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刘素云:容容虚空志殷殷慈悲情二(2017.12.14)


   日期:2018/1/8 19: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说咱们纯粹是茶余饭后的闲聊。你整这个小机器对着我,我本来我就有点紧张,可能没有这个东西吧,我能说的更自在一些。那既然你对着我,我也得对着它呀,那我就瞅着你说吧。

  哎呀,这小于呀,你来了。真是, 这次董事长挺给你面子的,让你早晨熊我给你说点儿。否则的话, 换一个人,不能给你这面子。那这个材料是重要的,她给我看住了。真得感恩董事长。

  小于给我的题目,是让我说说二障三障。

  我想想,这二障三障吧,和昨天讲那个念佛功夫不得力是有关系的。所以你回头想一想,这个念佛功夫不得力,就是这两障,对不对?

  你超不出去这个范围。说任何理由,它都含在这两个障里。

  那三障呢,是由烦恼障衍生出来的,实际重点还是这个二障啊。

  你再说这个二障。那既然能障碍你的念佛功夫,那二障的根源又是什么呢?你再往深了究,再往深了查,就这一个字——我。你仔细琢磨琢磨是不是这么回事?之所以有这两个障,哪个也逃不掉这个“我”字。所以这个“我”字你要是解决不了呢,那你这二障就解决不了。你这个“我”解决不了,二障解决不了,念佛功夫你想得力,那达不到目的的,真是这样。

  有的时候吧,你把这一个简单的问题想通了,可能你这一切问题,

  它就迎刃而解了。你要整不通,它一个障碍搁这障着,可能是十年八年,你这个障你都过不去。要我说,告诉大家,学佛人要一关一关地过,一定不要叫一个关给你卡住。你卡住以后,你就跳障碍,你第一个障碍没跳过去,第二三四五六,后面障碍,你连边你都沾不着,对不对?你首先得把第一个障碍跳过去,然后才跳第二个。最后一个跳过去, 奔终点。它就是这么一个逻辑性嘛。所以我们要认真思索这些问题吧,觉得佛法确实就在人世间,就在你的生活当中。

  今天呢,我是不想就按部就班地,说说这二障怎么回事,三障怎么回事。这个东西实实在在告诉大家,你要让我解释名词,让我把它说得很透。从理论上,我也没那个水平,我也说不出来,我就是根据我的实践,根据我接触到的一些人和事,还是通过事来说。我觉得通过一些事来说呢,最后还得归结到这个问题上来,我觉得不跑题。

  我今天想从哪说呢?我就来到这个道场啊,这不是快半年了吗?

  我就谈谈我几个感受。

  第一个感受是什么呢?

  我说这个董事长啊,是甩手掌柜的。从我一开始来吧,我真是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替我照看老爷子,把她把得死死的。我看也不上公司去上班,这怎么整呢?实际当时我心里挺着急的。但是后来我一看呢,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我没发现她上公司上一天班。我就心里琢磨,这个董事长和我以前见过的董事长不一样,她咋不上班呢?她公司么没有事需要处理吗?

  所以有一次我就跟董事长说了,我说别因为我来了,老爷子来了,影响你公司正常运作正常工作。她说不影响, 我们公司没啥事。

  就这三个字:没啥事。真是让我很震撼。一个公司的董事长能说公司没啥事,你说这个董事长当的多轻松啊。因为我也看见过别的董事长,累得贼死贼活的。哎呀! 我就可怜。哎哟,我一看这个董事长这工作方法是什么呢?我就仔细观察,是不是她公司一点事没有呢?那么大公司能没有事吗?但是她就把它运作得有条不紊。我发现她没去上班,但是公司的问题,大概是没耽误解决。偶尔地发现她打个电话,可能那就在处理公司的问题。那你想,半年了,就用电话就能把公司的问题处理完,这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

  所以我想啊,我写那个“热忙人,闲淡汉”,我说这个董事长可能是属于闲淡汉那个类型的,她不属于热忙人。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和看法吧,就是能够触动我的。

  第二个触动我的吧,就是她公司在哪,什么样,这我不知道,我也没接触过没看过。但是就我能接触到的,就在这个道场,这里面不也有工人嘛,也有她的员工在嘛,虽然人数不多,我有什么个突出的感觉呢?我就觉得这董事长用什么力量感召来的?她这些员工怎么都这么好呢?!好在哪呢?我对他们的印象就是都是自己家里的人,都把这个道场、这个地方、这个公司, 当作自己的家。

  你看那工人不是不在这个院里住嘛,住在院外的一个单独的地方,虽然离这不远,但是毕竟不是在一个院子里。我接触他们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这一点,我感受非常深。

  作为一个公司的员工,按现在社会上的人事关系来说,那我员工就是打工的,我打工就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公司老板呢,那你就是来给我干活的,我就给你发工资。就是这么一个雇佣关系。

  但是我感觉到,在这里吧,给我的感觉不是这样。她那两个工人,我印象特别深刻。一个小肖,一个小程,两个男员工。我来了以后, 我在他们两个身上,我就学到了很多东西。最突出的是他们两个那种质朴、那种责任。那要按道理说,我能做多少我做多少呗,我做多了做少了,那你董事长也不能老看着我。我觉得他们两个的工作,完全是自觉自愿的。

  那小程,你看天不亮,人就上山了,开始工作了。天黑了,还没收工呢,就是这么样工作劲头儿。我觉得他不完全是为了赚钱吧?

  当然,赚钱养家糊口这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把这个地方当成了自己的家。我就想,过去老人说:锅里有, 碗里才有;有大家 ,才有小家。在这里,这方面就体现的比较突出,你看个人发挥个人的作用,每个人的本职工作,都做得不说尽善尽美吧,反正我是感觉到挺受感动的。

  你看那个小肖,山里的活是小程来主要做,其它的活,小肖来做。小肖的类型,属于心灵手巧,啥玩意我琢磨琢磨,我就能把它捅咕出来,捅咕明白。你看大家还那么和合,互不干扰,你干你的,我干我的。然后有的时候呢,还能合起来。比如就整那个叫车棚啊,还是车库棚,就是蓝皮那个东西,那不就是两个人齐心协力把它完成的嘛,那个东西要一个人去干,可能就不方便了。

  院里的那个小凤,做饭的。有时候我心里真是挺感动的。半年了,不是三天五天呐,一天三顿饭呐,一个二十二岁的孩子,可能搁家都没干过这些活。现在呢,不但干,而且干的挺乐呵,天天都在研制新产品。一吃饭我就说“哎呀,这孩子们又研制新产品了。”你看,非常融洽和合。

  再有那个蕾蕾,你看一个新毕业的大学生,她的缘是什么呢?

  跟爸爸妈妈来道场蹓跶蹓跶。我记着她第一次来这,住了三天,然后她回去上班了。爸爸妈妈留在道场里,待了大约半个月吧。结果后来呢,这孩子回去还想这个道场,舍不得离开。你看就三天时间,我不知道什么样的感染力,把这孩子感染到这种程度,把工作辞了,然后又回来,说最起码要在这个道场待三个月。现在可能已经来两个月左右了吧,你看跟小凤在一起,像小姐俩似的。

  所以,你看到,他们每个人这么和合相处,每个人都快快乐乐的,都会让你心里非常感动地。这一个集体,是由每一个成员组成的。

  我就想到了一个什么事呢?你比如说东林寺,当年慧远大师,和他在一起共修的,一百二十三个人。一百二十三个人,各个都往生极乐世界作佛去了。我就想,一个没落下,你不说创历史奇迹也差不多。如果说去一部分,没去一部分,我觉得那也很正常。可是慧远大师把这一百二十三个人,都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我就特别特别羡慕。

  有时候我就想啊,我们这个道场现在人数是不定,有时候七八个人,有时候十多个人,最多的时候也没超过二十个人,这符合印光大师的那个说法。我们就照这个规矩往下走,我就想了,这十几个人, 二十来个人,有多少能去西方极乐世界作佛的?

  假如说,现在这个小道场有十个人,最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因为我年龄最大,我估计我得先去。我去了以后,阿弥陀佛说:你也太笨了!你身边还有九个呢,你咋一个没带来呢?!就像我过去跟小刁开玩笑,我说,阿弥陀佛说了,你看搁你身边那么多年的那个刁居士你都没带来,你回去吧。你说我回不回来?我没脸搁极乐世界待,我就得回来。

  有时我想这个吧,也很现实。因为我想把这个事情做好。有时候我就想,老法师让我给大家做个好样子,那我一定得好好做,反正我尽心尽力去做了,做到什么程度,大家满不满意,究竟我能带多少回西方极乐世界?我就想,因为我姐走的时候,人带无量无边的众生。那看得着的,那是有限的,那看不着的,那可能是无限的。因为这个事是真实的。因为在这个之前呢,我姐往生之前呐,我先知道的。就告诉我, 说你姐姐往生的时候啊,一个是障碍大,一个是带的众生多。

  我当时脑袋比较笨,我寻思那我姐走的时候,那就是还有几个和她差不多前后脚往生的吧。实际我这个想左了,不是那么回事。我记得有这么一件事嘛,就是在几年前,平房,这个我姐姐可能是也认识。一个老菩萨往生了,那也不知道她往生到哪去了。这回我姐往生呢,就是出殡之前,人那个老菩萨回来报信来了,说:“我走七年了,我没去了极乐世界。这回刘老菩萨往生,我借光了,我今天也去极乐世界了。”你说这些东西你信还是不信?你不信吧,这个东西谁能编出来呢?因为我不知道这个事,后来我一打听,有这么个事吗?因为都是平房的,左邻右舍老邻居呀,都认识啊,说确实呀,那老菩萨确实往生七年了。你看,事先不知道她上哪去了,这把我姐往生就知道了,她就在我姐出殡那天,她跟着一起去极乐世界报到去了。

  所以我说,我们现在,真是做的每一件事,为什么信心那么坚定?就是这些事实摆在你面前,你说你信还是不信?你不信吧,这个事确实存在。

  有的人,到现在对这个事也有怀疑。所以这回,这个偈颂选出来之后吧,头两天我刚看到。

  有的同修问:刘老师,你咋还看的这么晚呢?那我得给小于让路哇。那你们着急呀,我知道哇,我得先让他把这偈颂给大家发下去呀。所以说小于子这不是把这八千本发完了,匆匆忙忙地从吉林赶过来,来看看我呗,也看看道场的同修们,也来学习学习,是不是这样?你看这有多好,大家彼此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有些时候,我们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想到对方,不想自己。所以你一个人可能想,我有多大本事啊?我不就是一个凡夫吗?但是每一个凡夫,你知道你也有光啊。过去那些天我就想啊,我跟你们不说过吗,我说,就像那个小萤火虫似的。你们想,那一个萤火虫它身上有多少光?但是无数个萤火虫聚在一起,它那光可就大了。是不是这样?

  我记得我跟董事长说,我说在这个道场里,咱俩是双重身份。

  一都是党员。我说共产党员就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咱们身边的这些同修们,尤其还有年轻的孩子们,看一看共产党员就在身边。

  这身边的共产党员是个什么样。可能在他们印象中,共产党员,我们要做个好榜样,她说共产党员原来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给做个坏榜样,这孩子们想:这共产党员也没啥了不得的,不也是这个样子嘛。 是不是啊?人家心里是不服气的。这第一重身份。

  第二重身份,你说咱们都是佛陀弟子。那佛陀弟子,现在有多少人对学佛的人不服气呀。为什么人家不服气呀?是不是因为还是咱们做的不好啊?人家一看,学佛不也就是这样嘛。

  我跟大家说过吧?我经历过呀。夫妻俩上我那去,妻子就告丈夫的状。你看他,不学佛不念佛,也不磕头,也不听经,等等等等。人家那丈夫坐那,一开始人一声不吱,后来这个妻子,喋喋不休地说起来没完,这丈夫可能就有点憋不住了,人就一句话:就看你这学佛的,我永远不学佛。

  你说当时我就在场啊,我听着以后吧,我就觉得人家那丈夫说的对呀。是不是?后来,我就跟这个妻子说,问题还在咱学佛人身上,你自己反思一下。是不是?如果你学佛学的好,你丈夫一看,哎呀,我媳妇学佛以后,变化这么大,越变越好,越变越好,你说他能不高兴吗?他肯定对这个学佛就有一个和现在不同的认识嘛,慢慢地他就跟着学佛了嘛。一看你,一天这叽叽叽、叽叽叽,这嘴不停地说,都是别人的错。孩子也不对,丈夫也不对,工作单位这些同事们也不对。我说你换位想一想,你要是你丈夫,你丈夫是你,老这么搁你耳边说这些个很无聊的话,你天天听,你烦不烦?

  后来她自己说,确实挺烦人的。我说你就从那想,你支持你丈夫的工作,你丈夫支持你学佛。我说你学佛,你丈夫反对没有?障碍你没有?她说没反对,没障碍,我就想按我的要求,我怎么指挥,他怎么走。我说因为你自己现在没做好,你用你的话去指挥,你指挥不动,这很正常。我说你做好了,你不用指挥,你的行动就是指挥棒。是不是啊?这样吧,咱们学佛人的榜样作用就发挥出来了。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小事,实际表现了一个人的气质素质。我真是一再说,一定要提高素质。有些个东西,你说小事,反映一个人的气质啊。有人说,那算个啥呀。这不算个啥,那不算个啥,积累起来都不算个啥,你那气质永远停留在原来那个水平上,而且可能还下降。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都是小事,你们一听会说,哎呀,刘老师,这不都是小事吗?就这些小事,我真是很看中。你说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你去像董存瑞似的炸碉堡去呀?让你像黄继光一样堵枪眼去呀?没有这么惊天动地大事啊,我们生活中就是一些小事。所以有些小事,能感动你心的事,都不是小事。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前几天,就是能有半个月左右了吧,我记着,我和董事长我俩在茶室喝茶,就我俩在屋。然后五点钟呢,就是她那工人小刘,骑摩托车从大门往外出,五点钟下班嘛。 我就看着窗外,看着小刘骑车出去吧,我真是无心的,我就说了句:哎呀,现在五点钟,天都黑了。你说这一个女孩子骑车,我听说得五十分钟左右才能到家,可得注意点儿安全。

  实际我说的时候,就是眼睛瞅着这个事,我就把这话说了。我真是当时没有什么别的想法。结果就我这一句话,你们知道起啥作用了?第二天中午吃饭,我就听董事长跟小刘说:小刘啊,从今天开始,你提前下班,四点钟、四点半都可以。别赶着天黑走,要注意安全。

  你看,我那句话,我无心说的,董事长有心听去了,她就把这个事就做了。我就想,为什么我感动?一个董事长,你说这个事,正常的点上班下班,没啥说的。是不是?但是我一说呢,她可能一听,是应该这样。一个女孩子自己骑摩托车,黑天瞎火地往家走,不安全。人家第二天就把这事办了,到现在,小刘每天我看都是四点钟下班嘛。那你说四点下班和五点下班,相差一个小时。那我天天都在观察呀,那能不能说,她就少干活?这孩子特别自觉,她提前一个小时下班,剩下那些时间她干活的工作量,绝不会把这一个小时的工作给耽误了。因为什么呢?她心就在这个单位,就在这个道场,她把这道场当成自己家,每天尽心尽力地去做每一件事情。而且,这个孩子特点是,不言不语,不讨厌,谁看了都喜欢。

  所以有些人说,这个看我不顺眼,那个也看我不顺眼,都讨厌我。我说吧,人家看你不顺眼,比如说我,你看刘老师,我说也不对,做也不对,就看我不顺眼。从我这个角度说,我不应该这样。我要看这不顺眼,那不顺眼,那我跟大家说的,那不是我的性格,我不应该说。但是反过来,从你自己来说,你应不应该琢磨琢磨,为什么人家看别人顺眼,就看你不顺眼?你自己反思反思,找找自身的毛病。

  我觉得我这一段吧,好像是话都有点儿说的多。无论是闲聊,还是讲故事,我都是有心的。这我都不隐瞒,我都是有针对性的。我要解决某一个问题,这个话是针对谁说的,我要解决她身上的哪个问题。

  我一般是不太好采用批评的方式,因为批评的话吧,有时候我说不出口。反正除了小刁之外吧,我对别人,觉得批评的时候不太多。因为小刁跟我十年了,反正她的性格我也摸透了,她也皮实了。那我要举例子,我也得举她。她有些时候,她确实也犯毛病,是不是啊, 她就有一个什么特点呢?这个事你跟她说明白了。昨天晚上我跟小娟唠嗑吧,我说你刁姨特点就是,她这个事,你要十次能给她掰扯明白了,给她掰过来了,哎呀真是阿弥陀佛呀。我说那可不是一次两次能掰扯过来的。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们上长春般若寺。海林开车,小刁、大云我们四个去的,去拜见成刚法师。从哈尔滨一出发,小刁和大云因为一件事情,就开始争论。给海林都争论得不耐烦了,说你俩有没有完了?就这个都没制止住。去的路上,我是一声不吱。我一想,你们两个有能力你就使吧,我看你们能掰扯到啥程度。

  真是啊,从哈尔滨到长春般若寺,没掰扯明白,一路上就这么犟犟。后来等回来的时候啊,我想,这回去的路上还能掰扯?结果回去还掰扯。从长春一出发,再往哈尔滨掰扯。最后给我弄的吧,真是无可奈何了。我还真说了,我说你俩有没有完了?来回都没掰扯明白。真没掰扯明白啊。

  后来我就想,那我跟小刁掰扯吧,把大云先替下来吧,要不她俩掰扯掰扯都急眼了。后来我说,小刁,来,咱俩说。后半程是我跟她说的,说到什么程度呢?车开到我家楼下了,还没掰扯明白呐。我说小刁啊,咱先别下车,坐车上接着说。要不你说咋办呢?我下了车了,我回家了,他们仨开车回家,这不她俩还得接着掰扯吗?我说咱俩在车上,我争取在车上给你掰扯明白。我俩就在车上接着说,又说了半小时。

  小刁说“大姐啊, 明白了,我转过向来了。你回家吧。”

  我说那行了,那我下车回家了。

  结果她到大门口送我,我那个单元门还没等开呢,小刁啥表情?“不对呀,大姐。不对呀,大姐。”你说把我急的,我说拉倒拉倒,那你也跟我上楼吧,咱俩接着掰扯吧。就是这样的。你说一个人的习性多么难改!

  昨天我说了小刁那句话,小刁晚上就问我“大姐,你说我那句话啥意思啊?” 我说“我说这句话吧,有点儿带刺。为什么呢?我说你跟在我身边十年了,我觉得你进步太慢了。你过了这个年,你就七十岁了,我觉得时间太紧迫了。我得说点那个带刺儿的话,刺激刺激你。我要拿那绣花针,扎你一下子吧,你不觉得怎么样,好像给你挠挠痒痒。所以我这回拿锥子扎你一下,我看你疼不疼。如果你觉得疼了,那我的用心就达到目的了。你看你现在开始琢磨了,你觉得我说这句话了”。

  我昨天说她什么呀?我说你要照你这么下去吧,你往生--渺茫。对,你看我自己说完了,我今天又忘了。我说小刁啊,你要这样下去,你将来往生极乐世界去作佛,很渺茫。我用了“渺茫”这个词。就这个词,给她刺激了。所以也就问我,意思是你凭啥这么说我?我觉得我能去,我一定能去。我说你这个信念,我始终不怀疑,因为我们在一起十年了,我知道。但是你信愿 ,后面还有个行呢。三资粮, 一个不能缺呀。我说我现在不能说你没行,在行上很欠缺,就这个习气就不改。

  完了瞪着眼睛,那个劲儿呀,我感觉到没服气。那小刁自己你琢磨琢磨,我能感受到,你没服气,没别过来这个劲儿。我就想,那慢慢地,你慢慢寻思。等我这个材料写差不多,我倒出工夫了,我再跟你掰扯这两个字。

  我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我就说了,这个三资粮,你觉得信愿行我都有哇。我现在跟你们说,光有不行啊,它后面还有一个词缀着呢,那是要求,那是硬杠。

  什么硬杠呢?具足。不要忘了这两个字,不是具备,也不是具有,是具足。关键在这个“足”上。就这个圆,你是不是完整的一个圆?还是带豁口的,带缺牙子的那个圆?在这呢。

  昨天我跟小刁解释,我不跟你说嘛,我说,你说了也不算,我说了也不算,咱们都得照佛经上那个标准来要求。原来古大德说三辈九品往生,老法师说,很多人弄不明白这个三辈往生。

  老法师说,我用一个现代的方法来给大家说,就是你往生要具备什么标准。老法师让我们按《无量寿经》的标准,《无量寿经》你百分之百做到了,你上品上生。这还不说,如果你百分之百做到了,你不但是上品上生,而且给你后面缀着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老法师说,你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你说高不高?这是一个标准吧。

  第二个标准,就是说,如果你能做到百分之九十五,你是上品中生;如果你能做到百分之八十,你是上品下生。老法师说,依此往下推,推到哪?推到最低杠,下品下生。那是个什么标准呢?就底线了,那就是最低底线了,《无量寿经》你得做到两成,这两成是多少哇?大家算算,百分之二十呗。百分之百是上品上生,你能做到百分之二十,你是下品下生,这是最低杠了、最底线了。你低于这个两成,低于这个百分之二十,你往生没份的。我说,用这个标准衡量衡量,你读了这么多年《无量寿经》,你自己衡量,这个别人给你衡量不好。我说了这么一个词,你都放在心里了,又开始不舒服了。你自己掂量,《无量寿经》你能做到几成?达到了百分之多少?你这么一衡量,这标准不是我定的吧,你看老法师说的你信不信?老法师是按佛经给我们定的这个标准,浅显易懂啊,你自己能达到百分之多少?

  你平时啊,我就说大家呀,我为什么老说,你们别整那些无聊的事好不好?因为那些无聊的事吧,它和咱往生一点儿关系没有,只能障碍你。你看,你就因为看不上谁谁谁,最后你往生不了,你说你冤枉不冤枉啊!我说你都冤死了。是不是?不是你没遇到机会呀,你遇到机会了,你人身得了,佛法闻了,最殊胜的净土法门你也闻到了,好事都让你占了,你都摊上了,结果你就是因为看不上张三、看不上李四,然后你就往生不了。你自己掂量,冤不冤得慌?可能到最后临终之前想明白了,那都晚了,来不及了!

  所以,从现在开始,咱们不跟任何人攀,不跟任何人比。按照什么标准?《无量寿经》的标准,按照这句佛号的标准。

  今天早晨,说在外面伸手,能不能看到手,应该是亮天。小于不说嘛,道场吃饭应该是天亮以后,伸出手来能看得很清楚。我就开玩笑说一句,我说我能看清楚哇,我手能放光啊,实际这是跟大家开玩笑。那是不是这样呢?是玩笑,也不是玩笑,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光。就是你那光的颜色,你那光的大小不同而已,不是我有你没有。你要读佛经,听佛经听懂了,我说的是真话。因为包括佛在内,包括我们众生在内,都有身光。这个名,身体的身,都有身光。咱们现在和佛不同在哪呢?佛能放光,咱们众生凡夫不能放光,身光和佛的身光是一样的,就差在这嘛。

  那我们要念佛念得好,念到功夫成片了,念到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了,那时候我们也会放光,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你们不要想,哎呀,我是凡夫哇,我做不到。我相信我自己,现在我也是凡夫,我和你们一样,但是我坚信我能做到,我听明白了我一定去做。你有一分力发一分光。是不是?

  你不信你们自己把手伸出来,你那五个手指头前面都有一个光柱,这个和气功不一样,气功管它叫气,我们佛家管它叫光。有人说了,那气功也了不得呀。气功,它起强身健体的作用,如果搞的不邪不偏,它起这个作用。但是在这里,我顺便跟你们说一句,气功和佛法不同,是两码事。有人说,那气功是不是佛法里的一个法门?不是。气功就是气功,它不是八万四千法门里的一个法门,这个我们要知道。

  所以有些事,我们听经要是听明白了,不用问张三,也不用问李四,你自己就知道这个事该怎么说,该怎么做了,应该怎么样对人。我最近写这篇文章吧,就是好多地方都涉及到怎么样接人、待物、处事,这三个词是老法师的口头语,你们记不记着?你们听老法师讲经,经常说到这三个词。尤其是第一个,怎么样接人,就是和人怎么相处。你说咱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你能离开人吗?能离开人群吗?你不可能是孤家寡人吧。你和这个和不来,和那个和不来,你说你能成就什么?你还成佛?我说,你这个人呐,你自己都把自己的寿命都折腾短了。

  为什么人有的寿命很长,有的寿命很短?你们自己琢磨琢磨,你那个心量要是小的话,你寿命肯定缩短。你看我二十多年前,我得了那个要死的病,为什么呢?因为那时我心量小,这个我也想不通,那个也想不通,整天自己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把自己都问得迷惑颠倒。看谁都不顺眼,你别说对外呀,就回家里,看家里人,没有一个看顺眼的。你们都对不起我,就我都能对得起你们,就这种心态,所以说把自己搞成了一场大病。那个要没有极大的心理障碍,那不会得那样的病的。那你说我为什么好了?心量扩大了,听老法师讲经,听明白了。

  为什么我一再跟你们说,我说,我的生命是老法师救的,我的慧命是老法师给的?因为老法师弘传的,是释迦牟尼佛的正法。我接受了这个正法,是这个法把我救了。那你说不应该生感恩心吗?十七八年前,那就是2000年嘛,那一年按道理说,就按我自己的想法,我都是应该死的,必死无疑,没有一条活路的。那为什么活过来了呢?那没有这个佛法,没有佛力加持,没有我自己心念的改变,我怎么能活过来!尤其那个时候我还一心想死,我不想活,想逃离嘛。那我可不是出离这个娑婆世界,我想逃离这个娑婆世界。我就想,这么遭罪,我赶快眼不见心不烦,我一死了之。后来明白了,一死不能了之,越学越明白,所以我现在才活得这么潇洒,这么快乐。我昨天不跟你们说嘛,我写这个材料,第一受用的是我自己。越学越快乐,越学越高兴,天天都和阿弥陀佛打交道,和诸佛菩萨打交道,和西方极乐世界打交道,你说我能不快乐吗?!

  所以现在,真的,有些时候,我对这个现实、这种生活,周围这个环境,有时候有点不太适应。人家一说啥,一有点啥事,我心里就想: 咋这样呢?有点不理解。但是你毕竟生活在这个世俗之间呐,就是你怎么样用你的实际行动,把你周边的这些个同修们,带起来,带起来。

  在小刁和大云身上,我就总结了一条教训。教训是什么呢?就是跟我在一起十年,我没带好她们,到现在进步非常迟缓。这是我自责,非常自责的一个地方。那我反思了,就是什么呢?从一接触我,我这个人就比较随便,没啥规矩。如果要是一个单位,就没啥制度,就比较随便。所以有时候,我跟她俩就直接说了,我说这十年,让我把你俩都惯坏了,惯得有时候你们都很放肆。这个“放肆”,从我嘴里说出来,这已经是很重的话了。那你说,是她俩的问题吗?那我不应该反思我自己吗?如果这十年,我要好好地带她们,及时地纠正她们的不足,可能她们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所以现在我也开始着急了,说真的,我都七十多岁了,阿弥陀佛还给我多长时间,我也不知道,真是在我走之前,不把她俩提拔上来,这个硬薅也薅不了。我现在开始着急了。真是啊,如果这十年,我一开始就这样的,可能她们会长进得很快的。但愿从现在开始,小刁和大云能够快速地长进。我看到你们任何一个人,哪怕有一点那么微小的进步,甚至,我真是告诉你们,每天,我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有笑容,那我就是心花怒放,我就特别高兴。我一看你们谁,小脸抽抽着不高兴了,我心里就难过。

  有时候我也反思我自己,我是不是情执太重啊?也可能有这点,但是有时候我还自己给我自己擦点胭抹点粉,我说我这是慈悲。 是不是?有同修听了可能笑,说刘老师真逗。那你说咋办?我真琢磨了,也琢磨这些事。等我材料写完了,倒出工夫吧,我会跟大家交流这些我日常生活当中的心得。我觉得我这么和你们交流吧,都是咱们眼巴前的事,然后我怎么想的,你们怎么想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呢,每个人都会得到提高的。

  另外,这个时间不会太长了,我争取这个月底,能把这个材料完成,最迟可能是元旦前后,也应该差不多。我再加加班,倒出时间。要不你看我现在八小时在写东西,和大家接触的时间就比较短,吃完饭,往往我匆匆忙忙就走了。

  今天说的这么多,和那个障,两个障、三个障有没有关系?有关系嘛,你说这些问题处理不好,都是障。而且都在哪呢?不是烦恼障里,就是所知障里。你怎么地,你想逃出去,你都逃不过。仔细想想,是不是?

  日常生活当中的这些小事里,一点一滴地把这些个障就都去掉了。

  最近我就发现,道场这个四弟呀,真是的,我在内心里已经表扬过他好多次了,我很少说出来。因为这个四弟,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没话,一天就是默默地该干啥干啥,尽职尽责地,你想搁他身上挑点毛病出来,我觉得好像都挑不出来。这个性格也好、特点也好,正是修行人所需要的。修行人需要少言寡语,真的不需要喋喋不休。

  我记得过去跟大家交流的时候,我都说过多少次了。你看四弟的情况,我来之前头一个月,他来到这个道场,那时候可能他对这个修行,大概是一点没接触呢。等我来了以后,我就逐渐地发现这个四弟,他的进步,就道场咱们这一拨人里,他是第一快的。我跟你们说,你们可能说,能吗?我说,在你们这一堆里,如果说我每天给你们讲的,你们能听懂百分之四五十、五六十,那就铆大劲儿,不错了。我说四弟他一言不发,我知道他听懂了百分之八十,我不能说他听懂百分之百。而且他听懂了以后,他一定是默默地在落实。你们就看看,你说榜样就在我们周围,咱别说海贤老和尚,是不是呀?咱就往近了说,眼前就有榜样,那为什么我们眼前的榜样,我们都不学?那看不着哇,你不认为那是长处啊,那可能有人还觉得,闷哧闷哧,一天也不说一句话,他还能听明白?那我告诉你,他听明白了,你不闷哧,你没听明白。这我不是讽刺你们,真是这样。

  你看,就咱们这七八个人,十来个人,成天在我眼皮底下。那有人说,那你咋啥都知道?那天,我是有点生气,这个气是真气是假气,你们掂量着吧。我不说了一句嘛,我说不有人不说我有神通吗,这回我正式发表声明,我告诉你们:我有神通。我说你们心里想啥我都知道。可能你们心里想,哇,刘老师怎么这么说了呢?真的,有时候把我逼得没办法,真是,你们心里想啥,从你那表情动作眼神里,我不是有什么神通,那你说你那高兴不高兴,我看不出来吗?你心里想的那个东西没说出来,心里憋着难受,我看不出来吗?你想说别人的毛病,一听说老师不让说别人的过,想说还不敢说,憋的难受哇,你说我能不知道吗?所以我就说,那既然你们说我有神通,我就告诉你们我有神通,你们心里想啥我知道,瞒不过我的眼睛。最后一句话你听懂了,瞒不过我的眼睛,是我看出来的。

  我现在没到有通的时候呢,等我成佛了,五眼六通我全具备,那时候有多好哇。所以我们吧,学佛走正路。

  有这么好的环境,有这么好的同修,年龄大一点的带着年龄小一点的,别让孩子们跟我们学坏了,让孩子们跟我们学好,走学佛的正路。如果孩子们在这个道场,待个一年半载的,三年五载的,对他整个人生都会有很大影响的。你把孩子影响坏了,你在造罪业。你把孩子们带上了学佛之路,你就积福报积福德。咱们不老要功德吗,啥叫功德?你把孩子们带入了学佛之路,将来他们也去作佛,你这功德无量。别做那些没功德的事。有功德事摆着你不做,非得做无功德事,哎呀,不聪明没智慧。

  老太太净瞎说,听了以后别生气,你们别烦恼。这老太太,怎么把我们说得这样呢?真的,我说的都是大实话,都是真话。我希望你们个个成佛!

  如果我有往生那一天,我一定是非常清楚的。你们如果在我身边,就告诉我一句话:老师,你放心地去作佛,我一定跟着。哎呀,我会乐乐呵呵登上我的莲花座,我就去极乐世界作佛了。你们要说,老师你走吧,我今生去不了了。完了,你说多让我失望,多让我灰心啊。

  大家都好好做,乐乐呵呵的,在一起一天,就乐呵一天。好不好?

  啰嗦这么多,感恩大家,谢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容容虚空       刘素云)(五明学佛网:容容虚空       刘素云)  

 刘素云:真正的修行人,一定是少言寡语 

 刘素云老师:知道自己的过失、习气就是开悟 

 刘素云:对任何人都要谦虚恭敬,不得傲慢无礼 

 刘素云:我们念佛了吗?没念佛呀! 

 刘素云:一个人一生最快乐的是没有冤家,没有对头,没有对立 

 刘素云:佛教讲的“八风”是什么? 

 刘素云:愿力要是超过业力,业力就不起作用 

 刘素云:有些同修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境界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素云:老实念佛,念佛成佛 

 刘素云:八风吹不动智慧在心中 

 刘素云:佛法要会用 当下就受益(下) 

 刘素云:佛法要会用 当下就受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