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万行大和尚:眼耳鼻舌身意为什么叫“六根”?


   日期:2017/11/21 7: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什么称为“根”?造业的是它,成佛的是它;本来面目是它,烦恼也是它;万法生是它,万法灭是它;离开它无佛,离开它亦无众生;善恶之法皆来自它。降伏六根才能做主,才能成佛。日常生活中人家骂你,你不起嗔心、逆反心,你就超越了耳根;眼见财色心不动就超越了眼根;香臭不辨,就超越了鼻根;美味佳肴不留恋就超越了舌根;不贪图华衣锦饰、安逸享受和外表的装扮修饰,就超越了身根。

  在日常生活中,人人对六根都有不同程度的贪恋和超越。超越了哪一根,就这一根而言,你就可以做主了,你的福报、功德将通过此根而获得。但是,要想真正解脱,生死自在,六根必须都摄。

  目前还没有发现六根已经都摄的人,相较而言只是降伏了某一根。比如出家人通常眼根降伏的比较多,可以视而不见。但是很多出家人容易被耳根所转,听到一句不中听的话,心里就不舒服,马上就要回击。即便嘴巴不敢讲,也是牢骚满腹。

  《楞严经》上讲到六根的功德,耳根具备千二百功德,离佛性本源最近,功德最高。眼根、鼻根、身根只有八百功德。所以观音菩萨修耳根圆通获得最高境界。常言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实际上耳根的功能远不止听八方。意根的功德虽然也高,也是千二百功德,但离开前五根它就无所作为.

  六根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不贪恋六尘,遇到六尘它会起用:该听的会听,该看的会看,该触的会触,该思的会思,过后不留痕迹,此为六根清净。如有贪恋、执着即被染污。常人六根一旦接触六尘,就会在六根上留下痕迹,形成业障。

  如果六根对六尘能过后无痕,即是“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境界,如同过去的祖师,花街柳巷,所做无为,其心不动。多数人对佛教讲的六根不要贪恋六尘产生误解,以为是六根不要去接触和面对六尘。如果不去接触、面对六尘,我们的功德、福慧从哪里修来,又如何圆满?六根只有对应六尘才能发挥作用,使我们功德圆满。所谓的不贪恋是指不执着,所行皆有,意上无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六根       万行大和尚)(五明学佛网:六根       万行大和尚)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六根六尘 

 不被六根蒙蔽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亲佛法师:佛七开示 第一讲 都摄六根 净念相续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圣严法师:六根清净怎么讲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廿一章 守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廿一章 守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十一章 守护六根 

 慧光法师: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五、浴佛节上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