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七:佛教中由小到大简易解脱法说明


   日期:2017/7/23 22: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许许多多的学佛者,穷忙了一辈子,但是连最基本的佛法和其他宗教最不同的地方到底是在哪裡?为什麽要学佛?目的是什麽?佛教中各乘的差别与修法又是为何?释迦牟尼佛所开示的佛法到底和其他宗教有没有差别?有些人连四谛、十二因缘都无法搞清楚,你再进一步问他,如果完全没有佛法,还可不可以成佛?他也没办法告诉你,实际上有所谓的辟支佛,祂就是在无佛的时代中,因为证悟到十二因缘,而获得了不究竟的佛位,祂主要是去了悟了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处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生缘、老死,这个辟支佛在没有佛出生的时候,主要是修持这十二种因缘而有所了悟,因此称祂为缘觉。修持声闻缘觉乘最重要的离不开戒律,修持离不开定和慧,小乘智慧的获得,主要是靠修持苦、寂、灭、道和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知和八正道,总共是三十七种修持的支分法,配合不淨观、白骨观、五停心观等,目的是藉由这些修法让自己的烦恼妄想可以停歇下来。小乘的经论裡面也有很多对治贪、瞋、痴的方法,最后要达到人无我的空性境界,获得阿罗汉的果位,虽然小乘的修行人经过七返人间,最后得到阿罗汉的究竟果位,但是这个时候所证得空性只属于某一部分,并非究竟的空性,因为还缺乏「法无我」的范围,因此这个空就不是究竟的空,跟大乘是有差别的。小乘从无常心配合人无我,再加上出离心配合戒律,可以修持十二种苦行,最后获得了声闻缘觉的觉悟。只不过小乘在修持去除我执时,仍然有「一念清淨」,这个「一念清淨」其实就是一个法执,虽然一路修持已经把我执、我相全部淨化,可因法执还存在着,应该要继续去修持如何断除法执、空诸所有,才是小乘行者应该努力放下的。

  关于菩萨乘和小乘修行上所要注意的有所不同,大乘菩萨讲究发心,配合六度行使一切的万种佛行事业,因此需要了解如何生起正确的菩提心,所以有菩提心戒的设立,行使四十六种应该遵守的规矩。积极地来说明的话,离不开摄善法戒、别解脱戒和饶益有情戒,其中的饶益有情是积极地训练自己,如何对一切众生生起救助的愿力和行为。但由于时空背景的关係,很多人虽然有心要持守戒律,因种种现实生活的问题,终究很容易会有所触犯,所以通常我都会建议先从练习持守在家五戒和十善戒,开始慢慢学习,等到自己在食衣住行、人际关係、工作事业、婚姻、家庭都完全可以自己主宰,并且完全可以了解到每一条戒律,它如何遵守和行使,再去受持是比较稳当的。千万不要赶时髦,看到名僧、高僧传戒,也不管自己有无持守的本事,就冲动的跑去受戒,受戒简单,守戒其实不是那麽容易,先不要管所谓的有无开遮的通权方便,总是受戒又犯戒,毕竟是有缺漏的,所以可以先学习如何发心,了解如何正确地行使慈悲喜捨、四无量的修持,大乘菩萨主要以学习发心为上,就如维摩诘大士所说:「只要生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等同出家。」在《大般若波罗蜜经道行品》裡面,须菩提也曾经请问过佛陀:「什麽是菩萨行?」佛就说:「只要可以行使般若波罗蜜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叫做菩萨行。」《华严经》裡面也有说到:「菩提心是产生一切菩萨行的根本,所以过去、现在、未来的佛,也都是从菩提心所出。」所以从释迦牟尼佛在各大经典当中,其实已经都很清楚地开示,最重要大乘的菩萨是以发起菩提心为最重要,因此它是俱足所有十方一切诸佛成佛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来源。

  晓得了如何发心之后,定跟慧也是大乘行者所应该要了解的。这裡面功课颇多,大乘菩萨必须要有空性的基本禅定素养,讲到空性就必须要去了解和修持大小般若部的内容,特别是裡面所提到的大大小小空性修持的法门,也要学习善财童子为了利益众生,遍参一切菩萨的经历,才能体会到所谓的六度和万行。菩萨到成佛的路途是一条漫长的不归路,这中间要从资粮道到加行、见和修,所以过去从这裡面说到了菩萨修行要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便是从这裡来区分的,这中间菩萨还要从初地、二地渐渐一路修到金刚喻定,才能修成正等正觉。所以菩萨乘和金刚乘讲的,又不是同一条路线,因为它不强调即身成佛,如果在金剛乘有它的善巧和圆满之处,是配合修持四加行,而把资粮道等等菩萨的路途给缩短了,应用中观见思想,配合修持大手印和大圆满,直接在这一世当中就可以即身成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解脱)(五明学佛网: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解脱)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