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贤书: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43):保护环境.向内修心


   日期:2011/2/11 11: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沙弥日志(43)

    恩师派我随侍一位法师领十多位护持居士赴陕西扶风法门寺参加一个活动,全程九天,按戒律,安居期间,外出需要作出界法,沙弥只有七日戒法,剩下的两天要结小罪,待回寺后忏悔。

  寺里学戒的法师详细解释了戒相。然后在他的指导下作出界法。

  临行前一天晚上,把近来一些事项打包思维一下,一个剃度不久的沙弥,面对这么复杂的境界,教内教外,一路上所见所闻肯定少不了,如何拿捏得住呢?

  心知师定有用意,正好有机会随师经行,大家都有问题要问,没轮上。

  经行散后,按照法师的教授,用他的手机给师父发了个短信,祈请师父的教诫。师父很快回复:不住外相,常观自心,向内着力。

  法师跟我几乎乐翻,其中意趣,只能意会,不便言传。恩师从不按常理出牌。即便意识到他要出奇牌了,但肯定摸不到究竟会出什么,肯定要等翻牌的时候,才猛一拍脑袋,哎呀,原来如此。

  在僧团里,有个概念被不断地提起,我们是被环境所保护着的,刚进僧团,习气、毛病不断地翻涌而起,然后被僧团清净的力量化解,接着,会不断地从内心里质疑僧团里向善的主流意识,对忏悔、改变这样的方式有猜忌,会觉得,我照样做,这样行持,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那是因为我们在世间熏习、染污的太久了。玩世不恭可以理解,积极、健康就有疑问。

  但,很快,僧团的环境是很强大的,根利的,几乎迅速就被善法激发出内心的潜能,这是被环境所保护了,大多数慢慢也会适应僧团的价值观;随着在僧团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个人觉得,光是依靠被环境保护还不够,一开始要是能发愿不仅要被这个环境保护,也要保护这个环境,那就更好了。

  佛门和世间不同在于,佛门讲发心,世间人会觉得这个是说大话,一个净人、一个沙弥怎么保护你周围的环境。佛门里讲立志,净人、沙弥外相上是被人呵斥的,是干苦活累活的,但是,内心在志向上是没什么高下的,净人、沙弥、比丘、和尚、大和尚,都是名相而已,用于僧团的学修秩序,要是自己被这个名相框死,那就是冤大头了。

  立志保护善法环境,乃至发愿在师长的加持下创造、扩大善法环境才是真的保护自己,这有点像足球理论,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藏在环境里,不去扩大、发展,环境萎缩了,自己也难以有立足之地。

  临出发的时候,我的一个行持很好的师兄忽然跟我说,明天一定要去郊外拉一些菜回来。

  我说,明天我出门,不然就一定帮你去拉。

  他说,明天一定要拉回来。

  我说,你要的车明天正好也不在,干脆就后天吧,而且,大家都忙,司机少,事情多,也不在乎这一天。

  我的这个师兄生来就是那种默默修行的人,他这么坚持,肯定有原因。果然,他告诉我说,多难,明天也要把菜拉回来,因为大寮的典座师实在太难,大寮实在是太难,不能再给他添一点点压力了。

  出家以后,有个遗憾,就是没在大寮好好干过,只是烧了几天火而已,我理解大寮的难处并不在于事情多,活累,而在于他要面对很多粗猛的境界,如果说整个僧团是净水过滤器的话,大寮就是第一道,进僧团都带着世间的习气,需要一道一道地过,等到了最后,就清净了。

  这第一道的人和事,就对着典座师。所以,典座师很是不容易。

  这个,都不用去想,自己也是过来人,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刚进僧团是什么状态。不服管、有主意、有道理、相互看不顺眼,向上仰望,不向身边的人仰望,等等。

  如今,净人生涯早已结束,沙弥也做了一段时间。

  回想经历的这一切,最重要的是境界,冷静地判别境界,如理地面对境界,少反弹,乃至不反弹,无论什么原因、什么背景,完全地、彻底地谦卑、虚心地在佛门接受教诫、引导。

  上面这句话其实是废话,对过来人没有用,因为已经过来了,对没有过来的人,可能会听不进去,但是,当有一天,走过了这些路的时候,才发现那段生涯中很多对境练心的机会没有把握住是多么可惜。而且,最重要的是,把力着在事项上,而没有着在内心上,就吃了大亏了。

  我们对寺院里所付出的一砖一瓦有一砖一瓦的功德,每一滴汗水有一滴汗水的福德,但是,如果,功夫用在心上,那更是对善法环境的增长广大,功德、福德一定远远大于物质的砖瓦。

  对居士也是一样,如果愿意一直向上的话,才发现曾经的境界是多么可贵。我个人体会,在境界中用上心了,善知识就有更多的机会单刀直入、出奇制胜。帮助我们在某个契机忽然有所觉受。

  这次外出,按照师父的教诫,遇到事情,无论见什么、听闻什么,尽量把精力用在观自心上,视是非如粪土,乃至无是无非,走在西客站汹涌的人潮里调整自己是不是能够如同走在从寮房到佛堂的走廊里。

  见到琳琅满目的各种修法,听闻到各种观点、态度,听就听了,但一概向内着力。外境永远的都是外境,真要下手的是我们的内心。就不会为这些见闻焦虑、动心。

  这个把握不住,就会被外境拽跑,淹没掉。

  被环境保护的同时,发心去保护环境,就能感觉到环境一直在自己的身边,加持自己,影响自己。不会有仓皇感,不会有失落感。

  夜读蕅益大师辑、智敏法师讲的《沙弥十戒律威仪录要讲记》,读到“天台四教配释沙弥三义”,背默下来,再忆持恩师的教诲、引导,有受用。

  外出两天来,努力用心,盘点一下,会有一些被外境影响了的不适应,记录下来,以作调整,并留给以后的人批评借鉴。

  掌掴录:

  1、出发时,光想着车的出发时间,内心慌乱、散乱,失去正念,竟然忘记去佛堂拜佛,向佛告假。

  2、在车上,坐姿睡,夜十一点睡着,失去意识,没有提起正念,四点没能如往常一样醒来,五点半才醒,本打算四点,独自默上早课。未遂。

  3、入住法门寺,住标准间,夜十点半入睡,晨四点起,条件舒适引发放逸感,早课回来后,打坐、背书、念佛均昏沉,用完早斋,背书时,从八点半至九点半竟然昏沉地坐睡了一个小时。比平时在寺院里多睡了整整一个小时。

  4、用早斋没有依寺规搭衣,惭愧不已,誓不二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贤书: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       贤书)(五明学佛网:贤书: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       贤书)  

 果林:亲近圣贤书老师 

 黄柏霖:负心郎枉读圣贤书,始乱终弃葬送性命 

 贤书法师:放下痛苦怨恨,其实很简单 

 净土法门法师:读圣贤书才能辨别是非善恶 

 贤书法师: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 

 贤书法师: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 

 贤书法师:改变他人的绝招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读经、读圣贤书,目的何在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不读圣贤书怎么行?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读经,读圣贤书,目的何在?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读圣贤书而得不到乐趣?这是由於我们在 

 释贤书: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已成了手机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