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净土圣贤录新白话版5


   日期:2017/9/21 11:1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晋僧济

  僧济,不清楚他的出身。进入庐山后,跟慧远公学习,精悟法要,年纪过了三十岁,就到各处演讲,成为一代导师。远公叹道:“与我共同宏扬大法的,难道是你吗?”僧济后来病重,恳切期盼净土,观想阿弥陀佛。远公给他灯烛一枝,说:“你可以专心安养国。”僧济点灯烛在桌旁安坐,静下心来,又请众僧为他诵读《无量寿经》。到五更时,僧济把灯烛交给弟子元弼,叫他随众经行。僧济然后暂时躺下,梦见自己举着灯烛,在空中飞行,见阿弥陀佛,接自己到佛的手掌中,游遍十方。忽然醒来,欢喜地说:“我因为一晚上观想念佛,就得到佛的接引。自己感觉四大和合的身体,没有病苦了。”第二晚,忽然起立,眼望虚空,好像看见什么,对元弼说:“佛来啦,我就走了。”转身向着西方往生了。当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遗体三天不变质,有异香很浓,享年四十五岁。(《高僧传》,《东林传》)

  晋慧恭(僧光,慧兰)

  慧恭,是豫章丰城人。与僧光、慧兰等同学,一起加入庐山莲社。僧光等人学佛理不太认真,但一心念净土,比较虔诚恳切。慧兰对慧恭说:“您虽然努力学得很多很广,岂不知道经上说的‘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聋子演奏音乐,取悦别人自己却听不到)。”慧恭没有听进去。后来七年间,慧兰等人先后去世了,往生时都有神奇感应。又过五年,慧恭病重,叹道:“六道轮回,什么时候能止住。生死来去,我归向哪里呢?”于是叩头痛哭,发誓专心安养国,念佛的志愿不间断。忽然见到阿弥陀佛,用金台来迎接,感觉到自身上了金台。又见慧兰等人在台上的光明中告诉慧恭说:“长老(慧恭)的往生,已经是上品了,我们不胜欣慰。只是恨五浊恶世拖延太久,相见太晚罢了。”慧恭就在当天告诉众人,兴奋地往生了。当时是晋朝义熙十一年。(《东林传》)

  晋昙恒

  昙恒,是河东人。童年归依慧远公出家,佛教以及其它经典,没有不通晓的,德行清高孤傲,常有群鹿温顺地来围绕他的座位。自从进入庐山,就专心致志念佛。晋朝义熙十四年,端正合掌,大声急切地念佛往生了。(《东林传》)

  宋道敬

  道敬,是琅琊郡王氏家族的后人,祖父王凝之,是江州(在江西)刺史,道敬因此跟从慧远公出家。十七岁时,已博览各种经论,每天背诵上万句经文。常感叹戒律不全,发愿清净六根,只守一戒,认为这样是能够解脱的根本。远公知道他的坚定正念,同意他的行持。一心念佛,日夜不断。远公圆寂后,道敬就去了若耶山。刘宋永初元年,对众人说:“先师(慧远)现在有指示,我就走了。”端正坐好,唱着佛号往生了。众人见到光明充满房间,很久才消失,享年五十二岁。(《东林传》)

  宋昙顺

  昙顺,是黄龙人。年幼出家,跟从鸠摩罗什法师,讲演群经,能够透彻地妙解色空无著的要旨。罗什叹道:“这是神奇的法器啊。”后来进入庐山,修行净土法门。当时宁蛮校尉刘遵孝,在江陵创建寺庙,请昙顺去住,于是大力宏扬念佛三昧。刘宋元嘉二年,昙顺告别众人端坐往生了,异香充满室内,享年七十九岁。(《东林传》)

  宋佛驮跋陀罗

  佛驮跋陀罗,这里(中国)叫觉贤,是迦维罗卫国人,甘露饭王的后代。幼年就是沙弥,十六岁时,已学各种经典,十分通达禅律。姚秦沙门智严,到西域后,要他一起到东方来,从海上到达青州,再到长安。秦太子延请他到东宫讲法,与鸠摩罗什讨论色空的义理,他已经很深入玄奥了。又进入庐山,加入慧远公的莲社,译出《观佛三昧经》,《般泥洹经》,《修行方便论》等,共有十五部。元嘉六年,念着佛号往生了。(《东林传》)

  宋道昞

  道昞,姓陈,是颍川人。幼年出家,是慧远公的弟子,他精通经律,言行一致。全心专一念佛三昧,日夜不间断。晋义熙十四年,豫章太守王虔,进山来拜见,请道昞承继慧远师的法位,众人都推崇敬仰。刘宋元嘉二十二年,召集大众念佛,就在座位上往生了,享年七十一岁。(《东林传》)

  宋僧叡

  僧叡,是魏郡长乐人。少年就愿意出家,但直到十八岁时,才如愿以偿,投靠僧贤法师成为弟子。二十岁以后,已经博览通晓经论,游历佛教名胜,随处讲说。后来鸠摩罗什法师到关中,僧叡因此从法师那里请到《禅法要解经》二卷。得到经卷后,日夜修习,于是精通五门(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熟练掌握六静。鸠摩罗什翻译的经典,僧叡都参与修正。到了庐山,依随慧远公修净业。后来去京城,住留在乌衣寺,讲经说法,听众都推崇敬服。僧叡有很好的威仪,宏扬宣赞经法,常回向所有功德,愿往生安养国,行住坐卧,不敢背向西方。元嘉十六年,没有病态,忽然召集僧众要告别。遂后进房间洗浴,烧香礼拜,回到座位上面向西方,合掌往生了。当天,同寺的人都看见五色香烟,从僧叡房中散出,享年六十七岁。(《高僧传》)

  宋昙诜

  昙诜,是广陵人。年幼就随慧远公出家,勤修净业,并善长讲说。注解《维摩诘经》,流行在世间。曾经著有《莲社录》,记录往生的感应事迹。元嘉十七年,召集众人说:“自从建寺院以来,至今有五十年了。我的往生西方,在最后了。”然后盘坐念佛一百声,就停止气息往生了,享年八十岁。(《东林传》)

  宋慧崇

  慧崇,是凉州人。拓跋魏武帝时,是尚书韩万德的佛法老师,与释世高一起,都被当时的人们敬仰。当时太子晃受罪罚,牵连到世高及慧崇,所以都受到罪罚。僧人法达,素来钦敬世高的德行,所以哭泣哀伤,一连许多天不吃不喝。世高忽然从空中飞来,法达顶礼后,问道:“师父与崇公,都往生哪里呢?”世高说:“我发愿生在恶世中,救护众生,以后还生在这个阎浮提。崇公常常祈求依归安养国,如今他已经达到心愿了。”说完世高消失了。(《高僧传》)

  宋昙鉴(道海,惠龛,惠恭,昙泓,道广,道光)

  昙鉴,姓赵,是冀州人。少年出家,拜竺道祖为师,衣食简朴,持戒律精进苦行。后来在游历中宣扬佛法,从荆州起,到江陵辛寺止住,已六十多岁了。平生有一点善行,必定回向西方净土,誓愿见佛。有一天,在定中见到阿弥陀佛,用水洒到他的脸上,说:“洗去你的尘垢,清洁你的心念,你的身口,都已严净。”又从瓶中取出莲华一枝给他。昙鉴从定中起来后,就嘱付后事,与寺中僧人交谈无常的道理。夜深后,众僧各自回到房间,昙鉴独自步行在廊下念佛,念到五更时,他的念佛忽然更加急切。天亮后,弟子们依照常礼问讯,昙鉴盘坐却纹丝不动,近前细看,已经往生了,享年七十岁。当时又有江陵的释道海、北州的释惠龛、东州的释惠恭、淮南的释昙泓、东辕山的释道广、宏农的释道光等,都发愿往生安养国,临终时,都有祥瑞的感应。(《高僧传》,《净土传》)

  宋慧通

  慧通,是关中人。少年时住在长安太后寺,吃素持咒,诵读《增一阿含经》。跟随凉州的慧绍禅师,修习禅业后,法门的观行,已经运用自如,常常心愿往生安养国。一天微有病态,在禅定中,见一人来,形像很庄严,对慧通说:“良时已到了。”紧接着,见无量寿佛,光明显赫。慧通从定中起来,把定中所见告诉同修们,说完就往生了。有异香三天才散去,享年五十九岁。(《高僧传》)

  齐昙宏

  昙宏,是黄龙人。少年时修戒行,专门精通律部,南游到交趾住下来,诵读《观经》不知多少遍。刘宋永初年间,游历到番禺,住留台寺,晚年又回到交趾的仙山寺,念诵《无量寿经》,以及《观音经》,发誓一心想往安养国。孝建二年,昙宏在山上堆积木柴,偷偷去木柴中间,点火自焚,弟子发现后抱他回来,半身已烧烂。经过一个月稍稍恢复,又到山谷烧身,弟子赶紧去救,昙宏已经往生了。于是只好增添柴火,第二天才烧尽。当天附近的村民,都看见昙宏全身金黄色,骑一头金鹿,很快地向西边去了。信徒们才醒悟到他的神异,收集遗骨安葬。(《高僧传》)

  齐慧进

  慧进,姓姚,是吴兴人。少年时任性,好闲游到处行侠仗义。四十岁时,忽然自己开启悟心,于是出家。住在京城高座寺,素食白衣,发愿念诵《法华经》,但用心太辛苦,拿起经卷就生病。他就发愿刊印流通《法华经》一百部,希望这样忏悔过去的业障。随后汇集信徒印经,满一百部后,病也很快好了。慧进因此信心更加坚定,常常回向所有功德,愿往生安养国。忽然听到空中有声音说:“你的愿已经满足,必定能往生西方净土啦。”齐朝永明三年,没有病态就往生了,享年八十五岁。(《高僧传》)

  齐法琳

  法琳,姓乐,是临邛人。少年出家,住在蜀郡裴寺,特别喜好深入戒品,用心研究《十诵》。当时隐公到蜀地,法琳就追随他学习,严格律己,努力精进,不分白天黑夜。后来隐公返回陕西,法琳又跟随他数年,各部的戒律,都已熟悉掌握,然后才回到蜀地,住在灵建寺,修习净业。常常持诵《无量寿佛经》,《观音普门品》二部经,念诵的时候,就见有一相貌堂堂的沙门,形像很高大,屹立在面前。齐朝建武二年,法琳示现病态,专注念西方净土,礼忏不停,见到各位贤圣都来了。法琳向弟子述说他看见的,要求死后焚身。说完,合掌往生了。(《高僧传》)

  齐僧柔

  僧柔,姓陶,是丹阳人。少年时就有出离尘世的志向,出家后,成为宏称法师的弟子,精勤修戒,博览所有经典,后来进入剡白山灵鹫寺。僧柔没到寺院的那天夜里,沙门僧绪,梦见神人彩旗招展,身披白甲,满山遍野都是,说:“法师要来了。”第二天,僧柔果然来了。萧齐朝的时期,僧柔应王公们的邀请,到京城定林寺,担任僧人首领,四方远近信众都敬服。僧柔发誓往生安养国,每到太阳西下,就恭敬合掌。临终那天,身体没有病态,对弟子说:“我该走了。”铺席子在地上,向西礼拜后往生了。室内外都能闻到异香,享年六十四岁。(《高僧传》)

  齐慧敬

  慧敬,是南海人。少年游学荆楚一带,博览通达经论,常常以修福为主,不管到哪里就兴建塔像。后来还乡,又修建云岑、永安等寺院,志向操守严明,精通戒律,被皇上封为僧主,教化领导很有功绩。凡是修福的功德,慧敬都回向西方净土,临终的那天,室内有奇香,经久不衰。(《高僧传》)

  梁道珍

  道珍,不清楚他的出身。梁朝初年,住在庐山中,修行观想弥陀,但心里还有犹豫。一天晚上,梦到有人乘船在大海中,说是去往阿弥陀佛国,道珍愿意随船去。船上的人说:“你没有营造浴室供养僧人,以及念诵《弥陀经》,净业没有成,不可以去啊。”醒来后,道珍就营造浴室供僧,念诵《弥陀经》,年年不停。后来在房中进入观想,见有带白银台的人来了,说:“法师的报身尽了,应当升到这个台里。”又说:“法师的功德,应当乘金台的,无奈因为初心犹豫,所以只有银台了。”道珍欢喜,因而默默记下这事,藏在放经的盒子里。圆寂的那天晚上,半山以上,好像有上千个火炬排列,附近的村民看见,以为是王公们朝拜的礼仪,天亮后,才听说道珍圆寂了。后来徒众检查放经的盒子,才知道是道珍往生祥瑞的感应。(《续高僧传》,《乐邦文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圣贤录       白话)(五明学佛网:净土圣贤录       白话)  

 王骧陆居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称佛名号品第九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利益存亡品第七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如来赞叹品第六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狱名号品第五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