善根)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