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同情心与慈悲心,到底差在哪?


   日期:2018/1/27 22: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可怜那些境况不佳的人,那样我们非但不能经验、分担他们的痛苦,反而会给他们造成新的伤害。”——希阿荣博堪布《寂静之道》(2017新版)

   不以己心度他心。

  人总是容易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总是容易依赖自己的直观感受,总是容易以自己的思考、情绪、经验来衡量他人、他物、他事。在日常生活中,这实在是相当普遍的情形,然而,往往难以被察觉。毕竟,人类的大脑和心是如此精密、智能、完善,构筑了一套从"我"出发,主观意识强烈的认知系统与价值逻辑。

  旅居法国的时候,有一件小事触动了我。那是巴黎的一个晚秋,我坐在圣日耳曼大道旁的长椅上百无聊赖地等待着相约的朋友,顺便看过路的人们踩着满地落叶,从我面前或急或徐地经过。

  忽然,一阵连续的摩擦声飘入耳际,我条件反射地抬起头来,看到一位衣着考究的绅士坐在轮椅上。那窸窸窣窣的声音,正是他的轮椅碾过堆积的落叶缓缓而来。男子三十岁左右,正值盛年,面容干净俊朗,五官有如雕刻,长长的睫毛落在眼帘上,像是蒙了一层无可言说的忧郁。然而,萎缩的双腿明显消瘦,和上半身不成比例,勉强支撑着他的身体。我心头猛地一紧,惋惜与怜悯之情油然而生,暗自为其难过。

  他刚好也看向我,于是我们四目相对,他报以微笑,我也回之以礼,却不免感到十分尴尬,不知该不该把目光挪向别处。他的轮椅很快地从面前滑行过去了,我看着那背影摇头轻叹。没想到,他尚未走远,竟又把轮椅倒了回来,正停在我面前,侧过身,极为温柔地对我说:"Vous être belle(您很美丽)。"

  我一时语塞,愣了几秒钟才慌忙连声致谢,并与这位温和善良的陌生人寒暄了几句。我的脸颊开始发红发烫,不是因为被素昧平生的人赞美,而是因为实在羞愧难当。

  我本来的主观感受是,他残疾,他真可怜,他会怨天尤人吧,这么年轻帅气却失去了自主生活的能力……然而事实上,他虽然身坐轮椅,却是那样气定神闲,脸上看不到丝毫的戾气和怨气,发型修整得一丝不苟,服装搭配时尚简约,还随时保持着发现美、欣赏美的愉悦性情,是典型的浪漫而富有生活情调的巴黎人。

  我念起我的上师,老人家反反复复地教化着"慈悲",强调着众生平等。我面对绅士的赞美,却着实无地自容。我以泛滥的同情心遮蔽了对方独立珍贵的人格尊严,于无形中站在了假道德和优越感的高位,先入为主地判定他是残缺的、弱势的、可怜的。殊不知,这位真正的绅士,他的人格是完整的、强大的、丰盛的。那次在街角偶然的相逢,给予慈悲的不是我,反而是他,以那么温柔喜悦的心感染我,不吝美言。在他走后,我才醒悟,他需要的不是怜悯、不是俯视、不是施舍,而是不作区分的尊重和没有特殊眼光的平视。

  杭州日报的记者曾经写过一篇短文--《让她再笑一会儿》。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父母在外地打工,她与爷爷客住杭州。爷爷看管公共厕所,他俩就住在厕所旁边的一间小房子里。粗布麻衣、粗茶淡饭的日子里,小女孩的脸上却时常挂着灿烂的笑容,十分惹人喜爱。有人拍下照片传到网上以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善良的人们纷纷赶来送钱送物。

  有人问小女孩:"你觉得苦不苦?你想不想过那种吃得好、穿得好的生活?"孰料,小女孩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现在过的就是吃得好、穿得好的生活啊。"

  这个单纯朴素的小女孩,她对幸福的标准定义和世俗的大人们不一样,她已经足够快乐知足了,从未想要更多。所以,"让她再笑一会儿",也是对人们的请求和劝诫,别把我们自己的幸福观强加于别人。这不就是惠子所说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吗?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是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以为的"换位思考"就是真的换位了吗?"慈悲"不是"我"所以为的怎样对别人关怀就是真的关怀,"平等"不是"我"所以为的怎样对别人公平仁爱就是真的公平仁爱。我们永远不能完全揣测和断定他人的发心、情绪、感受、想法。

  再也不敢过于依赖自己的理性思考和主观判断,我正尝试着不断从"我"的感受中跳出来,更深切、更寂静、更温柔地体会客观人事。不以己心度他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同情心       慈悲心)(五明学佛网:同情心       慈悲心)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慈悲心喜舍行 

 仁焕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 

 仁焕法师:为什么要有慈悲心 

 仁焕法师:有慈悲心才能度众生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真实无伪的慈悲心如何生起? 

 药师山·紫虚居士:谈慈悲心与公平正义 

 药师山·紫虚居士:行菩萨道的人,开始要以慈悲心为主,一切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慈悲心 

 慧光法师:修善益增慈悲心 

 清远法师:放生以及佛教慈悲心的培养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四 2 培养慈悲心 

 传喜法师:放生是弘扬观音菩萨的慈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