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管不住身口意,做什么都不会成功


   日期:2017/8/3 9: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到一个地方是向人家学习的,学习人家好的一面,对照自己不足的一面。有的人心态不健康,本来是去向人家学习的,结果发现了人家的缺点就紧抓住不放,人家的优点他一点也没有看到学到。本来是去“淘宝”的,结果变成了去收集人家的垃圾、业障。这就是失去了觉照。知己才能知彼,彼此都是一面镜子。

  我们与人共事乃至交友,都要让对方把长处发挥出来,避开短处,不要给他造业障的机会。对方造业障,做错事,是我们没有管好自己的身口意,才给了对方这样的机会。同样,我们想让对方做好事,也要为他创造做好事的机会。实际上你给他创造做好事的机会,你会得到和他一样的福报。因为是你给他提供了方便,创造了条件,尽管事情是他做的,你和他一样有功德,这就是随喜。

  佛教一再强调学佛不外乎管住自己的身口意,一是不给自己造业障的机会;二是不给别人造业障的机会,或者说给自己一个修福报的机会,也给别人一个修福报的机会。管不住自己身口意的人,做什么都不会成功。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超人的智慧,再加上超人的毅力,才会有超人的成就。你做什么事都不了了之,虎头蛇尾,以这种方式学佛修道,其结果也是不了了之,虎头蛇尾。从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你做的所有的事,一件事就能全方位地体现出你内在所有的信息,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你的品质、能量、能力、素质和你所有的信息全都在这个环境里体现出来。打一个比方,我们流通处进的货物的款式、颜色、摆设的方式就体现出里面工作人员的审美、素质和水平,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出他们内在所有的信息。

  同样,看我们东华禅寺的库房,就可以看出管库房那几个人内心的状态。库房物品的摆放是否一目了然,库房内是否畅通无阻,拿东西是否顺手,这些就代表了他们的思维清不清晰,有没有逻辑性,思路是不是清晰明了,做事是不是有章法。库房就是他们内心世界的显现。

  一个人做事如果没有程序、章法,他内在的消化就不良,气血的运行就阻滞淤塞。你们看看自己的房间摆得整不整齐,协不协调,就知道自己的身体健不健康,内在协不协调,干不干净。你房间的卫生多少天打扫一次,你就应该知道你心灵的卫生、内在的贪嗔痴多久打扫一次。一个从不打扫房间的人,他会打扫他心灵的空间吗?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抓不住重点,来学佛又怎么能抓住学佛的重点呢?学佛也一样无处下手,他所谓的“在修行”,修的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边缘的方法。

  不检查自己工作环境的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管理也不严格,觉察不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如果他善于觉察自己内在的起心动念,同样他也会检查自己的工作环境,就像理顺自己的思想、思路一样,理顺内在外在的一切。

  很多人喜欢清静,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这样还想达到人天合一,和万物融为一体,听起来岂不可笑?从理论上都讲不通,实修上又怎么可能达成呢?在群体里和别人格格不入,连自己身边的人群都融不进去,又怎么和大自然,和宇宙万物,和佛菩萨融为一体呢?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都回避不予理睬,都不能沟通,又怎么和看不见摸不着的沟通呢?

  如果生活中别人说的话你不能很快地理解,那么你学佛也是如此,佛说的话、明师说的话你也无法理解。如果你真是一个想学佛的人,你心中还有忌讳的事,我奉劝你去面对,去接受,去超越。除非你不是真正想学佛,想进步。

  实际上这是你的“我执”在作怪。如果你已经感觉到,认识到了,你更应该放下“我执”去面对它;如果意识不到,则另当别论。据我多年的观察,学佛的人学得越久,心灵的空间越小,外面套的壳越厚,最后把自己套死了,还美其名曰自己在勇猛精进地用功修道,还以为自己很有修行!

  学佛的人不攀缘,不惹是生非。但是,当缘来到你面前,是非来到你面前,你回避了,不敢去面对,这怎么能说明你学佛进步了,你超越了呢?虽然佛光普照一切众生,就像阳光普照万物一样,但是你躲在屋子里关上门,拉上窗帘,阳光怎么会照耀到你呢?佛是没有分别的,但碰到有分别的众生,佛也无可奈何。

  我们不是经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吗?你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又怎么样?难道你就比别人更高贵更富有吗?你和别人并没有区别,甚至闻到佛法以后你反而不如别人了,因为你把佛法给曲解了。

  如果你没有闻到佛法,你就不会去亲近佛教徒。那么你听到的、见到的,都是社会上更真实、更直接的东西。这些可能会把你的内心世界剖析得更深入,更透彻,更淋漓尽致,让你的内心世界更真实地袒露出来。可是由于我们无明,闻到了佛法,把佛法错解了,反而把佛法的理论变成为自己行为开脱的说辞和理由。

  一个懒惰的人在社会上是没有生存空间的。有一天出了家,闻到了佛法,他的懒惰反而变成了长处。他为自己的懒惰找到了冠冕堂皇的说辞:“哎呀!学佛要看破放下,不要追求世间上的功名利禄。既然得到了人身,就要好好修学佛法呀!”

  于是他每天待在屋子里胡思乱想整天发呆,给别人的感觉像是对功名利禄都看破放下了,心里对什么都不在意了!事实真是这样吗?做事没有耐力,不了了之的人,在佛门里给人的感觉也像是拿得起,放得下。所以,看佛教徒要别具慧眼,否则就容易识错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万行大和尚)(五明学佛网:学佛       万行大和尚)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