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修万人去: 索达吉堪布开示去极乐世界的简便易行之法


   日期:2017/10/7 5: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永明延寿大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意思是,虽然没有禅宗的境界,但只要能如理修持净土,那一万个人修,一万个人皆能获得解脱;而且,只要能往生到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那怎么还会愁没有开悟的机会呢?

  那么,怎样才能如理修持净土呢?下面就为您介绍简便易行的修持方法。

  如果面朝西方以对生的方式观想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则与密宗里面修生起次第相同。关于对生,此乃密宗法语,也即对面生起之义,比如我将文殊菩萨观想在前面的虚空中,那么圣尊和我之间就有一种对生的关系,这是生起次第的观修方法。然而,生起次第是观想实质性的本尊等,如若不具备清净的忆念,也即未能将本尊观想为如彩虹般现而无自性,而是将其执为实有,那就称为贪执妙相本尊之分别念,这是生起次第的障碍。而极乐世界则是未经绘画的自成坛城,观修阿弥陀佛也是以信心忆念佛陀,(生起次第)在这里并没这么严格。

  无需生圆次第

  最初不需要从极乐世界迎请阿弥陀佛,中间也不需要观想阿弥陀佛安住在前方的虚空中,或与誓言者融为一体,最后也不需要祈送回极乐世界。

  具体观想时

  极乐世界是未经绘画的自成坛城,观修阿弥陀佛也是以信心忆念佛陀,因此无论观成如照片、唐卡、布画般扁平,还是如铜像、铁像、瓷像等铸像般凹凸不平……任何形像都可以。

  观想时的要诀

  只需日日夜夜念念不忘,比如:在西方极乐有一尊阿弥陀佛,他是一切诸佛的总体,他时时刻刻都以慈悲的目光注视着我,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信心一直忆念着他,那就完全足够了,可以说这就是修往生法的一大要诀,大家一定要记住。

  结论

  可见,净土法门一点都不复杂,它的确是简便易行之法。虽然净土法简单易修,但功德却非常大,所以大家皆应长期修持。若能长期熏修,即使没有禅定,也没有生圆次第的境界,但仅以此法,临死时也有解脱的希望。

  永明延寿大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意思是,虽然没有禅宗的境界,但只要能如理修持净土,那一万个人修,一万个人皆能获得解脱;而且,只要能往生到极乐世界亲见阿弥陀佛,那怎么还会愁没有开悟的机会呢?如果实在太忙,每年也应抽三天或七天的时间来闭关专修,这非常有必要。

  净土法门虽然简单易行,有一些注意事项需明白:

  01 虽然念佛很好,但也不能因此就否定其他法门,更不能认为不需要闻思、不需要发菩提心。

  02 此处所强调的日日夜夜念念不忘,并非仅指口念,而应以心来念佛。因为,所谓的“念”是指“今”下有“心”,也即当下这颗心正在观就是所谓的“念”,故念佛应从心起,而不单单是口。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净土教言》中,再三强调了以信愿忆念佛陀的重要性,汉地古德也强调“信愿行”,故大家皆应以真诚的信愿之心来忆念佛陀。如果仅仅是口念,而没有信愿,那就应了憨山大师的话——“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徒然。”当然,念佛也并不仅限于持佛名号,但不管是以哪种方式忆念佛陀,皆应以信愿之心摄持。

  敬摘录《藏传净土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极乐世界)(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极乐世界)  

 仁清法师:西方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西方极乐世界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六 西方极乐世界 

 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四章 极乐世界 

 陈义孝居士: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示念佛三昧 

 陈义孝居士: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十三、科学时代的往生 

 陈义孝居士: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十二、古德时贤的金玉 

 陈义孝居士: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十一、一个简单的念佛 

 陈义孝居士: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十、往生极乐的三种福 

 陈义孝居士: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九、往生极乐的九字真 

 陈义孝居士: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八、往生极乐的三要三 

 陈义孝居士: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七、认清我们的娑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