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陀为何常住王舍城灵鹫山?


   日期:2017/12/28 23: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 / 达木

  佛陀道场在佛教中甚为殊胜,比较著名的是四大圣地,即佛出生地——蓝毗尼园、佛成道处——菩提伽耶、佛初转法轮处——鹿野苑、佛涅槃处——拘尸那迦。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四大根本道场的基础之上,印度的佛陀道场之数量也越来越多,道场内的遗迹或圣物也越来越多。后来又有八大佛教圣地,最迟到唐宪宗(778-820年在位)时期,我们就可以看到这八大圣地的具体名字,即佛现神变降伏外道处——舍卫城、世尊自忉利天临降处——曲女城、佛为化度处——王舍城、佛思念寿量处——毗舍离等,后人在此八大圣地建有八大灵塔。

  为什么会对佛教道场尤其是“中天竺”以四大圣地为中心的佛陀道场如此崇拜?是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关于佛之“住处”以及佛为何会“住在此处”而不是“别处”,《大智度论》曾有很深的探讨,从中可以明白其道场为何殊胜。

  《大智度论》是对龙树菩萨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所作的系统解说与论证,在其卷三“释初品中住王舍城”中对经文中的“住王舍城”和“耆阇崛山中”有重要的解释。王舍城和位居其中的耆阇崛山都是重要的佛陀道场。王舍城,梵名 Rājagṛha,巴利名Rājagaha,音译为曷罗阇姞利呬、罗阅祇,是中印度摩羯陀国之都城,附近有迦兰陀竹园等,为佛陀传教的中心区域之一;耆阇崛山,又名灵鹫山,梵名 Gṛdhrakūṭa,巴利名 Gijjha-kūṭa,耆阇崛是其音译,位于王舍城东北。佛陀常于此说法演教,其中即是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而开演《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佛陀为何常住王舍城 灵鹫山?

  灵鹫山

  《大智度论》在解释“王舍城”时,有一段问答:

  “问曰:何以不直说般若波罗蜜法,而说佛住王舍城?

  答曰:说方、时、人,令人心生信故。云何名住?四种身仪:坐、卧、行、住,是名住王舍城。又以怖魔军众,自令弟子欢喜入种种诸禅定故,在是中住。

  复次,三种住:天住、梵住、圣住。六欲天住法,是为天住;梵天等乃至非有 想非无想天住法,是名梵住;诸佛、辟支佛、阿罗汉住法,是名圣住。是三住法中住圣住法。怜愍众生故,住王舍城。

  复次,布施、持戒、善心三事故名天住;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故名梵住;空、无相、无作,是三三昧名圣住。圣住法,佛于中住。”

  文中一开始即问:为何“佛住王舍城”,答曰:是为“令人心生信”。接着讲了“三种住”,即天住、梵住和圣住,在说“三种住”时,说诸佛皆是圣住,“圣住法,佛于中住”,是因为“怜悯众生故”,而“住王舍城”。

  如上,“生信”和“怜悯众生”是佛在王舍城的重要原因,但仍不具体。在其后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佛陀之所以多住王舍城,至少还有11种原因,如,此处非“边国”,恶人少,善根熟;佛陀为报恩;王舍城“多精舍,坐禅人所宜,故多住此”;“大智多闻人皆在王舍城”,故“多住王舍城”;“频婆娑罗王”迎请至王舍城说法;王舍城处于东方,又“最胜”;王舍城“人多聪明,皆广学多识,余国无此”;诸天于王舍城“摩伽陀石室”中得道;王舍城乞食易得;王舍城处于山中而闲静;“又此山中多精舍,诸坐禅人、诸圣人皆乐闲静,多得住中;佛是圣人、坐禅人主,是故多住王舍城。”综上可以看到,之所以住在王舍城,有13种原因,其中多数原因是在说道场之殊胜。

八大圣地福德殊胜 佛陀为何常住王舍城 灵鹫山

  王舍城神变石雕 犍陀罗地区出土 约公元3世纪(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藏)(图源:网络)

  关于佛陀为什么多住灵鹫山,《大智度论》又有一段精彩问答:

  “问曰:若住王舍城,可尔。何以不多住竹园,而多住耆阇崛山?

  答曰:我已答,圣人、坐禅人乐闲静处。

  问曰:余更有四山,鞞婆罗跋恕等,何以不多住而多在耆阇崛山?

  答曰:耆阇崛山于五山中最胜故。云何胜?耆阇崛山精舍近城,而山难上,以是故杂人不来;近城故,乞食不疲。以是故,佛多在耆阇崛山中,不在余处。

  ……

  知是耆阇崛山福德吉处,诸圣人喜住处。佛为诸圣人主,是故佛多住耆阇崛山。

  ……

  复次,耆阇崛山,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住处;如《富楼那经》中说:佛语富楼那:若使三千大千世界劫烧若更生,我常在此山中住。一切众生以结使缠缚,不作见佛功德,以是故不见我。

  复次,耆阇崛山清净鲜洁处,三世佛及诸菩萨更无是处,是故多住耆阇崛山。

  复次,诸摩诃衍经,多在耆阇崛山中说,余处说少。何以故?是中清净有福德闲静故;一切三世诸佛行处,十方诸菩萨亦赞叹恭敬此处;诸天、龙、夜叉、阿修罗、迦留罗、干闼婆、甄陀罗、摩睺罗伽等大力众神,守护供养恭敬是处。如偈说:是耆阇崛山,诸佛所住处,圣人所止息,覆荫一切故。众苦得解脱,唯有真法存。

  复次,是中十方无量智慧福德力大菩萨,常来见释迦牟尼佛,礼拜恭敬听法故,佛说诸摩诃衍经,多在耆阇崛山。诸摩诃衍经,《般若》为大,云何不住耆阇崛山?”

  这段对答中,很明确的解释了佛为什么常住在灵鹫山。第一,灵鹫山精舍近城,而山难上,乞食方便,又少杂人;第二,此山是福德吉处,诸圣人喜住处;第三,此山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住处;第四,此山是清净鲜洁处;第五,此山是清净有福德闲静处、十方诸菩萨赞叹恭敬处、大力众神守护供养恭敬处;第六,此山是大菩萨常来见释迦牟尼佛礼拜恭敬听法处。

  王舍城和灵鹫山是非常重要的、颇具代表性的佛陀道场,是佛子们倾仰的印度圣地。龙树菩萨关于佛为什么常住在王舍城和耆阇崛山的解释,实际上也解读了佛陀道场的重要属性。以四大圣地为中心的佛陀道场常被认为是诸佛往来辗转之地,闲静最胜,清净鲜洁,福德凝聚,不仅圣人喜住,而且龙天护佑、菩萨赞叹,人人恭敬,此即道场信仰兴盛之原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陀       灵鹫山)(五明学佛网:佛陀       灵鹫山)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佛陀——觉者(于晓非) 

 李志夫教授:泛论佛陀及中论缘起理事观与逻辑理事观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佛陀观 

 净界法师:佛陀的愿力对每一个人的加持,肯定是完全不一样 

 徐文明教授: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洪修平教授:佛陀本怀与中国佛教的特点 

 杨曾文教授:泰国的当代佛教思想家佛陀达沙比丘 

 楞严悲华法师:佛陀的真爱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的随宜方便教学法 

 许智铭居士:谈佛陀与摩诃迦叶的法谊 

 菩提法师:佛陀——永恒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