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至诚分享:学佛后我是怎样在职场中戒烟戒酒的?


   日期:2018/1/23 23: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职场中坚持学佛,还要如法持戒,这确实很不容易。但只要信心坚定,同时祈求佛力加持,就一定能心遂愿满。

  戒烟戒酒戒律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在职场的戒烟戒酒经验,希望能对仍受烟酒困扰的朋友有所启迪,为如理如法地持守戒律创造助道因缘。

  文/妙辉

  戒掉“沟通利器”——烟

  在我的公司,似乎学佛的人只有我一个,没有道友,没有知音,我处在各种人事、应酬以及对我学佛质疑声的“包围”之中。

  在戒烟之前,烟是我的过命嗜好,同时也是同事之间的“沟通利器”,貌似能迅速拉近彼此距离,提高沟通效率。

  但吸烟毕竟有害健康,且对佛弟子来说,烟可纳入酒戒的范畴,是有悖佛制的行为。

  2013年4月,我开始戒烟,但要戒断长达十五年的抽烟习惯,同时又与烟友撇清,其难度可想而知。

  由于那时没有布置佛堂,所以戒烟之前,我没有进行任何仪式,只是默默地在心里祈求佛力加持。

  我把烟盒放在家里,第一天带了5支烟去上班,第二天带了3支,第三天仍是3支,第四天1支。

  因烟量迅速减下来,抽烟间隔时间长,比如半天加一晚不抽,第二天上午只要抽半支,立刻头晕、心悸、出汗,好像中了毒一样。

  明知吸烟有害,可是人们还是不能自拔!减少烟量最初几天我忍得很辛苦。

  同事经常互相递烟,到电梯口“聚抽”。这时如果有人给我递烟,我会毫不犹豫地接过来点上。

  不知为什么,竟然连续多天没人给我递烟,而抽得最凶的“大烟枪”(我和他相当)恰好也出差了。我就这样熬过了艰难的一周。

  就在戒烟一周后,我的身体竟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首先感觉肺部清爽,以前一直如重石压胸的感觉,现在没有了。其次喉咙爽利,不再堵痰,不再咳嗽。

  再次,心脏的不适感消失了,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最后连浑身烟味也消失了,口臭大大减轻了,嗅觉、味觉也更灵敏了。反正周身清爽,非常美妙。

  更有趣的是,刚满一岁的小女儿也愿意主动和我亲近了,往我身上爬。在这之前,她闻到我的气味就要扭头抗拒的。

 

  戒烟的第一阶段是最难熬的,很多人就败在这个阶段。根据我的经验,要想成功戒烟,必须注意以下要点:

  首先要坚定信念,快刀斩乱麻,说戒就戒,决不能拖泥带水。有的人慢慢戒,因为拖的时间太长,结果是戒不了。

  二是一断永断,决不沾染!这时就算有人强塞,给你点火,也不能抽,这是不可逾越的防线,一旦再抽一支,就有第二支;也决不可向人讨要,讨要不过瘾,就去买一包,心里还说决不买第二包,结果一包抽完,还会再买一包。如此则戒烟宣告失败!

  第三,眼离烟、耳离烟、鼻离烟、心离烟。这是我在实践中总结的法宝。不去想烟和“我要戒烟”这档子事,因为越想越强调,越想越有加持,导致心理倍受煎熬而直至崩溃。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将心思用在工作或其他事情上面。

  净界法师说:妄想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它的执著,你越执著就越有加持力,只要放下执著,烦恼不攻自破。

  说得太有道理了!戒烟何尝不是如此,到一定程度后,把烟和戒烟的想法全空掉,“空”也空掉,结果无比轻松,自然无碍!

  烟不戒自戒,一点也不难了。戒到后面,我就全靠这一点成功的。

  后来我明白了,这大概就是《金刚经》中“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一点粗浅的运用吧。如果进一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必将获得无穷利益。

  戒掉“职场润滑剂”——酒

  彻底戒烟之后,我于2014年1月1日在广州光孝寺皈依了三宝,4月份进而求受五戒。自此我又迎来了职场上的一大难关——戒酒!

  须知酒是“职场润滑剂”,是上下沟通、左右逢源的必备利器。

  在中国,“酒文化”无处不在,无论是职场上的应酬,还是过年回家的各种聚会,都必然开喝,而且喝得越多越好、越HIGH越好,喝醉了那才有“诚意”,少喝不喝那就是“不合群”,就是“孤僻”。

  我虽不善饮,但也能应付几杯,喝来喝去竟喝出了“感觉”,还对“二锅头”情有独钟了。

  但我已受满分五戒,就必须戒酒!怎么戒?我给自己制定了原则,应酬可以吃肉边菜,酒则坚决不喝。

  我毅然宣布戒酒,也是快刀斩乱麻,说戒就戒,从此滴酒不沾。

  我深知酒肉娱乐在职场中的作用,在受戒之前,我已绝去升迁之望,甘心过一种清心寡欲、清汤寡水的生活。

  同事们当然不理解了,强劝者有之,哄骗者有之,鄙视者有之,我一概不为所动。

  如果说戒烟是与自己敌,那么戒酒就是与众人敌了。戒酒之后,娱乐场所也绝不再去,甚至“荤话”也不再说。

  时间长了,同事们都已了解,我的应酬自然慢慢少了。更难得的是,我戒酒取得了公司领导的认可。

  领导酒量甚巨,作风豪爽,但知道我严格戒酒后,竟连连称赞,说佩服佩服。

  在一次聚会中,大家一窝蜂地向领导敬酒,他毫无惧色,来者不拒。我很犹豫,不敬不好,敬也不好。怎么办?

  我突然想起了德亮法师在讲座中提到有同修敬果汁的办法。没有果汁,我倒了两杯白水,端到领导面前,说:“领导,我已戒酒,抱歉不能给您敬酒,我就敬您一杯水吧。”

  领导十分大度,端起水杯,微笑着说:“真不喝酒?”

  我说:“真不喝酒!”

  “那就喝水?”

  “就喝水。”领导一饮而尽,放下水杯,对我竖起大拇指说:“好样的!”

  我也喝尽水杯,连称过奖。

  其实我理解领导,他应酬繁多,多年来已饮酒伤身,想戒而不可得。

  除应酬之外,自己想喝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了解到有些没受满分五戒的同修,大部分是因为没受酒戒,理由全是工作需要。一个同修说了句真话:其实还是自己想喝。

  可见戒酒不难,难在戒心。佛戒就是心戒,戒从心起,首要向内而求,自制其心。果能如此,佛戒不再难持。

  同事这一关是过了,而同学这一关最难过。同学之间特别放肆,可以拿酒灌你,我就险遭此厄。

  某次有多年没见的同学从家乡来,十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席间一开始还谦让有礼,待酒过三巡,烟抽数支,声音开始高了,脸红脖子粗了,手舞足蹈了,椅子也踢翻了。

  其间我婉拒了各种劝酒,其中一位同学看到我一直没喝,烟也不抽,发现了新大陆似地叫起来:“某某,你为什么不喝酒?装什么装啊!”

  我婉言说已经戒酒,但不敢说皈依受戒之事,怕他毁谤造业。

  “戒酒?没病没痛,戒什么戒?”他“啪”地把一大杯啤酒放到我面前:“我千里迢迢跑过来,你一杯酒都不赏脸?喝了还是同学,不喝你看不起我!”

  我反复解释既已戒酒,不可破戒,心意领了,酒不能喝。

  他跳了起来,趁着三分醉意,将一大杯啤酒举到我头顶,说:“喝!喝了没事,不喝老子给你洗头!” 

  我坚决地说:“洗头也不能喝,请原谅。”

  他说太不给面子了,将杯举高,作势欲浇。边上同学赶紧将他拉住,按到椅子上。他也趁势下台,不再胡闹。

  每逢过年回到家乡的时候,就是同学聚会的高峰期,几乎天天聚会,天天醉酒,天天打麻将、K歌。

  我先前就颇觉此种聚会甚为无聊,受戒之后,毅然决然地拒绝参与。当然同学们也不强求,各不相扰。

  可见真要持戒,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关键是要过自己这一关。修行之人,甚不宜聚会哄闹、玩乐无度。

  弘一大师为修道人作出了杰出垂范,他曾在青岛婉拒市长宴请,引用宋朝惟政大师诗曰:“昨日曾将今日期,出门倚杖又思惟。为僧只合居岩谷,国士筵中甚不宜。”

  在家居士,身未出家,心应出家,效仿祖师大德,方是正则。

  印光大师在《复念佛居士书》(《文钞·续编》)中也曾慈悲训示:“素食不洁之菜馆,吃素人,当永断此种饮食交际。彼若或请,直以不清洁辞之,亦免既受人请,亦不能不请人之冤枉糜费。彼以无理之礼请,不去,有何对不起?”

  在彻底戒除了困扰自己多年的两大恶习后,我感觉身心慢慢清净,念佛状态似乎更好。当然这只是学佛的一点点粗浅利益,更多的无法详述。

  2014年5月,我到东林祖庭求受菩萨戒,向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了全新的学佛历程。在此祝愿莲友们都能严持佛戒,获得无上法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戒烟       戒酒)(五明学佛网:戒烟       戒酒)  

 如何劝别人戒酒? 

 宣化上人: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没说戒烟,只说戒酒呢? 

 宣化上人: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没说戒烟,只说戒酒呢? 

 宣化上人:学佛的人为什么要“戒烟”? 

 宣化上人:学佛的人为什么要戒烟? 

 印光法师:戒烟有何妙方?(399-400) 

 戒色先戒酒,五年戒断,相貌如同整容,财源滚滚! 

 戒烟酒邪YIN五年的真实感受 经典推荐 

 印祖故事:贴骨烟患尚未除,大力流通戒烟方(35) 

 戒烟酒邪YIN五年的真实感受 

 戒烟酒邪YIN五年的真实感受 

 几次戒烟的神奇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