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慧法师:学佛离不开经典,修行离不开传承


   日期:2017/8/15 13: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四十四问:“学佛离不开经典,修行离不开传承,经典与传承是什么关系?”可否具体地开示一下吗?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答:学佛人一生都离不开经典三藏十二部,从信佛开始,就应知教义明法理,增长福慧。在修行过程中,更应诵持戒仪,自净身心;深入经藏,印证梵行。有证悟境界后,当应依经弘法,明了要义,自破魔蕴。虽有言语道断,不执著文字相之说;但那是成道之人所悟,证悟境界无言语,空谈无证自道断;透过文字了义理,诸法空相入中观。

  修行人一生都离不开师徒传承,从信佛开始,就应依法门传承,进入修行状态。在修行过程中,更应依师授传承,保持身心正法。有证悟境界后,当应依所受传承,如法教化信众。虽有各宗传承不同,又各有法脉分支;但是,传授法要最关键,功行践修师徒间;证悟道果心性是,继承过程密义宣。

  佛教经典的实质,是教化一切众生,真实存在的规律;既依自然法则又超出自然法则,依因缘法则又超出因缘法则;也是佛陀从自身修行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最具法性价值的典藏;还是佛陀从自心了观宇宙人生真相后,证悟出可以穿越时空的真理;更是佛陀从自性功德圆满显现时,揭示出人能信受行持义理中的精华。佛教的经典,具有乘别性、平等性、融合性、信受性、依皈性、示范性、威力性、传承性、广泛性、规律性等。

  佛法传承的实质,是师徒间口耳相传法行的要领,是师徒间身传心授戒持的规范,是师徒间黙契配合掌握的诀窍,是师徒间心灵相通过程的象征。佛法的传承,具有可行性、操作性、实践性、程序性、系统性、真实性、普遍性、密义性、理化性、特征性等。特别是密宗传承特点中还有戒律、法门、功行一体同受,禅宗传承特点中还有心法密要等。根据宗门不同,传承方式有四种;即师徒传承、法嗣传承、嗣代(家族)传承、活佛转世传承。

  经典与传承的关系,如同世间修学与习练、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操作等。二者必须有机结合在一起,相铺相成才能更好发挥功用,相互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若是离开佛法传承的佛教经典,就会变为知识文化;佛教义理的教化,就会变为佛教教育,现出只有理性信从,不可证悟智慧。若是离开佛教经典的佛法传承,就会变为失去理性指导的实践,易为盲修瞎练;佛法义理的传授,易为世间法而无出世间法,易证世间智而无出世间智。故此,二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世间。2015/1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净慧法师)(五明学佛网:学佛       净慧法师)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