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佛法,造就了内心柔软的民族


   日期:2017/11/19 13: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为什么能在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屹立于世界,广宏兴盛?而且佛教从来不用任何武力,就能调伏大众。正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个佛教故事的主人公——鸯觉魔罗所言:“伟大佛陀的最大神通力,是他没有使用任何武力,就把我们这些刚强凡夫众的心调的软绵绵的。这就是佛教的伟大!”两千五百多年,佛教广传到世界各地,当时,曾有那么多强悍的国王,杀人如麻、傲慢刚强的民族,像野蛮人一样的种族,都是因为信仰了佛教,而变成了内心柔软的民族。

  最典型的就像我们藏族人。像吐蕃时代的藏王,那个时候的藏族已经占领到恒河岸边,还在边界上竖立了铁碑。在和亲迎娶文成公主的时候,这种野蛮的性格全都出来了。当时,松赞干布遣使传递给唐太宗信息,希望和亲。还有一次攻入长安。唐太宗哪有公主可嫁,都嫁完了,只剩下一个不到九岁的女儿,最后没有办法,唐太宗把宗室女,他一个哥哥的女儿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于是,就不打了。好在这个时候,文成公主和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在嫁入藏区的时候,把佛法带了进来。从此以后,藏王们就不是靠武力来调伏人了,开始用佛法管理国家。

  虽然过了1300多年,藏族人一直在佛教的熏陶之下,内心当中的那种“魔鬼”的性子还在,但被佛法调伏的还可以。最早讲人类是从猿猴进化来的,那个不是达尔文说的。1300年前,大昭寺的门口,上面的木雕刻划了猿猴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好的将达尔文进化论里,猿猴为什么能变成人,而且人后来为什么变得那么聪明,这中间没讲透的方方面面都讲透了。阿修罗道的仙女,降临到人间跟猿猴结合产生了人类。所以,藏族人说自己的父亲是猴子,并赞美说,这猴子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母亲则是修罗女、妖女。因此,藏族人的性格里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善良的时候,像菩萨一样;不善良的时候,野蛮起来不得了,讲道理也讲不通。

  从佛法传到藏区至今,虽然全世界的藏族人才六百多万,在中国属于少数民族,但藏族的软实力在全世界来看,影响很大。世界各地都有越来越多藏传佛教的信徒,这不仅仅是因为藏族人在传播佛法,而是因为佛法实在是太伟大了。西方人非常佩服藏族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

  很多人最近都看了《冈仁波齐》这部电影。有个镜头,一个人在做大礼拜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因为前面有个虫在经过。他等虫子过去以后,再接着做大礼拜。有些藏族同胞,遇到这种情况,也会把虫子放在树叶上,将它放在一边,再继续拜。盖房子的时候也是一样,挖土挖出很多蚯蚓,会在路边挖个洞,将蚯蚓们挪到洞里,轻轻地把它们放下去。夏天的时候,因为经常下雨,所以路上会有很多蚯蚓,很多藏族老妈妈不愿意坐车,愿意走路,就是因为看到很多蚯蚓在路上走。她们会小心翼翼将蚯蚓捡起来,放在旁边的泥土里,怕它们晒死或者被经过的车轧死。

  尤其是西方人,非常佩服藏族人,怎么这个民族的人,心能软到这种程度。我们在荷兰、瑞士等地,坐车的时候遇到过一些野鸭过马路,有时司机甚至会紧急刹车,为的就是让野鸭妈妈带着小鸭们可以平安过马路。路上人的车全都停下来,看着它们摇摇晃晃过马路,感受着人与其他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有些西方国家的人就不会,从新闻报道上可以看到,有些国家把杀死野生动物当娱乐和动,当然,民族跟民族的特性也不一定相同,但信仰会影响着这个地区、民族的人,他们的性格与习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慈悲)(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慈悲)  

 其它: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陈星桥)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王雷泉教授: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二、忍辱慈悲菩萨心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慈悲心喜舍行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四、戒杀素食慈悲根 

 净因法师:尊重生命 慈悲不杀 

 济群法师:造就慈悲品质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 

 杨曾文教授:以慈悲护生精神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董群教授:佛教伦理的慈悲精神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