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禅门巨匠,临济祖师


   日期:2017/8/1 11: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上午首座和尚谈到“婆子烧庵”的故事,它有很多版本,今天我把我听到的一个版本讲给大家听一听。唐末宋初时,佛教在中原一带十分盛行。有一家三口,母亲、儿子和儿媳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儿子和媳妇刚结婚不到一百天,儿子就被抓去从军了,家里只剩下婆媳二人。

  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禅和子,婆媳两人就发心供养他。信佛的人都知道,供养僧宝胜过恭敬十方三世一切佛。没有僧人就没有佛,没有法,所以供僧就是供佛,供法。于是这个和尚就在离婆媳家不远处结了个茅棚住了下来,婆婆让媳妇每天给他送饭。

  婆媳二人风雨无阻地为这个和尚送了三年饭,一天婆婆说:“媳妇啊,你去看看那个禅和子三年功夫做得如何了。”媳妇便去给和尚送饭。饭送到时,和尚正闭着眼睛打坐呢。媳妇上去一把就把和尚抱在怀里说:“你道!你道!”和尚洋洋得意地说:“啊,枯木依寒岩,三冬无暖气。”你们看他的禅定功夫厉不厉害?你是一棵枯木,我是一块冰冷的岩石,两个人抱在一起我都不起邪念,连感觉都没有。

  这功夫可了得!这个媳妇回去把和尚说的两句话告诉了婆婆。婆婆说:“白养了一个痴汉!把他轰走,叫他出去参学!”到哪里去参学呢?到江湖去——江西和湖南湖北。当时江西和湖南湖北有很多祖师大德,修行人都到那一带去参学,“走江湖”一词由此而来,并流传至今。但是今天,它的意思已经完全改变了。

  这个和尚不服气,心想:我这么有道行,把二八佳人抱在怀里,都感觉她是一棵枯木,我的心就像冰冷的岩石,三个冬天都不会起一点邪念,不会有感觉,你怎么还赶我走呢?但是,过去的正人君子遇到问题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会在他人身上找——这就是古人和现代人最大的区别,所以他便离开婆媳二人,到江湖参学去了。半年后他回到老婆婆家,对老婆婆说:“你再供养我三年。”老婆婆答应了,于是这个媳妇又给他送了三年饭。

  一天婆婆又对媳妇说:“三年已到,你再去考考那个禅和子的功夫吧。”这个媳妇到了茅棚,把饭篮子一放,又一把抱住和尚说:“你道!你道!”这次这个和尚睁开眼睛,反抱住这个媳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切莫让你婆婆知啊。”媳妇回去后把和尚的这番话告诉了婆婆,婆婆高兴地说:“走,闺女,接他出关去,总算你没白养一个痴汉!”婆婆召集了村里好几百人,像迎接活佛出关一样把和尚迎请了出来,让他在村子里接受众人的礼拜和供养。

  什么是禅?这就是禅。禅是不否认当下的一切,承认当下的一切,但又不被当下一切所转,超越自心,转变心态,超越并凌驾于外缘之上。明明一个二八佳人抱着你,你怎么会觉得她是枯木,你是石头呢?你怎么能否认眼前一个活生生的二八佳人呢?这只能说明你极度虚伪,心理变态,否认当下,还以为自己有功夫!什么是禅?“美女啊美女,虽然你很美,但我心不动。”——这才是禅。

  可是现在的禅是什么呀?“丑八怪啊丑八怪,我的心不动。”原来是因为她丑,你的心才不动!有本事你是:“美女啊美女,我心不动。”但是,最上等的禅是什么呢?就是古人说的“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过而无痕”,这才是大妙用!

  但是,现在的禅和子见到女人就说女人是祸水,是破正法的。女人怎么可能破正法呢?你自己不能转变她,被她所转,你还说她是祸水,这只能说明你不懂禅,修的不是禅。禅是不否认眼前的一切,超越眼前的一切;禅是在自己的身上做功夫,不是在外缘上做功夫。如果说女人是祸水,破正法,你见到女人很讨厌,那么谁没有母亲?

  谁没有姐妹?是你的心理变态到极点,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和观念。禅是活活泼泼的,为现世和当下所用,为活人所用,而不是为死人服务。你活着的时候不敢以真实的心态去面对它,不能用真心去超越它,反而去否认它,这怎么能叫禅呢?你又怎么可能是一个修禅之人呢?

  真正修禅的人是怎么说的呢?“二八佳人体如酥”,承认她真实的存在,承认她真实的美感,但把握不好就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会坏我们的道。实际上只要把握得好,世间万物皆可助道。但这就要看你的修为、你的心量和你的智慧了。你们来到东华寺的每一个人也一样,既可助东华寺,也可损东华寺,就看你我如何把握了。不要把任何人看成是你的对手或朋友。

  世间之道,没有魔就没有佛,没有烦恼就没有菩提。负面的力量是来筛选、过滤和净化我们,促使我们进步、成长,提升我们的功夫的,所以你不应该抱怨它。一个修行人如果不能在自心上找原因,下功夫,处处否认眼前的一切,就是心理有问题了。

  修行功夫不够的人,不能让他去面对;一面对,他就随流而去。功夫够的人则无碍。所谓的清规戒律是针对中间这一层次的人,功夫不够的人接受不了,功夫够的人不需要。一个好道、一心向道的修行人,戒律对他来讲是没有用的,因为他在戒之上,所以他不会犯戒,也不需要守戒。而一个看不住自己身口意的人,戒律对他也没有用,他会处处犯戒,因为他在戒之下。所以戒律是针对上不上,下不下,处于中间的人。

  这个禅师后来成就了,他就是一代禅门巨匠——临济祖师。据说后来的门人给他写传记的时候,不愿意把这个故事写进去,认为这种故事有辱师门。但我不这样看。我认为这就是祖师,因为他做到了才成为祖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万行大和尚       临济祖师)(五明学佛网:万行大和尚       临济祖师)  

 冯学成居士:云门说宝镜 之二 从临济祖师的法语入手 

 万行大和尚:何为法门?何为道?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丈万行大和尚:人生成长的三个阶段三 

 万行大和尚:人生成长的三个阶段 

 万行大和尚:学佛有何用?应该如何学佛 

 万行大和尚:学佛人的敲门砖 

 万行大和尚:如何把在意他人看法而耗费的能量,转化成做事的 

 万行大和尚:如何对治昏沉散乱的心 

 万行大和尚:朋友相处,靠的是真心,不是套路 

 万行大和尚:“儒、释、道”该会如何排序 

 万行大和尚:做人最根本是什么 

 万行大和尚:儒释道的精髓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