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学佛为什么学佛之后反而出了问题?


   日期:2017/10/5 7: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次流通点会议汇总了大家的一些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三大类:情感的问题,金钱权力的问题,身心反应的问题。作为出家人,常碰到的也是这三大类问题。

  第一个情感的问题、婚姻家庭的问题。佛法是圆融无碍的,作为佛教徒,如果你还面临着家庭情感的困惑、同事关系的困惑,那说明佛法的理论你还没有掌握,你还没有悟道。若真把佛学学通了,日常生活中的这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可能你会说,过去我没有学佛,我的情感还很自由,家庭、同事关系也处理得很好。可是学佛之后,处处受戒律的约束,反而出了问题。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的僧俗弟子们也同样遇到过。

  当初释迦牟尼佛帮他们解决得非常圆满,他在经典里全部都告诉我们了。佛法之所以能生生不息流传至今,说明它的确是能利国利民,利益一切众生,放到哪里都是畅通无碍的。无论谁掌握了,在情感、生活、金钱、权利、身心上遇到问题时,都能得到圆满的解决。

  可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学了佛法却不会用,甚至不学佛时他还活得有滋有味很开心,学佛之后,生活反而变得枯燥,在为人处世上经常行不通,经济上也变得紧张呢?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佛法没有给我们答案吗?答案早就提供了,只是我们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执著和成见,尽管是个佛教徒,却没有拿佛教的理念来为人处世,还是用过去的方式方法、价值观来为人处世。

  比如佛教讲学佛之后要包容,要忍让,作为学佛的人,在我们身上应该体现出自信才对。自信的人自然不会跟人计较,会广结善缘。敢往后退的人,前面才会有空间。可你学佛之后还是斤斤计较,别人骂你一句,你要骂他两句;别人打你一拳,你还要打回去……你依然是采用旧有的价值观在为人处世,当然就行不通了。

  你是一个佛教徒,如果和伴侣或者公婆的关系处理不好,你就是一个失败的佛教徒。家庭关系处理不好,同事、上下级关系自然也处理不好。你想弘扬佛法,首先要做一个合格的佛教徒。我们身边的人信不信佛、学不学佛,取决于我们是否把佛学好了,是否受益了,学佛之后我们的人生是否变得顺利了,事业、家庭是否经营成功了。

  如果你学佛之后,情感、工作、家庭都处理得一塌糊涂,你跟别人讲佛法肯定没有说服力,别人是不会跟着你信佛的。因为大家看不到佛,我们学佛的人就是佛的化身、佛的侍者、佛的秘书、佛的的代言人,佛的形象在不信佛人的心目中高不高大取决于我们。同样,大家认不认可万行,取决于万行的徒弟对他是否了解,是否把他的书读通了,把他的思想理解透了,在宣传他的思想时,是否带有个人的我执、我见。

  如果你没有把佛学好,当你向别人介绍佛法时,你讲的都是你个人的思想、邪知邪见。怎么证明你的理论是对是错呢?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把家庭、情感、同事关系等问题都处理得很好,那说明你把佛学活了,能启用了,否则就是学死了。在佛陀时代,佛教曾经是印度的国教,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在学佛,所以印度成了当时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万行大和尚)(五明学佛网:学佛       万行大和尚)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