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供养观世音菩萨,福德绵延无尽


   日期:2017/10/19 10: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普门品》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无尽意菩萨供养观世间菩萨的画面,原文如下,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这句话说的是,无尽意菩萨对佛陀说:世尊,我现在应该供养这位观世音菩萨。随即解下脖子上戴的珠宝璎珞,这串璎珞价值十万两金,以这串璎珞供养给观世音菩萨,并这样说:仁慈的圣者啊,请接受此法施的珍宝璎珞!

  1.无尽意菩萨的璎珞

  一般佛经里出现的连续数字多是相乘的关系,所以百千就是一百乘以一千,如果是百千万那就是十亿了;当然有的解释为泛指众多,并不去追求真实的数字。其中多少两金的部分就是很典型的中国特有的,各位可能理解为这串璎珞是价值十万两黄金,不过如果放在中国古代的财务领域,金的前面不加注黄金,那么就是铜的意思,也就是十万两的钱。

  璎珞一般是以各种贝壳、海螺等等串成的,也会有各种珠宝作为点缀。珠宝显实法,璎珞因为是中空所以显的是权法。借璎珞珠宝的串成就把权法方便和实法究竟连接在一起,所以珠宝璎珞并提并非是强调其珍贵,而是表法意味更重一些。一串璎珞价值十万两这也算是很贵重了,在《法华经-提婆达多品》里提到龙女菩萨以龙珠献给佛陀,此龙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而《普门品》里无尽意菩萨的璎珞却是十万两金,好像有很大的差距,因为龙只有一个龙珠,龙珠丢失,命也就没了,所以龙女菩萨当时是以龙珠献给世尊,是全身心的供养奉献,是完全无我的了,所以才能疾证佛果,对龙而言龙珠就是一切,当然也就是相当于一个世界那么重要。

  2.璎珞的表法意义

  无尽意菩萨的这串璎珞代表什么呢?首先我们知道当时的佛弟子一般是不许蓄物的,不能说我收藏点东西存到以后用,在八关斋戒里涉及到不涂抹香花、不佩戴首饰、不坐高广大床、不参与娱乐嬉戏!所以对菩萨如此佩戴而言,明显和当时的佛弟子的状态不相协调。既然不协调,为什么那些大菩萨多佩戴的很丰富呢?各位看地藏菩萨,如果他显示的是僧像,就没有那么多的配饰;如果显示戴帽子也有很多的配饰;其他的菩萨也多有配饰,其中不乏如一件就百千万价值的贵重物品。

  菩萨出现在世界,以此配饰显示的是菩萨的富饶。就像《华严经》又叫富贵华严,不读华严经不知道佛家真富贵。而这个富贵就不是指钱财了,如古德解释说“不知法,就是贫!”所以菩萨携带重宝璎珞等等,并不是想证明自己有钱,而是代表菩萨在法上的富饶。这也揭示了一尊菩萨久远劫来,于无量佛所躬行承事、闻法实修;代表了菩萨的求法不厌;代表了菩萨无量劫来以法庄严其身,以其不自庄严而庄严法界。所以无尽意菩萨的这串珠宝璎珞,表面上代表钱财,应该是钱财的供养;深入里表法是实权二法的结合;更是代表了菩萨以无量法门庄严其身。那么菩萨为什么要学无量法门?这就贴到《四宏誓愿》了。因为菩萨要救度众生,因为众生需要法门救度,所以菩萨才要学习更多的法门,拥有更多法门代表菩萨可以救度更多的众生、救度更多众生的更多困苦艰难。

  3.大乘菩萨的求法无厌

  在《法华经》里佛陀为大弟子授记的时候,四大弟子提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他们对大乘法是生不起追求的心,所以就算听佛讲法也往往是靠修为的力量硬挺着,勉强艰难的在下面坐着,他们听大乘法很艰难(因为内心的不贴合)。所以菩萨“求法无厌”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要更多的救度众生,所以才要有更丰富的法来补充、圆满自己的救度版图和救度范畴。所以对大乘的菩萨而言,救度众生就是所有的动力。追求般若智慧是为救度众生;维护佛教是为了正法流传,流传正法也是为了救度众生;于是流布宣传经文,还是为了救度众生。三项具体行做最后都是为救度众生而服务的。既然都是为了救度众生,就要掌握救度众生的方法手段了,这才是大乘人应该研究的事情。所以表面上看是很多条路,最后完全在救度众生上合一了。

  为了救度众生,那么就要了解众生,就要贴近众生,就要能真实地理解众生,才能说话不腰痛。所以我们学习大乘佛法,学来学去,最后的目的就是为了救度众生;如果佛法把我们弄的虚火上亢,就差栓绳飞了,这种脚不沾地的佛法,绝对不可能代表大乘的真正精髓和要义。如果大乘佛法的任何一个法门脱离了救度众生的根本目的,这个所谓的大乘法门肯定是假的。

  怎么救度众生?出来了好像人五人六的,掐腰瞪眼,指点江山,这合适吗?所以过去和各位一直说:如果有傲慢心,在这个大乘佛法里是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成就的。学到最后就是学到了一堆佛教的名词、学成了世智聪辩而已。

  于是你怎么救度众生?你怎么扩大自己的救度版图?我们如果有一天做菩萨了,然后众生求我们这个那个,“很抱歉这位众生,你的问题我解决不了!”这菩萨当得就心虚,对不对?如果我们还要把某类的众生刨除在外,“很遗憾这类众生,我不能救他,我帮不了他!”这个菩萨就当得有瑕疵,对不对?所以学习法门、丰富救度众生的手段方法,这是菩萨看到都要眼前一亮的事情。

  如果有能救度众生、帮助众生的更好的方法,菩萨遇到却当成没看到,这菩萨当退堕。因为他的菩提心有夹杂、不纯粹,因地不真;因为他的善根有缺乏,闻不能信;因为他的智慧不圆满,闻不能解;因为他的行门有漏洞,闻不能行。愿行、福慧、理事都不在菩萨状态,怎么可能保持住菩萨的果位不退?

  如果学习法门而心有傲慢,这个法门就学不会、学不扎实、学不到精髓,导致有傲慢心,在大乘佛法里没有进步的可能。

  4.无尽意菩萨的五层法供养

  第一层的法施供养,来自于璎珞的表法。

  当无尽意菩萨听到佛陀如此赞叹观世音菩萨,听到观世音菩萨的行持如此,他即听懂了应该供养观音的信息,也看到了众生不解佛意的愚钝,所以作为《普门品》的契机众,他当仁不让地站起来,要带头供养观世音菩萨。

  这就是大菩萨的作风了,佛陀你这样说了,我马上照办;我没有别的东西可拿,用代表权实合一的这串璎珞供养。这时此串璎珞就超越了钱财多少的范畴,对无尽意菩萨而言这串璎珞就不是钱财物品了,所以自然他说“这是法施的供养”了。这是第一层的法施供养,来自于璎珞的表法。

  第二层的法施,为了利益大众而启问。

  为什么用施字,他应该用“供养”的,佛陀也说“应该供养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到他这里就改成“法施”了?在《普门品》无尽意菩萨是契机众,因为由无尽意菩萨的启问,才有了这一品的内容,所以无尽意菩萨此次问佛的问题,就已经含藏了法施的本意了。他难道不知道观世音菩萨吗?《地藏经》里光目女遇到的罗汉就是后来的无尽意,他成罗汉那么久,入菩萨位也相当久远,难道和其他菩萨不熟?因为他在不眴佛国普贤如来座下,观世音菩萨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座下,所以他们不怎么见面?既然菩萨间很熟悉,为什么还要问佛这样简单的问题?于是哪一尊大菩萨又不是三十二相救度众生?《普门品》提到的所有内容,真的有无尽意菩萨做不到的吗?他是为了大众能听闻、能了解、能有一个救度的方便,才启问佛陀;所以启问时的当初发心就已经是要施法与众了。

  第三层的法施,为众生听明白佛的意图而作供养。

  各位看《地藏经》只有在最后的时候,佛陀才大段的赞叹的了地藏菩萨,在其他品都是赞叹两句就被菩萨打断了,为什么啊?而在《普门品》里就算讲完了三十二应身,与会大众中竟然没有人站起来说:这位观世音菩萨如此功德巍巍,我当真心赞叹供养!没有如《地藏经》那样的热烈场面。所以佛陀才多说一句啊“你们应该供养”汝等、汝等啊,这话说的心里沉甸甸的,因为听不明白佛陀的意思,佛都如此赞叹不可思议方便之力了,竟然没人站起来说“我要供养他,我要赞叹他!”各位想一想:这一群听众是什么状态啊?就像我们看演出,到精彩处自发鼓掌、欢呼、流泪,不是台上演员要提醒我们要这样配合,而是我们自动的理解了,感受到了,才会由心的去随之而动。

  可《普门品》进行到此,听众的反应并不乐观,所以佛陀说“汝等应该供养”,无尽意菩萨理解,“即解”马上就解下了璎珞,这个时候这串璎珞也并不再是无尽意菩萨一人的付出了,而是无尽意菩萨要为了众生听明白佛的意图而配合演出,他要表演供养观世音菩萨,给大家看佛是这个意思。作为契机众,听到佛陀讲要供养,他马上站起来做,这是第三层的法施。

  第四层的法施,代表与会大众供养观世音菩萨。

  因为无尽意菩萨的供养是代表与会大众供养的,也就是说他的这一串璎珞是代表大会听众一起供养给观世音菩萨的。这个时候对无尽意而言,他是供养观世音菩萨;但无尽意菩萨对大众而言,是无尽意菩萨用自己的璎珞代替大家来供养观世音菩萨了,所以这个施是因为他施与大众了一个供养,所以才说这是法施。

  第五层的法施,为众生福德绵延无尽的供养

  随《普门品》的流传,无尽意菩萨的这一个代表大众的供养,就会伴随每个听闻到《普门品》的众生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理解了无尽意菩萨是代表大众供养观世音菩萨,那么我们听闻如此,我们也当升起供养观世音菩萨的心,也当如无尽意菩萨那样马上发心供养观世音菩萨,并以此利乐其他众生,促成福德绵延无尽的局面。奈何我们福薄业重,没能参与如此盛大的法华法会,没能如此亲闻佛菩萨涓涓软语,所以我们没有在彼时供养观世音菩萨;而当我们展开经文,无尽意菩萨的这个供养,也是代表我们在供养观世音菩萨!这是无尽意菩萨对我们的法施了,佛经穿越三千年,一束温暖直达心底。南无无尽意菩萨慈悲如此!南无观世音菩萨慈悲如此!随经文的传递,只要有人能读懂无尽意菩萨的这个法施,也就是代表无尽意菩萨为他做了供养观世音菩萨的事情。各位,我们听懂这一节也能如此思维跟随、也能发心想着“若我在场,也当如此供养!”就瞬间得了无量无边的福德了。

  这个供养虽然在三千年前就定格了,但无尽意菩萨说“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我今、我今、我今啊!就是我现在,而不再是三千年前的尘埃隔绝了,就是现在、就是当下这一刻、这一念、这一时,就是现在无尽意在供养观世音菩萨,所以我也能如此一念,即合无尽意菩萨之意,即是被无尽意菩萨法施所润养,即是被无尽意菩萨救护垂爱了。

  所以读懂经文的收获颇丰,我们理解了这一层内容,是否在内心里也涌动了供养观世音菩萨的心念?是否也升起赞叹无尽意菩萨救度众生无尽绵延之意?所以会学佛的人,听到这里就会如此发心:我也当供养观世音菩萨!哪怕你举一杯水、举一个栗子,做一个《普门施食》或《普门供养》,你就瞬间得了如此无量无边的利益了。

  5.从经文中找到获益的法门和方法

  我们说借由《普门品》和观音系列来做培福,福报哪里来啊?就是呱呱的读经文就有吗?诚然《法华经》确实提到:能读到一偈一句都是无量福德的!但是我们如果攫取其中的义理,那就会收获更丰富,这就是进了宝山了,你心念一起就挖到了一大块钻石了,占了多大的便宜啊?学佛诚然不应该贪,但是求法应该无厌足,应该在学习法门上不能止步、不能满足的,所以进了佛法的宝山,我们挖不着东西,学佛得不到利益,就怪不着别人了,只能说自己鲁钝。如果我说到如此,各位还没升起赞叹供养菩萨的心来,那个鲁钝就已经钝出锈了。

  无尽意菩萨供养观世音菩萨,也代表了供养这个行门;

  听闻佛陀如此说,马上去做,代表了闻即奉行的行门;

  配合佛陀慈悲做演,明知故问如此浅显问题,代表了菩萨救度众生的行门;

  为利益大众请法,代表了请佛住世的行门;

  为大众明法意,故舍璎珞供养,代表了菩萨的不贪身命财物的行门;

  以璎珞供养,权实合一,代表菩萨的不住无为、不禁有为的自在行门;

  代替与会大众供养菩萨,代表了无尽意菩萨慈悲拥护众生的行门;

  代替后世一切众生供养观世音菩萨,亦代表了无尽意菩萨救护无尽、福德绵延的行门。

  这才是大菩萨干得出来的!以一个简单的举动能利益无尽,其中无量法门奔流而来。我们也念过《普贤菩萨行愿品》怎么供养?怎么回向?怎么请佛住世?怎么赞叹?如果这些法门开启不了我们的内心、不能激发我们也如此奉行,这就是我们没学会,没学明白,没得到其中的大利益。

  如果经文说的都是和我没关系,那都是几千年前的事情,都尘埃落定了,这样我们就会,

  丢失了佛陀和菩萨为我们做演的利益;

  丢失了佛菩萨为我们宣讲佛法的利益;

  丢失了佛菩萨对我们当下提点的利益;

  丢失了激发自己心性的利益;

  丢失了跟随向上、向好、向光明的利益;

  自然也就丢失了学佛的不落三恶道的利益。

  所以想不落三恶道,并不是我们听到了一句经文、佛号;不是我们会念了一个什么咒语、会背了什么经文!

  我们不能随而行之,怎么可能不落恶道啊?亦如轻法慢教的罪过,能不能扣到自己脑袋上?如果佛陀说“你们应该供养”,我读《普门品》了,我看到佛陀说“汝等”了,也自然是佛陀在对我讲的,我就应该供养;我不去做,这算什么事?当佛的话为无物,还说自己学佛、我求般若智慧、我求无上菩提、我想成佛?你连当下应该做什么都不知道,你求那些非常遥远事情,不觉得自己已经脚不沾地的飞了吗?没有脚下这一部走得出万里长征吗?

  这不就是轻法慢教了!就像我提到《阿弥陀经》里佛陀三次说“所以你们应该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我发了没?没发的话,我算不算做出了轻慢佛法的事情?这个帽子我们能摘得下吗?所以学佛,要会学才能拿到利益;不会学,最后混到死,才知道学的是假的,那个时候再明白也晚了些。所以轻慢教诲和遵循教诲就是一念之差,也是成就天地之别的原因。为什么他学佛可以那样那样,我却不行?看看自己做了什么?佛说的话已经提点到如此了:你应该、你们应该!都没打动我,我得多顽固,我得多大傲慢啊?

  也因为我们根性差,所以才劳烦佛菩萨慈悲做演,过去没学明白,不要紧,但是总不学明白,这事就要说道说道了。我们到底要去哪里啊?佛法学不明白,我们又能去哪里?不要拿那些佛教的名词、那些他人的境界典故、那些别人的是非当成自己在学佛!所以读懂经文对当下的我们太重要了,也希望各位能积极参与《九字读经》练习,不要辜负这样好的学习时光。

  今天的部分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摘自幻海迷局新浪博客(原人间天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普门品       供养)(五明学佛网:普门品       供养)  

 傅味琴居士:供养为报恩 忏悔为成就 

 傅味琴居士:谈烧香、礼佛、供养、学法、修禅定 

 其它:云何「菩萨供养如来(何鹄)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六章 法供养品 

 达照法师:永嘉禅中级班19讲《实相法供养》内容概要 

 开愿法师:可以烧纸钱烧元宝供养佛菩萨吗? 

 张秉全居士:法华经品题略解—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明一法师:广修供养 

 妙境法师:普门品的启示 

 妙境法师: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 

 刘先和居士:供养、福得、功德 

 王孺童居士:以正信之心供养佛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