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行善还是作恶,关键是要看发心


   日期:2017/8/6 11: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好事,坏事?行善,造恶?这之间到底该如何区分呢?关键要看自己的发心。假如你发的是恶心,就算结果皆大欢喜,也算不上是善法;如果你发的是善心,哪怕结果不尽如人意,也仍是功德一件。

  《德育古鉴》中有个人叫卫仲达,一次他的魂被引到阴间。冥官令手下把他在阳间所做的善恶档案呈上来。他发现自己做恶的档案堆满整个法庭,而行善的记录,却只有筷子那么小的一卷。

  冥官吩咐拿秤来称,没想到那一大堆恶事的档案,反而比行善的记录轻。于是冥官说:“你可以走了。”

  卫仲达问:“我年纪还不到40岁,怎么会有这么多罪恶呢?”

  冥官回答:“只要一念不正,阴间就有记录,不必等到行为犯法。”

  卫仲达又问:“那小卷行善的档案,写的是什么内容?”

  冥官说:“朝廷想大兴土木,建造三山石桥,叫很多老百姓去做苦工。你上书建议朝廷不要这么做,这一卷就是你奏章的底稿。朝延虽没接纳你的建议,可你这一念善心是为了万民,所以力量非常大。”

  可见,善根功德的大小,不能单凭表面来衡量,唯一要看自己的心。诚如智悲光尊者所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

  《了凡四训》中还记载:当年吕洞宾跟汉钟离学点铁成金术时,汉钟离告诉他:“点铁为金可以济世,帮助很多贫困的人。”

  吕洞宾问:“此金以后会不会变为铁?”

  汉钟离回答:“五百年后,铁才会恢复原形。”

  吕洞宾说:“如此则害了五百年后的人,我不愿意这样做。”

  汉钟离赞叹:“修仙本要积累三千功德。你这样的存心,三千功德已圆满了!”

  《心地观经》讲过:“三界之中,以心为主。”可见发心最为重要。心善的话,做什么都会积功累德;心恶的话,做什么都会变成恶业。就像一棵树,它的根若是剧毒,枝叶花果全是剧毒;如果根是妙药,那枝叶花果全是妙药。

  有些人做的善法非常大,表面上供僧、修路、造经堂,但如果发心不善,是为了竞争、攀比、炫耀,这些也只是一种形象而已,即使修了十三层楼的经堂,这个功德也不大;反之,倘若以善心来摄持,有些行为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功德无量无边。

  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一定要先观察自己的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发心       行善)(五明学佛网:发心       行善)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如何证明你是一个初发心菩萨?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净界法师:正确发心 感果稳当 

 济群法师:发心、僧格、正见 

 学佛根本发心 

 怎样发心修行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万行法师:只有发心的人才能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