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宏圆法师:一心念佛万行具足


   日期:2017/12/10 11: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从通途的教理来说,修六度是成就佛果的根本,菩萨通过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来自度度他,福慧双修,三学具足。这个修行过程是非常的艰苦,也是非常的漫长。释迦牟尼佛在《优婆塞经》中说:“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燃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这就表明菩萨从发心到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漫长的积集菩提资粮。要想具足菩萨行,不仅时间长,还要舍身舍命,难忍能忍,难行能行。比如,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身为摩诃萨埵太子的时候,有一次在树林中游玩,看到一只母虎刚刚生下两只虎崽,母虎由于饥饿万分,就要把这两只虎崽给吃掉,太子为了救这两只老虎一命,自己找到一块锋利的木头,先把自己身上给刺破,这个母虎舔了他的血以后,才有力气张开嘴,把太子身上的肉全部吃光,只剩下骨头。还有,世尊往昔在地狱时,看到同伴被狱卒折磨得死去活来,发慈悲心,代人受苦。那这样的事情太多太多,三千大千世界无芥子许之地,不是世尊所舍身命之处,还有十方诸佛都是这样的。阿弥陀佛因地成就自己所发四十八愿,也是久经长劫,行菩萨行、舍金轮王位、国城妻子、头目脑髓,不知几千万亿,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圆修万行,直至成佛。现在,阿弥陀佛把他无量劫修行成就的无量功德,摄在这六字洪名当中,只要这些他方世界的菩萨,至心信乐,称念佛名,不需要多生多劫的苦行,就具足德本,圆满道业。所谓,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这一愿当中,没有提到寿终之后,所以现生念佛就能得到这么大的利益。经中说:欢喜一念,具足大力无上功德。就是指在这一行当中,具足万行。有些修其他法门的人,对念佛能够具足万行不全信,他们觉得称念佛名,怎么能超越三大阿僧祇劫的苦修呢?对于这个问题,莲池大师是以一即一切的圆融理念,来诠释念佛法门的真理。他认为,念佛是大总持法门,含摄菩萨六度万行,他在《弥陀疏钞》中说:“诸菩萨众,有恒沙劫中,未能满足,而今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蜜。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一心念佛,心自柔软,即忍辱波罗蜜。一心念佛,永不退堕,即精进波罗蜜。一心念佛,余想不生,即禅定波罗蜜。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罗蜜”。那依此类推,万行也都含摄在内了,这个一心念佛万行具足。不但莲池大师,蕅益大师也在《净土十要》中说:“念佛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具足六度”。这是两位大师来给我们说明,念佛具足六度万行。所以我们要相信净土宗大德的话,相信念佛就能把阿弥陀佛果地的功德全摄为自功德,一即一切。念佛法门就是这么的至圆至顿,欢喜一念,具足大力无上。

  我们有些念佛的居士,对念佛具足万行也是信心不足,总觉得只是持名念佛恐怕还不够,一定要在行为上多做一些事情。比如去修点禅定,持持咒,消消业,乃至于做种种的慈善,这样认为才是修行。曾经有的居士说,光靠念佛怎么能够往生呢?你没有福报,要修善根福德,没有福德,然后还要有定力,有福报加上禅定,念佛才能往生。也有的人提倡持咒消业障,等到业障消了才能往生。这都是对念佛法门的教理不明了,或者对念佛的这个信心不足所导致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深信佛的教语,深信祖师大德的话,这句佛号里面,具足阿弥陀佛全体的功德,福德、智慧、神通、相好等这一切的功德,通过我们信愿持名,完全授予了我们这些凡夫。只要你肯念,那么名以召德,就能善巧地把阿弥陀佛的功德,转化为念佛人的功德,所以持名念佛是善中之善,福中之福。那有的人就会问了,既然念佛具足六度万行,那我们除了念佛,还需要持戒、布施、做种种的慈善吗?其实,当我们这个信愿持名的时候,我们的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全都生出来了,我们本具的清净、平等、慈悲全都生起来了。我们以念佛为主,再有智慧了,你会随缘去做一些功德;慈悲心生出来了,你会随缘去做一些利益众生的善法。这样,有智慧,心又清净,还又平等,广结良缘,将来成为这个度化众生的因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