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为自己着想是苦因;为众生着想则是乐源


   日期:2017/12/13 22: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菩萨就是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奉献自我,以此来完成我们的终极目标──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慈爱他人就是慈爱自己,因而让他人也能喜欢自己、尊敬自己。如果真正地爱自己,就要增加自己的慈悲心、充实自己,并将这份内涵影响他人,让他人因为我们的道德与慈悲,而亲近我们,这才是真正地爱护自己。我们自己都是未来生命的设计师!

  如果希望能有美妙的色身、丰厚的财富、良好的人缘,甚至无上的智慧等,那麽就从当下开始,以五戒、十善(注4)充实自己、涵养德性吧!持守五戒、十善的当下,也就是利益他人的开始;因为持戒就是积极的慈悲。主动去爱所恨的人我们要主动地去爱所恨的人,用爱、用慈悲去关心敌人;就像母亲赐给我们礼物一样,每一个孩子都是在母亲的慈悲与关爱中,平安、愉快地成长。

  完全的平等才能称之为慈悲;我们要将这样的精神扩大、无限扩大,这就是佛教的慈悲精神。修行的最高阶段,就是四个字「一切随缘」!诸法都不离开因果的轨则,也不离开空无自性的本质;

  生在业流当中的我们,只要让心安住在空性的大自在中,并积极地去恶行善,自然一切无所罣碍。因为对他人的慈悲,而让我们找到自己,也找到体验生命的入口;我执与自私就像隻猛兽,会将我们带进黑暗与恐惧中,让我们长时受苦。学佛,就是要学习「关心众生远超过爱惜自己」。

  为自己著想是苦因;为众生著想则是乐源。因此,请好好地充实菩提心吧!

  佛陀的教育,就是教导孝与敬;当我们将孝敬的实践,达到圆满的境地时,离佛果也就不远了。

  孝顺众生、尊敬众生,就必须从孝顺自己的父母开始,一直到尊敬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母,这样,我们的悲心也就圆满了。禅,是体证无我空性的圆满智慧。若能经常修持禅观(注5)、通达法性,就能渐渐生起圆满无我的空性智慧,得大无畏;而体证空性之后,我们的悲心也会渐趋圆满、广大无量!并且能够了知种种善巧方便,切实地利益众生、帮助众生。

  佛陀的学生曾经问佛:「为什麽每个人的命运会不一样?」佛陀说:「因为每个人的心念及行为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命运也就不同。」因此,请大家好好地认识自己,并且经常忏悔;进一步累积善业、利益他人,这样生命将会有不可思议的改变。

  千万不要将快乐建立在现实世间的感情、家庭、金钱与名利上;真正的快乐,是唯有深信因果,并且谨言慎行的人才能拥有;因为道德与良知的双翼将伴随著他,飞过重重险阻,远离恶缘。佛在世时,佛弟子们以佛为师;佛不在世时,佛弟子们则以戒为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