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家庭教育从胎教开始


   日期:2017/11/17 16: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家庭教育从胎教开始,从怀孕孩子就受到母亲点点滴滴的影响

  至乐无如读书 至要莫若教子

  恭摘自《朱子治家格言》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 2013/11/18(第27集)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很多家长我们都是老面孔,这么多年来大家的学习都没有中断,有恒为成功之本。而我们看到更多的年轻父母,都希望把他的孩子培养成圣贤人。我还遇过很多家长,把孩子就带到我面前,「这孩子就送给你了」,别吓我。任何缘分要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因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人发的是至善的心愿,老天爷、祖宗都会保佑。而要把一个孩子培养成圣贤,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所以有女士写的问题问到,「要把女儿培养成圣母,这样的愿能不能发?」当然可以发。因为有圣母才有圣贤子孙,因为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家庭教育从胎教开始,从怀孕孩子就受到母亲点点滴滴的影响,甚至于母亲的一个心念都会影响小孩。这个从中国的历史周朝的三太,她们就是胎教做得好,眼睛、耳朵、嘴巴,看好的东西、听好的东西、嘴巴都是说好话、行为都是行好事,这个就很好的胎教。所以他们每一代都出圣贤人,这个是真理。所以我们在效法圣贤人的时候,信心要很坚定不要怀疑,祖先、圣贤人不可能骗我们。

  胎教重要。孩子生出来之后,虽然不会讲话,他眼睛随时都在学习。所以三岁看八十,三岁以前差不多生出来以后,一千天的时间,他的学习是最直接的,像摄影机一样,父母、长辈怎么做,他全部都印在脑海里面。所以当父母的人、当长辈的人,在孩子面前都要给他最好的影响。假如真的脾气控制不了了,那约法三章,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要吵、关起门来再说。你要控制得了情绪,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假如我们的小孩脾气很大,那是结果,原因在哪里?自己脾气也不小。

  曾经有一个母亲,她就非常苦恼,说她孩子脾气特别大。后来她就反思,自己好像脾气也挺大的。那我就提醒她,「不然你回去实验一个礼拜,你这个礼拜尽量不要发脾气」。她也挺有决心,因为我们的课程是一个礼拜来一次,下个礼拜她来了,我看她眉飞色舞,若有所悟,很高兴。她说我的孩子这个礼拜脾气改善不少,因为我没怎么发脾气,所以有一句成语叫母子连心。这个是真相、真理。我们的心念会影响孩子,一言一行会影响孩子,所以身教非常重要。

  教育有身教、有言教、有境教,境是环境对这个孩子的影响。早上师长才讲,现在孩子跟谁学?网络、计算机。有个孩子不到五岁,整部《无量寿经》都会背了。他就是不看计算机、不看电视,心很定。所以家里面是培养圣贤的地方,还是培养不肖子孙的地方,这个当父母的人要很冷静。连家庭都变成污染地方了,这个就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所以当父母的人要非常有判断力,什么东西才真正对孩子好。我们要了解,学好终年不足,学坏一日有余。不好的东西,还是一看就学了。其实我们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们背了这么多圣贤、孔夫子的教诲,平常跟人家讲话都讲不出来;在年少轻狂的时候,别人讲一句粗话马上就学会了。所以为什么有「孟母三迁」?因为人成长过程定性还不够,特别容易受环境影响,所以好环境很重要。父母的身教,时时给予他机会教育言教,还有整个环境。

  「孟母三迁」就是孩子一开始,刚好家里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开始学人家做丧事。后来搬另外一个地方,离市场太近,就学人家卖猪肉。最后说这都不行,就搬到学校旁边,他每天就去读圣贤书。说到这里,我们就了解,家庭教育是根本,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

  家庭教育是根本,所以当父母的人,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老师,大根大本在我们身上。父母是孩子第一任的老师,先入为主,这个是最重要的。接着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也受整个社会的影响。宗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圆满。我们看各个宗教都有舍己为人,牺牲奉献的表率,各个宗教包含我们儒释道这些圣哲人,都有达到无私无我的人格境界,但他的根在家庭教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教育       胎教)(五明学佛网:教育       胎教)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