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提倡孝道 促进和平


   日期:2017/10/3 13: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各位大使代表、各位宗教领袖、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今日是众神欢喜的吉祥日子。在各宗教神圣的保佑下,我们怀著无比喜悦、感恩的心情,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首次举办庄严隆重的「全球祭祖大典」,缅怀世界各族万姓先祖。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盛典,值得铭记与怀念。

  世界各民族都有纪念祖先、表达对祖先敬爱的方式。今天所展示的,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典。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特别注重祭祖,从皇帝到平民,每年春秋两次举行祭祖典礼。那么,祭祖具有怎样的意义?

  一、缅怀祖德 提倡孝道

  祭祖的意义,首先是缅怀祖德,提倡孝道。正如树木有根,才能枝叶茂盛,开花结果;流水有源头,才能源源不断,滋润大地;人也一样,有祖先的筚路蓝缕、开疆拓土,才有后代的繁荣昌盛、安定幸福。不忘祖先的恩泽,缅怀祖德,是做人的基本德行;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将对祖先的爱发扬光大,利益当代,惠及后世,则是报答祖先恩德的最佳表现。

  世界各民族、各宗教都注重孝,注重对祖先与父母的亲爱,将这种亲爱逐渐扩大,去爱一切人,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孝是平等的大爱。中国古代经典《孝经》上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个能使天下人心和顺,人人互爱和睦、尊卑上下、和合无怨的道是什么?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先王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这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就从这里产生。

  本次教科文组织国际和平会议的主题之一,是追念泰王普密蓬•阿杜德陛下,这位深受国民爱戴的国王,一生爱民如子。他使我们想起印度历史上的一位佛教护法——孔雀王朝的阿育王,阿育王为了弘扬佛法,教化国民,在石柱上刻了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等三十三条法令,称为「阿育王石柱」。这个石柱上的教诫,与今天祭祖大典的宗旨不谋而合。

  《圣经》上说:「孝敬父亲的人,必能补赎(音淑)罪过;且能戒避罪恶,在祈祷之日,必蒙应允。孝敬母亲的人,就如积蓄珍宝的人。敬畏上主的人,必孝敬父母;奉事生他的父母,犹如奉事主人。」(德训篇3:3-5, 8)《古兰经》上说:「欲从最善之门入天堂者,他必得令父母欢喜。」(Bukhari & Muslim)犹太教经典说:「不尊敬父母的,子女亦不会尊敬你。」(Guide of the Perplexed)锡克教典籍上说:「背弃父母者,拜神无用。」(Bhai Gurdas Ji Vaaran)巴哈伊教典籍说:「与上帝交流时能不忘为父母代求的,将亲蒙慈恩。」」(Selections 3:22)印度教典籍说:「毋轻忽敬神明敬父母之责!奉母如神!奉父如神!奉师如神!」(Taittiriya Upanishad 11:1-2)在道教,《太上感应篇》说:「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由上可知,与「仁慈博爱」相同的「孝」也是世界各民族、各宗教共同的语言。

  中国文字是智慧的符号,这可以从「孝」字体现出来。在中文,「孝」字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上面是「老」,代表上一代;下面是「子」,代表下一代。「老」与「子」合成一个「孝」字,代表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不能分离。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无始无终,显示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互相关联、互相影响,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不仅在时间上如此,在宇宙的空间上扩展,也是一体的,在这个一体的生命中,「父子有亲」的亲爱正是人人自性本具爱的原点,所以《孝经》上说:「教民亲爱,莫善於孝。」正是因为知道整个宇宙是一体的,所以必须爱宇宙的万事万物。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仁爱精神,是由父子有亲的爱扩展到爱老祖宗、爱家庭、爱族群、爱社会、爱国家、爱全人类、爱千秋万世的后代子孙。如此将孝的一体精神发扬光大,世界就能永续和平,这就是《孝经》上说,孝是使天下和睦的至德要道的理由。所以《孝经》明白的说:「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无所不通。」

  世界之所以乱,主要原因在於自私自利,大家只爱自己的国家、政党、族群、宗教,不爱他人的。如果能够深切体会全人类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就能使国家与国家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就能实现世界和平。

  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的话值得我们借鉴,他说:「在弥补道德缺失方面,佛陀的教育与中国的古圣先贤孔子、老子,乃至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及芝诺的教育并无分别;亦与从公元前八世纪的先知阿莫斯到耶稣等,所有希伯来先知们的教导没有分别。」汤恩比博士还语重心长的告诫世人:「这些精神领袖很明显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现在也一定要听从他们的教导。」汤恩比的话提醒我们,应该把东西方老祖宗、古圣先贤的教诲找回来,好好落实,才能恢复世界安定和平。

  二、礼乐教化 以和为贵

  祭祖典礼的第二个意义是,它是礼乐的教化,能够陶冶人和平的气质。《孝经》上说:「移风易俗,莫善於乐;安上治民,莫善於礼。」这显示礼乐对促成和谐社会与善良风俗的重要性。

  「礼」代表天地自然的秩序,能规范人类的行为,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应该怎样相处。中国传统的音乐是指德音和雅乐,不是指靡靡之音。「乐」代表天地自然的和谐,优雅的音乐能够调和人类的七情五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由五欲又生出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情。乐的作用就是让七情五欲「发而不逾规矩、不过度」,使人们懂得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自我完善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祭祖典礼是礼乐教化的充分体现。典礼分为「预备、迎神」「祭祀」「送神、礼成」三大部分,从典礼开始到礼成,一共有二十九项步骤。中国自古讲究「祭神如神在」「事死如事生」,整个祭祖过程都是贯彻这样的精神。典礼从头到尾都是以最恭敬隆重的仪式进行:开启大门,提著灯笼、香炉、扇、伞的仪仗队走出大门,迎接世界各族祖先进入会场。进到会场之后,虔诚的上香,恭请祖先们享用各式各样的饮食,还三次正式的敬酒,表达真诚与敬意。读诵祭祖文,表达对祖先德教的怀念,与继承德教、促进和谐与和平的决心。祭祀完毕,还以隆重的仪仗队恭送祖先们离开,然后焚化祭祖文,敬献给祖先们。

  祭祖过程所使用的乐器也很特别:击鼓与叩钟的作用,在於引起人们的注意力,提醒大家祭祀礼仪必须诚心正意、毕恭毕敬,尊敬祖先文化的传承;另一个作用,则是体会钟鼓里面是空空如也,但是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以此表示心清净至极则生智慧,有智慧就能应万变。演奏的乐器是用中国传统的古乐器:古筝、古琴、笙、笛、箫等。演奏的乐曲有《咸和之曲》《宁和之曲》《安和之曲》《景和之曲》,都是安稳祥和的乐章,体现出中国人自古「以和为贵」的精神。

  礼乐教化不但成就个人良好的品行,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它强调,人人各安本分、各得其所,形成文化自觉。礼乐之邦是圣贤君子的理想国度,不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都好让不争。这也与本次国际和平会议的另一个主题相呼应:选择恶性竞争、斗争、战争,人类会有受不尽的灾难;放弃恶性竞争、斗争、战争,人类会有享不尽的福报。

  今天,我们恭逢盛会,以虔诚恭敬之心,共同致祭世界各族万姓先祖,这是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崭新的一页。通过交流互鉴,让人们看到不同文化、不同信仰的人们是可以团结互融的,这将为世界和平带来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在此,我们虔诚祝愿世界各国国运昌隆、国泰民安!祝愿世界各民族、各文化、各宗教都能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祝愿世界和平、永续大同!谢谢大家!

摘自:提倡孝道 促进和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祭祖大典」谈话 2017/9/28 法国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孝道)(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孝道)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