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心存敬畏学会谦卑:什么都不怕,那才最可怕


   日期:2017/11/16 12: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围炉夜话》言:“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为人处世,只要处处存有敬意,便能理顺所有头绪。

  人,不能没有敬畏之心。

  其实,我们中国人从不缺敬畏。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即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居于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

  《史记·鲁周公世家》:“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敬畏。”。

  唐代韩愈在《贺太阳不亏状》中道:“陛下敬畏天命,克己修身”。

  自古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心存敬畏的传统。比如,敬畏上天,毕竟民以食为天,所以就会敬畏老天爷。

  老天爷是仁慈的,厚德载物。老天爷是公正的,扬善惩恶。老天爷也是严厉的......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观念:人在做,天在看,三尺头上有神明。亏心事做不得,肆无忌惮也不行。

  做生意,明码实价,童叟无欺;做学问,言之有据,持之有故;做官,不夺民财,不伤无辜;做人,不出卖朋友,不丧天良。正是靠着这份敬畏之心,我们中华民族虽历尽苦难,中华文明却得以延续。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

  心存敬畏,学会谦卑

  俯仰天地,心存敬畏,上天才会给予丰厚的回报。敬畏之心源自于人的信仰,人的心里有敬畏或恐惧的事物,才能既敬重又畏惧,才会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常怀敬畏之心的人显得格外谦卑。

  以前我们中国人信命,但什么是命?不知道,反正事好事坏,都认为是命。在做什么事之前,都会思量一番,觉得举头三尺有神明,不可行可恶之事。

  东汉杨震,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为人所称道。有一次,他从荆州赴东莱郡(今山东烟台、威海一带)当太守,途中经昌邑县。县令王密是杨震当荆州刺史时,提拔起来的官员,遂亲赴郊外迎接恩师。

  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告辞时,王密突然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我准备了一点小礼,以报栽培之恩。”

  杨震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所以才提拔你,希望你做一个好官。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

  可是王密还坚持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收下吧!”

  杨震立刻变得非常严肃,声色俱厉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

  王密顿感惭愧,赶紧像贼一样溜走了,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中。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杨震拒金”故事。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更是对自己良心的敬畏。

  人只有拥有了敬畏之心,才谈得上良心、义务、责任道德,才能形成责任感,事业心,民族精神,这些才是一个人的最高境界。

  什么都不怕,那才最可怕

  《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判词里,说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仿佛她的死因是聪明太过。

  其实王熙凤聪明不是错,很多人认为王熙凤一生就亏在了耍小聪明上,她错就错在了她的无知无畏,胆儿大到什么都不怕的程度上,古言“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这不让她吃大亏才怪。当然,这与她的家教有着必然联系。

  王熙凤小时候父母对她可谓百依百顺,不加调教,这养成了她后来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性格。

  另外家里没让她受传统的文化教育,堂堂金陵王家的小姐,居然不识字!没读过诸子百家的圣贤书,圣人之训一概不知,对仁义礼智信没有多少概念,缺乏做人处事的最基本道德准则。

  没有基本道德素养,自我约束,自然就会变得很可怕,如同猛虎出笼野性难驯。这还有何敬畏之心,底线可谈?

  人没有信仰就难有敬畏之心,没有敬畏就无事不敢,“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胆儿太大,又不知进退,小焉者误人生,大焉者要人命。

  曾国藩在给次子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

  人只有心存敬畏,方能谨慎行事;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卑平和,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做人越是强势,就越要谦卑,因为谦卑就是心存敬畏。

  时刻存有敬畏之心,无忧无惧。胆子太小,就激发自己的勇气。胆子太大,就培养自己尊重别人的敬畏之心。

  只有当我们有勇气,心存敬畏时,才会恰到好处的判断分析事物规律,才能够于人性的艰涩中,缓步前行,人生才有可能取得成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敬畏       谦卑)(五明学佛网:敬畏       谦卑)  

 魏德东教授:爱与敬畏是灾难给人类有价值的启示 

 雪漠:信仰需要敬畏和向往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谦卑 

 陈大惠居士:肤浅的“平等”把敬畏心破坏了 

 常善法师:师徒关系中的修行-恭敬心、谦卑心成就自己 

 嘎玛仁波切:谦卑自省跪拜顶礼,亦如成熟的麦穗弯腰低头 

 心存敬畏是“为人处世”的根本 

 道证法师:要练习修谦卑、称赞随喜的美德,我们时常在这种地 

 道证法师:凡夫散乱妄想心作决定,未必明智,不如谦卑恭敬一 

 敬畏口业,讲话是门艺术,但有八种话千万不要乱讲 

 净土法门法师:我处处处谦卑,可是很多人笑话我,说我好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