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太上感应篇(第三十九集)


   日期:2017/9/10 11: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同学,大家好。《感应篇》第十八句是:

  【慈心于物。】

  向下这一段经文是讲养性,修心养性,这一科裡头是讲修敬。『慈心于物』,「物」就是众生。佛法裡面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是德,方便是功,我们常讲功德。前面这一段教给我们「积德累功」,积德就是存心,累功就是行事。慈悲心就是世间人讲的爱心,佛法为什么不说爱要说慈悲?这裡面有个塬因,世间人这个爱是感情的,爱生于情;慈悲也是爱,但是慈悲是生于智,是理智而不是感情的。凡是感情的很容易变化,所以世间人讲爱情是决定靠不住的,千变万化,自己也不能控制。佛菩萨这个爱心是永恆不变的,叫做慈悲,它是理性的,它是心性、真理自然的流露。真慈平等就是佛。在经典裡面,佛给我们讲十法界的因行,当然每一个法界要讲因缘,都非常复杂,《华严经》上所谓的「无量因缘」。无量因缘当中总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佛就将最重要的因素提出来教导我们。作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真慈平等,真是纯真,前面在积德累功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

  一个修行人,一个明白人,彻底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人,他有叁桩事情是我们一般凡夫所忽略的。第一个,他的心是真诚至善,善心,善心达到究竟圆满,至善。儒家也教人「止于至善」,一个纯善的心处事待人接物,纯善心就是此地讲的慈心,这是第一个特色。第二个,纯是一个爱人之心,没有想到自己,就像一个慈母爱护他的幼儿一样,全心全力的照顾,把自己都忘掉了。佛与大菩萨是以这样的爱心爱护十法界的众生。第叁个是纯是利益之心。这个叁点把诸佛菩萨的心行说尽了。而这个叁桩事情,我们细心去观察,几乎通于一切宗教,各个宗教的教义虽然不相同,仪式不一样,但是这个叁点是有共通之处,宗教可以圆融和合,可以说这是根本法、基本法,从这个基本法上着手发扬光大。《华严》是一个例子,《法华》也是个例子,看看佛家的大乘经论,一乘教典,无不是以这叁个因素融合虚空法界种种不同的族类,我们今天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宗教信仰,以这叁桩东西融合了。至善、真慈、利益对一切众生,真正做到捨己为人。佛是大智大觉,我们讲他的觉行圆满,凡是大智大觉的人一定具备这叁个因素,能以平等慈心于物。

  佛家教人养生,这是一切众生,可以说是不分族类、不分宗教,最关心的事情,怎样保持健康长寿,幸福快乐,养生!要想身体好,健康长寿,最重要的就是慈悲心,这是许多人疏忽了,心地清净慈悲就不会生病。所有一切病痛、烦恼从哪裡生的?我们要细心去观察,从污染生的,这个道理不难明瞭。这几天,我听人家说,报章杂誌裡面刊载欧洲牛肉又发生问题了,又不能吃了。甚至于葡萄酒裡面还掺杂着牛肉的牛血,把葡萄酒染红,大家都心裡头慌了,很明显的,污染就是疾病的根源。心地清净,没有污染,就不会生病。慈悲能够化解一切不祥,不但能解毒,对自己来讲你有能力解毒,慈悲心能解毒,慈悲心能化解世间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之间一切误会、歧视,所以种种不吉祥,慈悲心能够化解。

  所以我这个妄想打了好多年,希望能办一个多元文化的学校,多元文化教什么?就是教导至善的心、慈悲的心、利益众生的心。多元文化研究所,多元文化学系,课程内容就是这叁点,这叁点在佛法裡面讲就是菩萨。而慈心裡面最重要的,是不杀,你看净业叁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对一切众生,这个物是讲一切众生,不可以有杀害的念头。不但不能杀,伤害都不可以,这才是真正慈心,是所有一切戒律的基础,戒行的根本。佛菩萨教我们养生之道,特别着重慈悲心;世间人养生只懂得生理,饮食要卫生,卫是保卫,保卫生理,求得生理的健康。但是生理健康真正的因素他没有找到,所以选择最健康的食物,他还是会生病,他还是会老死。什么塬因?生理健康对于健康长寿不是第一个因,它是第二个因,这是治标,不是治本。由此可知,讲求卫生的人是治标不治本。

  本是什么?本是心。佛经裡头常讲「依报随着正报转」,我们这个身是依报,心是正报,所以心理健康,我们生理就健康了一大半,饮食方面稍微注意一点,那就过得非常好。心理不健康,生理怎么调养还是无济于事。这种例子我们看得太多。古代这些帝王将相,对于生理上的保卫,都是找一些专家、第一流的人来照顾他,还不一样短命。歷代帝王,诸位去查一查看,活到七十岁有几个人?没几个。大多数四、五十岁生命就结束了,五、六十岁,长寿,七十岁以上的稀有!古人称为古稀之年。什么塬因?疏忽了心理的卫生,他懂得生理的卫生,他不懂得心理卫生。所以慈悲心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养身体,还要懂得养性情。

  佛家的饮食为什么选择素食?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劝导我们素食,但是他自己没有实行素食,那是生活环境不许可。佛是一个非常慈悲的人,慈悲的人就不愿意麻烦别人,佛每天出去托钵,托钵,人家吃什么就供养什么,这就方便了。如果佛要提倡素食,每一家都还要準备一点素食应付托钵的人,你说这多麻烦?不愿意给人添麻烦。所以这是随缘。诸佛菩萨那些修行人行,随缘没有问题,因为他的心慈悲,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他的心清净,不受污染。我们是凡夫,我们的心不清净,我们的心会受污染,所以不能不有选择。中国佛教採取素食,始于梁武帝,梁武帝读《楞伽经》,佛在经上劝勉菩萨不要吃众生肉,他读了之后非常受感动,他自己採取素食,劝勉出家人也採取素食,所以素食运动就这样展开来。全世界的佛教徒都没有吃素食,吃素食只有中国。

  全世界出家的佛教徒,头顶上没有燃香的,燃香只有中国。头顶燃香是什么意思?佛在经上讲的,「燃烧自己,照耀别人」,是我们发愿捨己为人,懂得这个意思就行,不是真的叫你把身体烧掉,身体烧掉了你还拿什么去帮助别人。诸佛菩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服务众生,为众生服务,为人民服务。你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你拿什么服务?佛家讲的燃身、燃指、燃臂,都是取捨己为人的意思。你要会错了意思,真的把身体烧掉,手指烧掉,手臂烧掉,你变成个废物,什么事也不能做。观世音菩萨两隻手还不够,要千手千眼,我们两个手还要把它烧掉,这成什么话?意思错会了。祖师大德教我们在头顶上燃香,让你时时刻刻记住,我曾经发愿捨己为人。可是头上有很多人烧了好多个,我还曾经看到有一位出家人,头顶上大概烧了有叁、四十个香疤,燃得那么多,自私自利,贡高我慢。为什么?他燃得多,别人燃得少,我比你多。贡高我慢,完全不懂得燃香的意义。所以身上燃不燃没有关係,心裡头要记住佛的教诲,真正发心无条件的、无私的为一切众生服务。

  可是素食非常重要,素食养生、养心、养性,性用现在讲是情绪,就是素食裡面也有对性情不好的,佛都把它拣择出来。大家晓得,佛家讲的五荤菜,荤是草字头,荤不是肉食,许多人讲吃荤以为是吃肉,错了,荤不是肉,荤是蔬菜。肉在佛家讲腥,荤腥。荤是五种蔬菜,这个大家都晓得,大蒜、小蒜(我们叫荞头)、韭菜、葱、兴渠,兴渠过去中国没有,现在很普遍,我们叫洋葱。这些东西影响生理,没有功夫的人,没有定功的人,它会产生不好的效果,所以佛家把它避免,这五种叫荤菜。《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生吃容易动肝火,脾气暴躁。所以佛才劝导初学的人,你要保护自己善良的一个情绪,饮食会影响情绪。素食保护慈悲心,不食众生肉,所以素食卫生、卫性、卫心,这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养生之道,它养生、养性、养心,这是大学问。

  从这个地方生起爱护一切众生的心,欢喜、无条件照顾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菩提心就从这裡生。佛常常劝我们发菩提心,我们菩提心不知道从哪裡发?菩提心要从爱心裡面发出来,这个爱心不附带任何条件。有条件的爱心不是菩提心,无条件的爱心才是菩提心。无条件的爱心难发,难在哪裡?难在我们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如果你明白了,菩提心自然就发出来。宇宙人生真相是什么?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这才是真相。我这个讲法大家好懂,佛经上的讲法大家听了很难体会它的意思。佛经上怎么说法?「十方叁世佛,共同一法身」,这个话听起来不好懂,我把它变一变,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你们想想看,你什么时候能够体会到,什么时候你承认、你肯定,你的爱心自然就发出来了,那个爱心是平等的慈悲心,那是真正的菩提心。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太上感应篇  (第叁十九集)  1999/6/26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03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法师:       太上感应篇)(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法师:       太上感应篇)  

 净土法门法师:五伦传统 

 净土法门法师:尊师重道 

 净土法门法师: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七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六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五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四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三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二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一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二十集 

 净土法门法师:大方广圆觉经 第十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