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梵网经菩萨戒四十八轻戒,第三十不敬好时戒


   日期:2017/11/13 16: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梵网经》第三十、不敬好时戒

  「若佛子。以恶心故。自身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为白衣通致男女。交会YIN色。作诸缚着。于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

  这里讲「不敬好时戒」。经文说「以恶心故」,内存恶心,自身所行都在毁谤三宝,这种人或许是出家人,或许是在家人,有的他是穿着出家人的衣服,或居士服,像学佛人的样子,这叫「诈现亲附」,他表面上好像对于佛教很虔诚,对于佛法很恭敬,还穿着佛教的衣服,这就是所谓的附佛外道。就像现在有一些人,他身在佛教中,却不讲要依照佛菩萨、祖师大德的经典开示,反都讲要依「老祖宗的智慧」。

  实际上,出家人的老祖宗是释迦牟尼佛;这种人他不教你依释迦牟尼佛,他教你依世间人说的去做,要你依孔子说的去学,要你学《弟子规》,这全是邪知邪见,这种人是在谤三宝,正是「口常说空。行在有中」,他表面上教你要求生净土,教你要放下这世间,可是他给你的方法都是让你对世间更贪着,前面佛就告诉你,你学这些外道典籍,学这些世间法,会断佛种性,戒律上就是这么说,所以不可以学。

  为什么叫「不敬好时」?因为你这一生大好的光阴,好不容易来学佛,你不好好学、还去毁谤三宝,「口虽说空。行在有中」,这就是不敬好时,浪费光阴。所以学佛人不要空过一生,现在就赶紧发菩提心,现在就求出离,你不要以为接触这些世间法没关系,佛说这是障道因缘。对你而言绝对是断善根,你学这些外道俗典,世间的邪论、书记……等等,都是障道因缘,祖师大德对这些都一概舍弃。

  再者,告诉你:《弟子规》不能代表儒家,只有不懂儒学的人才会将二者牵扯在一起,《弟子规》是教三岁小孩的,不是儒家。还有出家人迷惑颠倒,在佛门提倡学《了凡四训》。佛给你经典你不学,你去学一个凡夫;你不学佛菩萨,反去学世间人,这是绝对不可以。

  了凡先生跟憨山大师同样都遇到云谷禅师,憨山大师明心见性,而袁了凡呢?他只要世间名利,所以空过一生,这就叫「不敬好时」,明明遇到了佛法你还迷惑颠倒,假装学佛,假装说要出离三界,结果都是以世间意为先,以世间行为先,天天就想着要做人,难道你现在是畜生吗?如果你是畜生,你想着要做人、把人做好,那你是对的;但明明你现在就已经是人了,那你就该好好学佛求出离。

  你不懂得把握你做人的命光,把握你做人的时光,好好来修行、好好来办道。已经出了家,受十方供养,还欺骗居士;而身为在家人,还迷惑颠倒,不知一期生命将报尽,尽做一些无知的事情。这些世间法都是释迦牟尼佛不要的东西,如人的鼻涕唾沫一样,佛给你大乘法药你不愿意服,你偏偏要服毒药;给你甘露,你却把它当馊水;邪师给你馊水、鼻涕,骗你那是宝,你偏又把它当甘露。你现在把人家不要的鼻涕、唾液当成甘露,捡起来吃掉,还觉得很高兴,你说你愚不愚痴?所以才说是「不敬好时」。

  你遇到佛法了,你口虽说空,行在有中,不好好修道,那你就是不敬好时!乃至去为「白衣通致男女」也就是:说媒、证婚。现在有出家人不教人出离,还为在家人证婚,人家结婚证书上写着的是他出家的名字,这简直不象话!这就是出家人下地狱的铁证!

  这行为就是「交会YIN色。通致男女。」乃至于提倡同XING恋都是「作诸缚着」,作这些系缚事,令众生不得解脱的事。

  「于六斋日」:若逢大月,为农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若逢小月,为农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八、廿九日;「年三长斋月」:一年当中的一月、五月、九月是四天王巡行鉴察人间的时候,你且不管他四天王要不要来看,你都应当好好学佛,要持八关斋戒,在这三斋月当中不可以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这些事情,如果有,名为菩萨恶作罪。

  弘一大师说在大乘戒律里面,八关斋戒要以大乘的心法来行,所以不是小乘法。

  第一条不杀生:即是不妄断烦恼,因为烦恼本空!你妄加除断,名为杀生,所以你要了「烦恼性空」名为不杀生。

  第二条不偷盗:一切法本自心性所现之法,不妄取、不妄起心攀缘,名为不偷盗。

  第三条不YIN欲:不光只是男女不YIN,乃至于六尘当中眼见色、耳闻声,了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不受色、声、香、味、触、法所转,名为不YIN。

  第四条不妄语:口所说之法,唯说一佛乘,不欣世语,乐在正论,名为不妄语。所以说诸佛如来生生世世都不妄语,就是因为佛所讲的是一乘法。一乘之法,语无虚妄,其余的二乘、人天乘都是虚妄之法,犹如化城一样。所以佛直指心源,名为真不妄语。

  第五条不饮酒:你心里若是迷失本性,就名为饮酒;只要平时见色闻声,心中取相分别,就是饮酒,所以持八关斋不能饮酒。

  第六条「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就是告诉你:要离身心相。对于这个色身、对于这个「我相」要放下,要知道一切法「无我」;「无我」并不是入于断灭,还有「法性真我」,这才叫「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大乘佛法的标准在这里。其他在事相上的,在身上着与不着,就只是,随缘任运。

  出家人当然还是出家人的样子,在家人就可以随方任运。该是什么样场合,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也不可肮脏、破烂,不可违背学佛的威仪,不可以破坏佛教的形象。到重要场合,该穿什么衣服,还是要如法的穿著,符合这些场合。像你到佛门来,你就穿居士服,你要去外头参加宴会,你就穿礼服。须知道要离身心相,不要好乐这色身,总想要怎么打扮、怎么吸引人,心里绝对不要起这些念头。该合于世俗礼仪的,还是合于世俗礼仪,这是大乘;至于小乘,当然是一律禁止,因为它只在强调事相。

  一般你们听到的八关斋,那是小乘的,只在事相上打转,所以有很多人因为生活环境、职业……种种的因缘不同,就在所谓的「持戒」上起烦恼,大乘没有这个问题,所以要学「大乘八关斋戒」。像出家人穿的三衣,照理来说,就不是原来的三衣,它到中国来就变了个样子,若按照小乘的戒律,他还是要穿着原来的样子。大乘持的是心法,可以随缘显现。重点是要懂「大乘八关斋」:你的心不可以贪着好衣服、好色。

  所以,「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是告诉你:知心寂灭,离一切愦闹之相,这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知心体寂灭,所以「见无所见」,「无所见」而了了见,这是真心本性在起作用,所以叫「不故往观听」。为什么叫「故往」?你心要是不寂就会被色所转,你就会时时向外攀缘,而往观听。

  再来是第七条不坐卧高广大床:「不坐不卧高广大床」,是叫你常行精进,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名为不坐卧高广大床。所以你念佛持咒不可以中断,观照不可以中断,修行不可以中断,更不可以退心,才叫「不坐卧高广大床」。你以为只要身不坐那椅子,不坐胡几,你就叫「不坐」?其实你即使没坐,你还是懈怠,只是换到别处懈怠;你坐在禅堂里面打瞌睡、坐在佛堂里面打妄想,这都算是坐卧高广大床。二乘与凡夫持戒只着在事相上,不能见性,大乘的戒律条条见性,都与「光明金刚宝戒」直接贯通、直接相应。

  还有第八条不非食时戒,斋戒一般事相来说,是指过中不食,对大乘来说是要做到「不着其味。而常食法味」,如果你不食法味,则名为「非时食」,你听经闻法,你听不懂,你看经,你没得到法味,你还要犯戒去学世间法,这就犯了非时食戒。什么叫「非时食」?现在佛法就在你眼前了,你不好好学,你错过学佛的因缘、错过成道的因缘,这就名为「非时」,无上的法食在你面前,你不愿意食,反学外道邪见二乘经论,名为非时食。

  所以世上不懂戒律的人,只知整天看「何时日中」?整天看「正午到没」?看「日出明相」,却不知心本自明,心本就不偏不倚,本就自中。所以才有拣择,此时可食,彼时不可食,具是堕在相上不能见性,此名为「大乘八关斋戒」,希望大家能够谨记,依教奉行。

  这「八关斋」通于「光明金刚宝戒」、通于心性,达摩祖师告诉我们:学佛须是见性,若不见性,即使持戒、念佛也全部都是外道,和尚是邪见人,弟子是妖魔鬼怪,师是魔王、弟子是魔民。你们一定要能够体会,要能够理解大乘的八关斋戒,这不是空谈,而是事实真相,可以直接让你从戒法当中直接见性。所以说「设教只为观心」而已,为你讲这些经教、戒律,目的是要你明心见性,让众生能观见自性,而不是只在经教文字上打转。

  黄檗禅师讲:世人只于教法上悟,不于心法上悟,所以永劫轮回。持戒的人只在戒法文字上理解,不在心法上悟,所以即使持戒,也只是得人天福报而已。一般的八关斋戒是人天福,可得转轮圣王位、得天王位。学大乘的八关斋戒、学一乘了义戒法可得佛位。

  所以大家对于前面讲的无作戒体,要能了解,那你对于所有的戒就都能贯通,没有任何的障碍,所以是不可思议的。现在即使你去戒场,戒师也不教这些,他反教你去做世间人,那都是背师叛道的行为。所以学佛要懂得怎么持斋、怎么持戒?如果能如是持,那时时处处都是八关斋,处处都是不非时食,因为你常能遍尝法味,这是大乘佛法,跟小乘不一样,希望同修能够谨记。

  「如是十戒。应当学。敬心奉持。制戒品中广解。」

  菩萨戒原有三百卷,这只是其中一卷,在制戒品中释迦牟尼佛会解释。

  ~~出处节录:《梵网经菩萨戒正说》一书,悟显法师讲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悟显法师       菩萨戒)(五明学佛网:悟显法师       菩萨戒)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会得戒和尚开示 

 惟觉法师:得戒和尚 上惟下觉大和尚于九十七年度在家菩萨戒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二十八轻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在家菩萨戒篇之六重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七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六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五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四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三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二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一 

 如瑞法师:在家菩萨戒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