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智随法师:念佛之后为什么还是有烦恼?


   日期:2017/12/20 14: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请问:我虽然念佛了,但是心情还是不好。念佛之后为何还是有烦恼?怎么样才能让我心情好一点呢?

  智随法师答:念佛之后,有些人依然很烦恼,有些人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改变。当然,佛教讲改变命运,这种改变,不是说一下子就将现在的整个生活颠覆了。为什么要追求往生呢?因为这个世间能改变的毕竟有限。我们都是凡夫众生、凡夫俗子,内心本身就有很坚固的“我执”,不愿意放手。有很多人想改变自我,但是真正要他改变自我的时候,是很痛苦的,是不愿意改变自我的。

  有些人虽然也在念佛,但是对世间的东西依然很在乎,依然看不开、放不下,这种情况下,改变的力度就有限。因为我们真正在乎不是解脱,而是世间的生活。但是,正因为改变自己、改变命运很难,越是这样,越须要来念佛。因为这说明一个事实——我们很难改变自己。在无力改变的情况下,更须要佛来安慰我们。因为念佛的时候,心就有了归宿,有了依靠。如果我们在苦日子里,流浪当中,没有一个归宿,那就是苦上加苦;如果在苦当中有了寄托,有了希望,这个时候会得到一种安慰。所以,即使现在念佛,在表面上看来好像对心态、对命运的改变不大,但是这个时候越须要坚持念佛。

  《佛说观无量寿经》讲:“彼人苦逼,不遑念佛。”被苦恼所逼的人念不出来佛。我们很多人其实也是这种状况,被世俗生活所逼、被烦恼所逼、被别人所逼,很难念得出佛来。烦恼、执著越重,越须要佛力的加持。这种情况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是凡夫众生,业障深重。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要对自己有这种认知,对自我的根机要有清醒的认识。

  第二,我们很难改变自己,也不指望能彻底地改变这个世间。改变不了的情况下,我们怎么办?要逃出来、跳出去,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净土法门为什么让我们关注极乐世界?因为要改变这个世间非常难。比如你遇到的总是恶人、总是伤害你的人。为什么老是伤害你呢?因为你过去伤害了太多的人,然后这一世碰到他了,他或许就住在你隔壁,做你的邻居;或者是做你的同事。让你每天看着都不顺眼,或者每天和你作对。这都是我们过去的业力感召的,你只有认命。如果你去报复他、伤害他,就加重了这个果报,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佛法会保护我们不向恶的方面发展。我们念佛,躲在佛光里面,可以减轻我们的伤害,可以不让我们堕落到轮回的陷阱里面去,这个是佛对我们最大的保护。

  当我们有这个保护的时候,即使有些苦,也是可以忍受的苦,应该坦然地接受、面对。因为这是自己的事情,人家伤害了我,是因为我伤害过他。现在我来认命,在认命当中,我来接受佛的改造,能改变多少,顺其自然。你能够顺其自然,反而更容易改造一点。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里面有一条愿叫“触光柔软愿”,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加持下,我们的心会变得柔软一点。你的心柔软了,你的态度会柔软,整个命运会变得柔软,那你的人际关系、周边的环境也会变得柔软,这时候命运就开始慢慢地转化了。就像两个螺丝钉一样,两个都往紧的方向拧,就会越来越紧。如果有一头开始松,这个螺丝慢慢地就松出来了。对于念佛的人来说,这个“松”的力量靠谁呢?就靠佛力来加持。阿弥陀佛一加持,我们心地柔软了,这两个螺丝钉就慢慢地开始松下来了。同时,我们也知道这个世间是无常的,是一个烦恼的世间,我们最终的目地是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这种苦反而逼着我们来念佛,来发愿,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种很难改变的习性业力,反而促使我们生出道心,变成追求解脱的心,这样负面的能量就转化成正面的能量了。

  摘于净宗书院《随谈夜话》

  原文标题:虽然念佛了,但是心情还是不好、烦恼还是多,怎么办?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宗书院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共修善法,得大自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智随法师       烦恼)(五明学佛网:智随法师       烦恼)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3.烦恼与菩提 

 杨云唐居士:如梦如幻的烦恼 

 杨云唐居士:勇敢面对烦恼 

 杨云唐居士:让烦恼打开天窗 

 许士群居士:烦恼的根源分析--集谛 

 陈兵教授:烦恼的辨认及对治转化 

 惟觉法师:习气的困扰及化解烦恼之道 

 惟觉法师:如何跳脱烦恼的束缚? 

 惟觉法师:如何消除冲突矛盾与烦恼?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 

 净界法师: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