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心净土净【第一讲】


   日期:2017/10/5 14: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不是在练气功,也不是在练神通,所谓身安则道隆,身体调好了想要修行,那就很容易。身体不好想要学佛,对凡夫而言就很难,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堂课是精舍今年最后一次的课程,明年才会再有,所以按照惯例,课程圆满以后,会举办传授三皈依,三皈依的内容,会印刷出来送给每一位想要受三皈依的同修。

  不过希望在受三皈以前,大家都能够来参加这个实修的课程,建立良好的修行观念,在菩提道上能一帆风顺。

  心清净了佛土就清净,就能够彻见十方,彻见十方的好处是没有烦恼。「彻」是透彻,「见」就是见一切诸法的实相,这叫「彻见」。心有烦恼就不通彻,心离了烦恼,就能彻见十方,「十方」是无论你对任何的境界,都不会迷在当中。顺境不生烦恼,这烦恼是指欢喜贪爱心,逆境也不生烦恼心,处于顺逆都自在。你的小孩忤逆你,你也自在,你父母骂你,你也自在,所有碰到的境界你都自在,那心就算清净。在醒来的时候自在,睡觉的时候也自在,身体强壮的时候自在,身体生病的时候也自在,在一切时一切处当中都自在,这是净土宗要给大家的利益。很多人认为修学净土,就是要等死了以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来接你往生。实际上不只是这样的,阿弥陀佛现在就在接引你,你念他,你现在就得无量光寿,「光」是智慧,「寿」是寿命,现在就得得到,不用等到命终的时候。所以佛法讲的是现前的受用,尤其是净宗,所讲的是最现实的,它是自他二力并用的法门。「自力」是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德相,每个人都是诸佛如来,这个自力大家要能相信。「他力」就是藉由念佛来开显自己的真心,藉由佛号的力量、神咒力加持的力量,把本性具足的智慧德能开发出来,这叫自他二力法门。

  禅宗或其他的宗派只有自力,因为所走的是见性的方式,或用止观的方法。净宗叫二力法门,是因为人人自己就具有佛性,这方面跟其他宗派一样,但是还多了一个叫「他力」,实际上自他二力并没有任何的分别,只是众生现在迷昧于自性,所以这自力不显,须藉他力而开显,待开显之后,这个「他」全体就是「自」,「自」全部就是「他」,自己跟佛完全一样,并没有分别。这是净土宗核心的义趣,「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心作心是。佛说如是!如是!这就是净宗修学的核心,修学的原则,所以绝不是大家在外面看到的那种专度死人的宗教,或只是帮亡者助念而已(当然助念是相当殊胜的)。

  实际上净宗的殊胜比起禅宗一点都不逊色,完全不输一般看到的所谓的打坐,学止观的。只是一般人没有学经教,没有去深入了解《无量寿经》,所以会误认为说其他的宗派很实用,净土宗现前不受用,甚至小孩子不受用;其实小孩子也非常的受用。只要念佛,心就会快速安定下来,这就是现实的受用。现前能安定,而且在心中得佛力秘密的加持,智能不知不觉地在增长,业障更是消于无形当中。烦恼不用刻意断,它自己会断,这是现前马上就可以得到的受用。这里要给大家的是所谓「欲拯群萌,惠以众生真实之利。」这是《无量寿经》的经文,希望大家能够「住真实慧。勇猛精进。」得到的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这是《无量寿经》讲的三种真实。人人把真如本性给开显出来,打坐时手还有放掌,这是手结印。那么身摄住了,口、意都安住在佛号上,这样所缘的都是佛境界,都是清净的境界,那必然成佛。密宗讲的:「即身成佛。」要从哪里做起?要从你这一念心不再外缘,能够收摄回来开始,日久功深,烦恼习气自然就断掉了。

  小乘讲:断身见如断四十里瀑流,瀑布有四十里这么长,水流非常地湍急,要叫它一下子停止,那是没有办法做到的。但是净宗却可以,只要念佛,你的身现前即凡夫身成佛身,现在它就在转变,只是你还不能觉察到它在变,实际上它就在转,所以不能离开佛号,不能离开正念,一旦离开正念,那你其他的念头,世间的念:情念、妄念,过去妄想、现在妄想、未来妄想,三际妄想全部都冒出来了。所以用念佛的方式,是最切合于现代人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因为随时随地都可以念佛,随时随地都可以修。黄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金刚上师,是诺那祖师的传人,他讲:如果在现代要参禅打坐,你要去学教,想要开悟,要来了生死,要来断烦恼。他说:没有人可以做得到。他说唯一的方法就是念佛。念佛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净土是从自己的心出现的,心清净了,国土自然就清净。所以这门课会一直以「心净土净」的宗旨,一直上下去。每位同修都能够来参加,如果有人觉得很烦躁的,受不了的,没关系,刚开始一下子而已。什么叫做功德?为什么在外面走路没有功德,在家吃饭没有功德,为什么?因为都是随着自己浮躁的心在起伏!走路逛街,心随境转,去逛卖场,去逛百货公司,自己的欲望全部都现前了,就开始计算自己荷包有多少钱,要买什么东西,明明家里没需要的,就给自己一大堆理由,这个我也需要,我也需要那个;看到有大减价,购买欲望全部生起,那就没有功德。相反地,大家在这里静坐,你可以制伏烦恼的心,你浮躁的心,一下子而已,这是工夫,这才叫功德。「德」就是从你用功当中,得到的清净,得到的平等,得到的「离欲」,就是能离开欲望,这叫做功德,这叫修行有功。把烦恼调伏了,把你的妄想给伏住了。

  为什么在外面走路没有功德,可是来道场修行,念佛经行却有?来道场念佛,开始有一点点浮躁,只是一点点而已。下一次再来,它就会更少,再下一次来它就又会更少。共八堂课,从第一堂比较到最后一堂,就会发现确实不一样。记住现在开始的感觉:妄想很多、很浮躁,等上到最后一堂,就会发现跟第一堂不一样,自己心确实定下来,知见正、心清净,之后把所学到的再运用在生活上,运用在平常。平常就是起心动念时,要发脾气的时候,这个时候工夫能提得起来,跟自己讲:「生气对事情完全没有帮助,不要再生气了,我是学佛人。」佛在经上教我们这时候就是用功的时候,「烦恼即菩提。」就是在烦恼的时候,自己的菩提心、觉照心能生起来,提起一声佛号,用全部的心力集中在佛号上,烦恼就没有了。因为心不可能同时想两样东西,想烦恼时,就随着烦恼去,全部都是烦恼,越想越气,越想越火大,本来是一点点小火,后来变大火,再来整个法界都着火了。同样地,如果反过来,刚起一点小火就用佛号马上把它扑灭,那这火就不至于烧法界,不会火烧功德林,不会烧到你身心了。这火要是没有处理好,还会烧到别人,这就叫做迁怒,这样反而影响别人。

  发脾气没有好处,要用念佛来调伏。念佛就像大悲水,很多人都会求大悲水,可是当在生气火大的时候,自己的悲心在哪儿?这时候大悲水就要拿起来喝。不要以为那一杯供在佛前的叫大悲水。这句佛号提起来就是大悲,怜悯一切众生,不要讲对一切众生慈悲,就算怜悯怜悯自己吧!从小到大,碰到事情第一个反应就是火大,就是生烦恼,可怜一下自己,让自己不要再这么烦躁、这么苦恼,佛号提起来念下去,就会得到受用,这就是在平常当中怎么用功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悟显法师       学佛)(五明学佛网:悟显法师       学佛)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