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什么叫作忍辱?


   日期:2017/9/8 10: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世间凡俗的理解来解释,“忍”是忍辱负重,是宽容,是耐心,忍是最大的德行。忍辱就是忍受别人的侮辱,保持冷静的状态;就是要忍受不管来自什么方面的对自己造成生理、心理上的种种痛苦、种种侮辱,包括不发怒、不结怨,心里没有恶意,这就是忍辱。忍辱是一个很难的修持问题。

  从佛教用语来解释,象雄语“美瑟”,藏语“索巴”在汉语叫“忍辱”,就是忍让别人的侮辱及欺负。包括别人骂我、打我,拿种种事情来冤枉我,我们不发怒,不生气,不埋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呢?宽容他,包容他,忍让他,理解他,这些都是修行上去除我执的方法。

  在佛学词汇里,忍辱就是包容的意思。一般佛经来讲,包容即以心胸开阔来理解。

  忍辱原为我佛幸饶弥沃佛陀劝导世人做人不要冲动,而要冷静;做事不要盲目,而要分明清楚。

  幸饶弥沃佛曰:“做人要理解别人,宽容自己,接受他人侮辱,如果人人有忍性,社会的摩擦就少了。”就是说理解自己的时候,你才能理解别人;接受他人才能宽容别人,而宽容别人,实际上是宽容自己。

  至幸饶弥沃佛时代,忍辱则为般若十度之一,忍辱分为受苦忍辱、受难忍辱、受法忍辱三忍,扩大了忍辱之意义。受苦忍辱是对痛苦和挫折接受的忍辱,也就是面对苦难的心态;受难忍辱是不把障碍及困难放在眼里的忍辱;受法忍辱是对法了悟本性的忍辱。

  从古老本波教的角度来讲,忍辱是一种修为,是一种道德,是一种接受,是一种理解。 接受别人的一切,包括侮辱、折磨、欺骗、吓唬、障碍等所谓对己不利的言行。

  真正的忍辱是无条件地接受别人的侮辱及对自己不利的一切。忍辱是释放自己,看重别人,走向正道。以大乘佛法的角度来讲,忍辱就是对真理的理解,接受别人的思维和行为,解放自心的烦恼,为他人引导理解及接受之道的一种修行方法。忍辱与理解及接受之教义联结,用于引导众生。从小乘的角度来讲,忍辱之目的是不造业及不增添烦恼,以包容的规范来释放自己,以免除烦恼之苦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