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南怀瑾老师的“三碗面”


   日期:2017/9/7 18: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南师是一个极重“礼”的人。即便是寻常的人情世故,他也一定人乡随俗,注重礼尚往来,绝无半点托大。每年的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镇上照例会给太湖大学堂送去一些普通的节礼,以表达我们对老先生的敬意。每次,一定会收到大学堂的还礼。有时甚至会先收到大学堂的节礼,而让我们感觉被动和失礼。

  他常常会用杜月笙的“三碗面”(情面、场面、脸面)的故事,来形容中国人对人情世故的看重。而这恰也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用南师的话说,最欠不得的是人情债。我想,这大概也是他经常要躲开人群,不愿意过节庆生的一个原因吧。

  平日里,南师访客众多,少不得迎来送往,这些对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其实是一件很累人的差事。但只要见了,南师必定抖擞精神,无丝毫怠慢之意。用他的话说,自己是在做一个“陪说话、陪吃饭、陪照相”的“三陪”老人,可怜得很。

  诗书传家是盛世,礼崩乐坏是乱世。孔子正因为身处乱世,才会著《春秋》、订《礼》《乐》、说《周易》,其目的,就是为了教化人心,回归传统。

  南师平时常用朱柏庐的《朱子治家格言》教育大家:“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注重培养良好的修身齐家的观念,是做人的根本。他是时时处处在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旨。

  ——《说不尽的南怀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怀瑾       传统文化)(五明学佛网:南怀瑾       传统文化)  

 南怀瑾居士:驳《楞严》伪造说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赖永海教授: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教授:传统文化——佛教现代化略论 

 洪修平教授:论惠能禅与中国传统文化 

 潘桂明教授:中国居士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洪修平教授: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道坚法师: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四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三天 

 南怀瑾居士: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