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看他人的缺点,是因为自己不清净


   日期:2017/7/1 19: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观察他人的缺点”几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惯,我们从来没觉得这个习惯有什么不对,而佛法为我们指出:

  对于凡夫来说,会看到他人的缺点,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被污染了;对于佛菩萨来说,永远看不到众生的缺点,世界永远是完美的,因为佛菩萨的心是清净的。

  经典中说:由于内心污染和清净的程度不同,所看到的外像也就有了千差万别。例如一杯水, 地狱众生看到的是铁汁;饿鬼众生看到的是脓血;海洋动物看到的是住所;人类看到的是水;天人看到的是甘露;八地菩萨看到的是佛母玛玛吉;佛陀看到的是圆满大法界。

  无始以来,我们一直都不明白这个真理,我们从未发现——自己的心不清净,才是导致我们看到别人缺点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心不清净?佛法进一步为我们揭示:因为我们的心是无明的产物。譬如一棵树,树根是有毒的,无论它的枝干花叶多么茂盛、美丽,结出的果实一定也是有毒的。同理,凡夫的心建立在无明之上,那么,由心而生的眼、耳、鼻、舌、身、意,无一不是无明的产物。因此,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几乎都是错误的。这样的前提下,怎么可以去观察他人的缺点、评判他人的是非呢?

  在佛菩萨眼里,我们的所作所为就像瞎子摸象一样,一味坚守各自的错误观点,不肯退让,互相嗔恨,导致永无休止的纠纷和争斗,产生一系列轮回的痛苦。

  因此,在没有证悟佛果之前,我们绝不可以观察他人的缺点、议论他人的是非,否则会引发不堪设想的恶果,导致我们在轮回中越陷越深。

  从金刚乘的观点来说,金刚乘对弟子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保持清净观”。如果我们总是观察他人的缺点,怎么可能保持清净观?只有尽力观察他人的优点,把一切众生视为亲人,才能逐步建立起清净观。否则,心里明明看到他人的缺点,还要强迫自己观想出一个清净观,这是非常困难的。

  进一步说,在观察他人优点的同时,我们还要反观自己的缺点。这种反观越持久、越深入,自心的污染越能减少,内在的优点越能得以展现。如果我们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则难以清除自己的污染,更难以破除无明、认识自心的本性。现在,我们看到的宇宙和生命都是虚妄的、有缺陷的、不圆满的。当我们能时刻反省自己,最终认识自心的本性时,就会发现自己本来是佛,同时也会发现:一切外境皆是净土,一切众生都是如来,这就是“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的道理。当我们自己达到完美的时候,世间一切都将变得完美,这就是“心净则万事净”的道理。

  修行人和俗人的差别何在?唯一的区别在于:俗人的六根都在外散,包括观察别人的缺点;修行人不跟随六根,而是往内观察自心。

  因此,当我们再次观察别人缺点的时候,要立刻意识到自己违背了修行人的根本原则。如果学了很多佛教理论,却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学佛的目的何在?如果努力多年修法持咒,却没有修正自己的不足,修行的意义何在?

  总之,学佛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观察他人的缺点,而在于依靠佛法的智慧,时时刻刻观察自己、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的不足,突破自己习以为常的错误观点,拔除内心无明的“毒根”,认识自心清净圆满的本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清净       缺点)(五明学佛网:清净       缺点)  

 傅味琴居士:以清净心为人说法,名为法施 

 圣轮法师:山光水色尽演清净禅 溪河大地阐示微妙谛─「山河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从「无始无明」到「本来清净」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5.离欲清净,无心可乱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六、灵性清净即佛心 

 净界法师:怎样才叫作持戒清净? 

 净界法师: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吕澄居士:清净毗尼方广经讲要 

 楼宇烈教授: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二编 本论 

 韩清净居士:唯识指掌 第一编 绪论 四、唯识教之传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