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宏圆法师:以有求之心布施没有脱离贪心


   日期:2018/1/21 9: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上面,佛教给发心的菩萨,应当不住相来行布施,但是又担心这些菩萨怀疑三轮体空,而行布施的时候呢修不到福德。我们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也会有这样的顾虑,既然是施者、受者、所施之物都空了,那我还修布施干什么,我修布施还能修到福报吗?佛为了解释菩萨们的疑惑,让他们能够安心修行,所以佛这里说,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就是说不住相布施得福最多。这是为什么呢?窥基大师在《金刚般若经赞述》中说:“谓有相施者,是顺世间施,可破坏故,可毁责故,得世间果,不坚住故,是可思议,是可计量,无相施者,顺出世间,不可破坏,当得出世菩提果故,坚牢久住,情不能思,算数所不能量也,又有相施者,有其分限,是有拘碍,无相施者,无其分限,宽广无边,无有拘碍,是故得福最多,故不可以情思算数计量多少也”,这就是用有相施和无相施给我们做的一个对比。的确是这样,着相布施,希求得到回报,属于世间布施,发心有限,所得的果报也是有限的。你用有求的心去行布施,说真的,还是没脱离一个贪心,还是着相了。就像憨山大师在《金刚决疑》中说:“著相布施,局于有相,而众生之相,一微尘耳,纵能获福,其福几何”,纵然能修到一点福报,你着相布施,纵然能修到一点福报,也没有多少的。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的时候,法缘非常的兴盛,每次讲经时,听经的都挤得满满的,所以有人提议,建一个更大的讲经堂,诚拙禅师就决定扩建寺院,有一位很富有的商人叫梅津,他用袋子装了五百两黄金,送到寺院给诚拙禅师,他非常客气地说,这是微少五百两,是来建讲堂用,梅津虽然嘴里说着轻少,实际上他的心里觉得自己捐了很多,诚拙禅师收下后,就忙着去做别的事情了,梅津对禅师的态度非常的不满,于是就紧跟在诚拙禅师的后面提醒他,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是五百两黄金,诚拙禅师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说你已经说过了,我也知道了,禅师并没有停下脚步,这时候梅津就提高了嗓门说,师父,我今天捐的五百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呀,难道你连一个谢字,都不肯吗?诚拙禅师这个时候,刚好走到大雄宝殿的佛像前,他停下来对梅津说,你怎么这样唠叨呢,你捐钱是给佛祖,为什么要让我跟你说一句谢谢呢,你布施是在为你自己修功德,如果你要将功德当成一种买卖,我就代佛祖向你说一声谢谢,请你把谢谢带回去,从此你与佛祖银货两讫。谁都不欠谁的了,就一个谢谢。其实我们现在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有些人到寺院里上香供水果,说真的,总是要先送到师父办公室的,你说你说了你给佛上供,放师父办公室里,师父一个也不敢吃,那是佛的,对不对,要等下来以后大众利和同均。你是供佛的,你送我办公室里,你还馋我还急我,我还不能吃,所以总是想让师父说一句谢谢,知道他们在做,好像都是在给我做一样,做给我看一样。还有的呢,到寺院里面来修布施,就是为了升官,就是为了求财求平安,就像来跟佛菩萨,来跟师父做交易一样,觉得我花多少钱了,你必须要满我的要求,那像这样都是有相布施,修到的福报是很有限的。而无相布施,不见有施者受者,也不见所施之物,这样布施与法性相应,法性广大,我们说心性广大犹如虚空,所得的福德也不可思议,所以下面佛就用虚空来做比喻。好,我们看下面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佛问须菩提,东方虚空可以思量不?须菩提回答呢不可以思量;佛又问,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也回答 不可思量。这里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就把十方虚空全包括尽了,虚空无量无边不可度量,世界之大,莫过于虚空的。佛说菩萨无住相布施所得的福德,就像虚空一样无边无际不可思量,所以你的心有多大,你的福德就有多大,你的心不住相布施,他就像虚空一样,无边无际不可度量。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反省一下,我们在修布施的时候,如果是用执着的心去做,心一执着,我刚才讲了,心小了,那你的功德也就小了。就像《地藏经》中说嘛,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舍一只是得万报,这是有量的,很小的,你们一听万报,很厉害了,我供养一块钱,我能得一万块钱,如果你尽心尽责地去做,那他会像虚空一样,不在乎你所施多少,而在乎你的心量有多大,就是这样。世间人很难放下贪爱的,这个贪爱之心很难放下的,布施的时候,心里最牵挂的就是自己和家人,正是这样执着,把自己的心局限住了,把所修的福德也给局限住了。以有所执的心,做再大的事,给大家说,将来也不过是生到天上,或者做国王享受富贵,还是有量的,等福报尽了,还是会堕落的。修再大的福报,你只要着了相了,他就是生灭法,你用生灭的心,所修的福报也是生灭的,就是这样。永嘉大师说,“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若尽还堕地,招得来生不如意”,就像我们仰箭,我们把箭射向虚空一样,势力尽了,箭的力量尽了,还是要堕落下来的,你只是得这一生、几生的福报,但是呢,我们人可是无量,以后还是要不如意的。所以有所执着的布施,所修之福就是有限的,是暂时的,以后还会受轮回之苦的。而这里,佛教我们无住相布施,心里没有任何的执着,用这种去行布施,那我们就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心量扩展到无边无际,那么所修的福德当然也是无量无边,不可计量的。前面讲,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而这里是说,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把不住相,这里改成了无住相,看是一字之差,其实大有深意。善男子善女人,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经发心了,那他就有成佛的资格,佛就教他们不住相布施,以这种方法,以不住相布施来修行,来成就佛道;这里是讲,以不住相布施的方法修行用功,不住相布施,以这种方法来用功,必须达到无住,必须达到真心无住,没有一丝毫的住相才行。这种境界就更高的了,无住了,上边是不住,这里是一定要做到无住。

  ---------摘自宏圆法师《金刚经》讲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宏圆法师       放下贪心)(五明学佛网:宏圆法师       放下贪心)  

 宏圆法师:闻说阿弥陀佛不肯执持的四种疑虑 

 宏圆法师:为什么一念净信“行无相因得无相果”,能得福无量 

 宏圆法师:取就是著,就会障蔽真性 

 宏圆法师:无有定法 

 宏圆法师:执持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往生净土的正行 

 宏圆法师:深信信愿持名就能往生净土,就是于佛法中种深善根 

 宏圆法师:为什么一念净信“行无相因得无相果”,能得福无量 

 宏圆法师: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宏圆法师:为什么作恶多端的人,持名念佛也能生到极乐世界? 

 宏圆法师:有持戒修福人,能对“行无相因得无相果”生起实信 

 宏圆法师:深信信愿持名就能往生净土,就是于佛法中种深善根 

 宏圆法师:取就是著,就会障蔽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