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别人错了,那我们要怎么做呢?


   日期:2017/8/13 20: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做事的意义是什么,看自己的动机。如果动机是与他人比较高下,就会随之而来产生许多问题。

  自己是不是懦弱,不在于别人如何评价,关键要看自己的行为有没有方向。我们做人、做事不是为了和别人争,而是朝着自己所认准的目标前进。

  自己内心有正确的做人、做事的标准。善意待人,诚意做事;常保学习的心态,感恩的心情。

  有些时候,你没有做错事,但会被别人的错误伤害,这些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的错误会伤害到身边的人。有时候,犯错的人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正如我们每个人一样。放下仇视和怨恨,宽恕那些犯错的人,更加努力地成长自己 。

  佛陀说,有两种人最为难得。一种是从不犯错之人,一种是过而能改之人。犯了错,只要诚心忏悔、永不再造,并勤行善法、深信三宝,则能净除业障。忏悔有两个关键,一是知错认错,二是对三宝功德有信心,对忏净业障有信心。

  没有成佛之前,人都会有烦恼、过失,想要找外在完美的团队、环境,终不可得。师法友团队最宝贵的一点是大家都以法为宗,而非每个人都不会犯错,问题在于我们应该执取什么,不能因噎废食。如果一直执取过失,可能对方都已经改正了,自己还在嗔心与怀疑的陷阱中徘徊。

  人生要有方向、做事要有智慧。树立榜样、亲近良友,多读好书、成长心灵。别人怎么对我们,我们决定不了,好好看住自己的心。认真负责做事,不结党营私,对事不对人。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好事,但是随之而来会有两种反应:把愧疚一直放在心里,就会成为障碍,所谓“悔箭入心”,这是一种负面的力量,令人沉湎痛苦不能自拔;另一种是积极忏悔,忏即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这是一种正面的力量,能令人清凉、解脱,从而放下包袱更好地前行。要向前看,把愧疚当做前进的动力,而不是伤害自己的第二支乃至N支箭。

  心中没有决定,才会总是后悔。在种种后悔中认真反思,总结教训,找到自己该做的事。至于鸡毛蒜皮的小选择,少一分执着,就无所谓后悔。

  多做可能会多错,但也会有更多成长;不做自然不会犯错,但也没有进步的机会了。承担是为了成长,而不是为了不犯错。你只看到负面的东西,却忘了最根本的宗旨。

  别人错了,那我们要怎么做呢?修学佛法的本来目的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譬如孩子做错了事,家长会怎么面对?他会恨、会怨、会觉得与己无关吗?有爱和责任的家长会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应该怎样去帮他改正,是不是自己平时太忙,对孩子的引导和关怀太少了。

  包容他人的过错,也是对自己的解脱。不要把别人的过失当做伤害自己的利剑,而要反过来作为激励自己更向上的动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世上本无“麻烦”,只是人内心有“麻烦”,把它当真,就越背越沉,无法摆脱;把它看空,一切无非是因缘组合,事过境迁,从中汲取进步的养分就好,不必带着烦恼的沉渣继续上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