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弥陀疏钞为何净土宗祖师多以钝根自量?


   日期:2018/1/21 15: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袾宏,末法下凡,穷陬晚学。罔通玄理,素鄙空谈。画饼何益饥肠,燕石难诬贾目。

  上明念佛获如是益,不念佛招如是损。故述己意,惟崇念佛。今初先以钝根自量也。末法,则生之不时。下凡,则报之不胜。穷陬,则见之不广。晚学,则智之不深。事且未能,况复知理,明所言不足取信于人也。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这段话莲池大师首先是“愧己不德”。“袾宏”,就是他自己的名字。“末法下凡”,先定所处的是末法时期。

  佛教化的时期有正法、像法、末法三个阶段。正法,正者,证也,就是证果之证。正法一说有一千年,一说只有五百年。就是在正法之时,佛法有教有行,有理有果,教理行果都具足,这就叫“正”。

  那么“像法”呢?“像”就是相似的意思。如果正法是以现量智证实相理的话,那么像法就是以比量智依稀仿佛地见道。像法一千年,有教有行,有理而无果证,这就是“像”。

  到了“末法”的时候,那就是斗争坚固了,徒然地有教理,很难有果证,所以就叫“末”。

  所以莲池大师说,自己生在末法时代,是“下凡”。“下凡”就是具足烦恼,博地凡夫的意思。莲池大师说这些就是想表明自己不是出生在正法、像法的时候,去圣时遥,有惭愧的意思在里面了。

  “穷陬晚学”,“穷陬”指代偏僻的地方。我们以为中国好像是地球的中心,其实站在佛法来看,地球的中心是在古印。我们中国属于边地——佛法不流通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震旦国属于“穷陬”。

  佛教是在佛法兴起一千年后才传到我们震旦国的。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我们教内都有很强的边地意识,就说明我们不能亲炙圣贤,不能有多闻、多见这样的条件。

  “晚学”,就是莲池大师说自己智慧不深,事相上的修持尚且难以做到,更何况理上的证悟呢。那么这些都是愧己不德。

  大家要注意钞文中这句“故述己意,惟崇念佛。今初先以钝根自量也”。这段话是莲池大师叙说自己作《弥陀疏钞》的大意,表明自己惟以推崇念佛为是,并以钝根自量。

  我们注意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以钝根来自量大概是一个规律。

  善导大师说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莲池大师以钝根自量;“名字位中真佛眼”,蕅益大师说自己最多是名字位,但烦恼都没有伏住;印光大师一生也以常惭愧僧自居。

  祖师们都以钝根自量,这是有一些净土宗情怀在里面的。修净土法门最怕认为自己修行多么多么厉害,这种人如果对自力很高举的话,就很难去仰靠佛力。

  但净土法门是要仰靠佛力的,常常要把自己看成是钝根之人,破见惑如断破四十里的急流水,我们靠自己的力量难以破见惑、思惑。

  我们自力怯弱,真像善导大师说的,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就是也靠自力修行,但是常沉没于生死苦海之中,常流转于三途恶道之内,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出离三界的“缘”。

  这个“缘”就是他力——弥漫于法界的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

  那么,佛种从缘生,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就是拯救众生的强缘。而其实全体的佛力也就是自性之力,全他即自,心佛众生等无差别。

  所以我们若以钝根自量,就会一往情深地仰靠佛力,从而获得这个“缘”,解决轮回的问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仁焕法师:佛的本愿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 

 仁焕法师:“南无阿弥陀佛”是生命改良进化的信号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