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仁清法师:佛弟子身份的标志


   日期:2017/9/19 8: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以前,我讲过一句话就是佛教的修持在于积累,是功德的积累。所以,在正法理念的指导下的方方面面的修持。这正是我们应该掌握的方法。

  今天虽然是问答的形式,提问问题的形式,开始的时候我也想以一种指导性的一些知识,来灌输给大家。就说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任何的一种进步或者任何的起修,从佛教法理上从佛学理念上,都是有标志的。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就是佛在经上怎么给我们下的定义!比方说,我们对佛教正法的理论和正法的表相,没有生起信心来的时候,那你不可能是个佛教徒或者说当我们修的佛法、修法,不是了脱法,也不是佛教的所谓的权实经法的话,那也不是个佛教徒。在这里给大家提点醒,作为一个佛教徒的标志是什么?

  佛教徒的标志是什么?大家知道吗?我们是老佛弟子了,老佛弟子了。如果上大学的话,完全是博士生、研究生导师之类的了,十多年、二十几年有了吧?我们的佛弟子啊。依正确的标志,就是判定是否是佛教徒的一个标志是什么?大家知道吧?居士:“三皈依”对!三皈,皈依。佛法和其他宗教,其他外道的标志是什么?外道和内典,‘内典’也叫内道,就是佛教。这是心外求法。外道,外道是一个中性词,它是个名词而已。特别是当我们法师讲佛法和外道的时候,有一些从外道转过来的人。他听着似乎是不高兴,就老是认为佛教为什么还贬低人家?啊,我们是外道你们是什么?啊当然,我们是佛教了。外道是中性词,绝对不是贬义词。

  外道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呢?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的修行者或者他们的理论,外道分外道的经典修法和直接的行持。也就是说法理和行持,是这意思。当时的世界释迦牟尼佛建立佛教的时候,古印度就有九十六种外道。为什么叫他们外道?他们的种种的表现,种种的修持,包括他们所持有的理论,统统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打一个比方,有一种外道是修苦行的,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体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以让自己的身体饱受痛苦,我们的土话叫自找苦吃,自讨苦吃。比方说不穿衣服,不穿衣服暴晒到太阳底下。暴晒到太阳底下什么意思呢?是故意的给自己的身体带来痛苦折磨自己。他们的那种理念说,有身体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所以他借由这个现有的假体,来故意的去吃苦,去自讨苦吃。以此,达到消业的那所谓的那种目的。所以他从身上去消业,这是心外求法。

  内典一般指的佛教。内典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五明’,通过这个五明,其中有一个‘内明’。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和内明。这个内明,实际上就是真实的佛教的理论和修法。说这个内典呢?它是指的理论,通过内典指导的一切的行持,实际是佛教的正确的行法,行法。当然,但这个法,一般都是法理和行持,两条腿走路。法理是树立正知见的过程,行持是实践的过程,实修的过程。就等于说,啊,释迦牟尼佛说放生能得长寿的福报、能得无病的福报、能解除一切冤结等等。法理上说了放生功德很多很多。可是怎么去放?它有一定的仪轨。什么时候去放?那随我们的因缘是吧?正规的去放生那是一种行持。可是这种行持是怎么来的?是通过明白法理而进行。所以是我们的一切修法都是在法理的指导下进行,这是必然要知道的。

  外道和佛法的唯一的标志是心外求法还是心内求法?经典上有一句话,说佛法‘心为宗’佛法心为宗,佛法的一切修持都是在改变心,这个心我们在修学过程中理解到,它可能包含了很多很多的一种法意和它的很多很多的内涵。这个心也可以用平常我们说的那个‘识’来代替。心、意、识。心、意、识,这是唯识宗的词,这是唯识宗的词。心和意在这里不讲,就说这个识,这个‘识’是什么东西?就是一种认识,就是一种心态。所以佛法修证最终成佛,成的是什么东西?心态的转变升华和圆满,心的转变升华和圆满。

  为什么?举一个例子,举一个例子。大家知道,行持大乘佛法,才能最终证大乘佛果。大乘果啊是通过修行大乘法来得的。大乘法是什么?我们一般说的是‘六度万行’,六度万行(heng)有人念行(xing),念行(xing)有点不太正确,六度万行(heng)。六度大家知道是‘六般若蜜’。六般若蜜第一个是布施,‘布施度’也叫‘布施般若蜜多’。布施‘度’是一种程度,布施般若蜜多,般若蜜多就是度的意思。布施是一种行持,度是一种程度。是这个意思。六度万行的第一就是布施,布施度圆满,包括六度都圆满,你正真的大乘佛教的行持,才能圆满。是这个意思。

  我在我这个微信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供施多少才算功德圆满》,供养和布施多少才算功德圆满?供施多少才算功德圆满?最重要的是一个舍心,舍心圆满你的布施就圆满。为什么?假如一个人发了菩提心了,他要志求佛果,行持的是六度,必然行持布施度。这个布施度怎样才能圆满呢?就看待他的这个舍心圆满,因为供养和布施对于我们来讲,降服的我们这个贪的烦恼。当我们贪的烦恼完全去掉了,相当于舍心圆满。当我们的舍心圆满的时候,相当于布施‘度’了。布施到了一定程度了,这个程度是什么?超越!这个度就是度脱,一种超越就是一种程度。从贪嗔轮回的此岸,度脱到完全舍下和了脱的彼岸。这就是一种度。

  释迦牟尼佛包括十方诸佛已经成佛了,我们可以认定他的六度都是圆满的,特别是布施度也是圆满的。布施度是圆满的,可是,我们现在现实情况当中,看到一些什么情况呢?就是还有乞讨者还有贫困者,还有需要被别人救度才能活命的人。就是我们说的孤寡老人之类的,弱势群体之类的。如果按我们的理解,释迦佛圆满布施度的话,应该让这些人也都富起来才行。是不是那个意思?这些人都很有福报,他们完全完全都够自立了。他们想什么都有什么,释迦佛都给他什么,他们什么都不缺了,都是通过释迦佛给他布施的或者是供养的。那么释迦佛的这个布施度才算圆满。

  我们不应该这样理解,怎样理解呢?布施度的圆满,观待于舍心的圆满。不管众生贫富如何,贫富程度如何,这个能懂吗?可以有十个人是非常贫穷的,可以有两个人是非常富有的。不管贫穷的是什么因缘造成的,也不管富有的人是什么功德积累的这种福报,那么释迦牟尼佛的舍心圆满的时候,他的布施度就圆满的。同样其它五度圆满的时候,他的六度都圆满了。六度圆满了他才成圆满的佛果,他才成佛。所以根据这个事实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布施度的圆满,不在于每一个众生都得了多少财富,而在于行持布施度的那个人的舍心的圆满。这句话能懂吗?

  从这个解释上我们回归到佛法心为宗。佛教和其他外道的唯一的标志是以心为修法,而且它是由空性的理念指导修法和证得。佛法的修行和外道其他法门的修行证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空性的理念,空性的理念空性的修法和空性的证果。空性的修法,比方说我们诵《金刚经》诵《心经》,比方说我们做禅观、止观,根据空性做对境进行的止观。这都是空性的修法。空性的修法来自于空性的理念。通过空性理念的指导,通过空性修法的实践,最后证得空性的果位。这个果位,一会儿咱展开。佛教空性的果位,小乘的空性证得以后,小乘空性。小乘行人证得空性以后,他得的是须陀洹果,四果阿罗汉的初果。四果的初果这是小乘的嘛,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这是小乘的果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小乘的行者证得空性的第一刹那,是四果当中的须陀洹果。大乘的行者通过修大乘法证得空性以后,证得空性以后,他那一刹那是大乘菩萨道‘初地’‘初地菩萨’我们说登地了。真正的说登地了是进入初地菩萨。当然这个大乘当中还有一个金刚乘,不说了。光说小乘证得空性以后,他是四果的须陀洹。当他完全圆满的时候小乘就证得极果阿罗汉。大乘证得空性的那一刹那他是初地菩萨。大乘他的圆满的极果,极果是最高果位,就是佛果。这个我们大家知道就可以了。所以佛法和其他外道的最明显的标志是什么?一个是心外求法,一个是心为宗,可以说心内求法。我们土话叫心内求法,佛法心为宗,这是佛经原理。既然心为宗,就是从心地上下功夫,这是佛法。从外相上下功夫,那是外道。这是佛教的第一个特点‘心’。

  第二个特点是‘空’,空性。空性有‘人空’‘法空’‘空亦空’。这个是佛教的非常非常重要的标志。刚才咱们讲到标志么?外道的标志是心外求法。佛教的标志,是佛法心为宗和空性的理念,空性的修法和空性的证得。当然,这里面有四依法。‘三法印’和‘四依法’这一些来作为标志。我们只谈佛教内部的。佛教内部的佛弟子身份。佛弟子身份的标志是:三皈,三皈依。

  一说皈依就是三皈依,没有二皈依,更没有一皈依。一说皈依就是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皈依有皈依的对境,两类:一种是事相的三宝,第二类是理体的三宝。也是说原理,它的原理是什么?事相的三宝是佛法僧。理体的三宝是觉、正、净。我们老弟子都知道这里不再展开了,因为这个比较浅显。佛弟子的身份,他这个标志就是三皈依。你只要做了三皈依,你啥都没干,那你也是佛弟子。

  三皈依当然有很多的功德,其中有一种作用,当你受了三皈依以后,佛就看着你是他的孩子,佛的弟子嘛。‘弟’‘子’学在佛后是为弟,我们这个一切的功德通过佛而生,所以我们是为子。弟子嘛,佛弟子。因为我们在佛之后而修行,所以我们是佛的弟。因为我们是通过佛的指导和佛法的修证最后能达到跟佛一样的果位,所以,我们相当于是佛的孩子。所以佛弟子的‘弟’‘子’是这样来的。你皈依以后佛就看着我们是他的孩子、我们是他的弟弟、我们是他的亲属。护法龙天就看着我们是他的亲戚、亲眷、眷属。护法龙天就能护持,诸佛菩萨就能加被,加被就是加持的意思。护法龙天就能护持。

  在《灌顶经》当中有一句话,说一个人如果受了三皈依,不说五戒,一个人如果受了三皈依的时候,就有三十六位护法善神及其无量眷属常随护佑。三十六位护法及其无量眷属常随维护这个受三皈的人。这是《灌顶经》上说的,所以说佛弟子的标志是皈依。有很多人说我不必要皈依,特别是前几年,有一种不正确的理念。老是认为我在家读诵经典就行了,我在家里念阿弥陀佛就行了,我不去受皈依。似乎是现在那出家人和尚都不行。因为你没有福报碰到行的,所以就显得都不行了。对不对?有本事碰佛啊,佛行吧?佛,行!佛两千多年以前在印度出现了。我们在两千年以后,在China出现了,China济南。所以咱这个事不怪佛不慈悲,怨我们福报不够。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前几年,有很多所谓的佛弟子不皈依,在家修。他们那个理念可能就是在家修行是一样的,在家修行环境是一样的。在家修行你觉的舒适方便,环境上来讲非常好,跟在寺院没有什么两样。可是在家修行你的理论指导怎么办?我坐禅,我静修。真实的修行,如果想提高,必然有身体和心理的巨大的变化和超越。当我们通过修行引发一些证量的时候,这个证量就是很重要的觉受的时候。如果你没有正确理念或者没有善知识做指导的话,你可能掌握不住这个觉受到底是怎么?或者下一步这个路子怎么走?那你就面临着危险了。就这么简单!所以佛弟子的身份的标志是三皈依。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