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安士全书新白话版35


   日期:2018/1/30 11: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善于改过的人,还没有禁住事情,先明白道理;比如杀生的过,就想到上天爱惜生灵,生物都是恋命的,杀它营养自己,怎么能安心?而且那杀生啊,既受屠宰切割,又进入锅里烹调,种种的痛苦,彻入骨髓;养自己的啊,珍馐美味罗列面前,吃过了就是空,疏菜素食,完全可以填饱肚子,何必害它的生命,损自己的福呢?又想到属于血气的,都含有灵知,既然有灵知,和我都是一体;纵然不能修到至德,使它尊我亲我,怎么可以天天杀害物命,使它无穷地仇我恨我啊?一想到这里,就有对肉食伤心,不能下咽的了。如以前的好怒,必定想到,人有不如我的,应当怜悯;不合理的冒犯,与我有什么关系?本没有可以发怒的。又想到天下没有自以为是的豪杰,也没有怨天尤人的学问;遇到问题,都是自己的德没有修好,感应不到啊。我都要自我反省,那毁谤的到来,都是磨炼玉成我的境界,我将欢然接受,又有什么可怒的呢?再说听到毁谤而不怒,虽然谗言的气焰薰天,就如举火焚烧虚空,终将自然息灭;听到毁谤而怒,虽然巧舌力辩,就如春蚕作茧,是自取缠缚;怒不但没有益处,而且有害啊。其余种种的过恶,都应当据理思想。道理明白了,过失就自然止住了。

  什么是从心上改?过失有千种,都是唯心所造;我心不动念,过失从哪里生?学者对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的过失,不必分类寻求;只要一心为善,正念时时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魑魅魍魉自然消失,这是精一的真传啊。过失由心造,也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接断掉那根,何必一枝一枝的砍伐,一叶一叶的摘除呢?

  大概最上等的是治心,当下清净;才动念就觉察了,觉到就没有了;如果不能做到,须要明理才能消除;再不能做到,须要随事禁止;用上等的事去兼行下等的功夫,不算失策。固执下等而忽略上等,就笨拙了。但发愿改过,明着须要良朋提醒,暗的须要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松懈,经过一个七天二个七天,甚至一月二月三月,必定有效验。或觉得心旷神怡,或觉得智慧顿开,或处在忙乱中碰到想到也都有感通,或遇到怨仇却是嗔恨变作欢喜,或梦中吐出黑东西,或梦到过去的圣贤提携接引,或梦中飞行太虚,或梦到幢幡宝盖,种种殊胜的事,都是过失消灭的现象啊。但不能执着这些自高自大,画地为牢不再进步。昔日蘧伯玉(春秋卫国人)二十岁时,就已经觉得先前的不对而全部改正了。到了二十一岁,才知先前的改正,没有改尽啊;到了二十二岁,回看二十一岁,还是在梦中,年复一年,年年改正,直到五十岁,却还是认为过去四十九年的不对,古人改过的学问如此。我们做为凡流,过恶堆积,而回想往事,常常若是见不到有过错,就是心粗而眼盲啊。但人的过恶深重的,也有效验:或心神昏乱,转头就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到君子就有愧沮丧,或听到正论就闷闷不乐,或布施恩惠别人反倒有怨,或夜里梦中颠倒,甚至胡言乱语疯疯颠颠,都是造孽的表相啊。如果是这一类,就须要奋发,弃旧图新,希望不要自误。

  积善篇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昔日颜氏把女儿嫁给叔梁纥(孔子父亲),而历历叙说他祖宗积德的长,预知他子孙必有兴旺的。孔子称赞舜(上古帝王)的大孝说:“宗庙飨之,子孙保之。”都是至论啊。试用往事说明。

  少师杨荣,是建宁人,世代靠渡船为生。久雨溪水上涨,河流冲毁民居,淹死的人顺流而下,其他船都是捞取货物,唯独少师的曾祖及祖父,只是救人,而货物一点没有获取,乡人嘲笑他们愚腐。到了少师的父亲出生,家中渐渐富裕,有神人化为修道人,对他们说:“你祖父有阴功,子孙会显贵,应当葬在某地。”于是依修道人的指点安葬,就是今天的白兔坟啊。后来生下少师,成年考中科举,官位直到三公,曾祖、祖父、父亲,都受封赏。子孙贵盛,至今还多有贤能的。

  鄞人杨自惩,最初是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当时县令严酷,偶然鞭打一囚犯,血流满地,而怒气还不平息,杨下跪缓解怒气。县令说:“只是这人,违法不合情理,不能不发怒。”杨叩头说:“上面失了道义,民心散乱久了。‘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尚且不可以,何况发怒呢?”县令因此面容缓和。杨家中很贫穷,从不接受贿赂,遇到囚犯缺粮,常常多方救济。有一天,有新囚犯数人没吃的,家中又缺米,如果给囚犯吃那家人就没有食物了,但只顾自家那囚犯就可怜了。杨与妻子商量,妻子说:“囚犯从哪里来?”杨说:“从杭州来。沿路忍受饥饿,菜色明显。”妻子就拿出自己吃的米,煮粥给囚犯。后来生二个儿子,大儿子叫守陈,二儿子叫守阯,是南北吏部侍郎;长孙是刑部侍郎,次孙是四川廉宪,又都是名臣;现今楚亭德政,也是他的后裔啊。

  昔日正统年间,邓茂七在福建叛乱,百姓随从造反的很多。朝廷起用鄞县的都宪官员张楷南征,用计擒贼,后来委派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找到参与叛乱的名册,凡是不附从反贼的,暗中送给白布小旗,约定官兵到达那天,在门前插旗,谢告戒军兵不要妄杀,保全存活上万人。后来谢的儿子谢迁,考中状元,当宰相;孙子谢丕,又考中探花(第三名)。

  莆田的林氏,他的祖上有老母好行善,常作粉团布施别人,有求就给,没有厌倦。一仙人化为修道人来,每天要吃六七团,老母天天给,三年如一日,才知道她的诚实啊,因此对她说:“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怎么回报你?府后有一块地,安葬那里,子孙的官爵,达到一升麻子的数。”她儿子依修道人指点安葬。初祖就有九人考上科举,历代做官兴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的民谣。

  冯琢庵太史的父亲,是县里的学生。隆冬早起上学,路上遇到一人,倒卧在雪地中,用手去摸,半僵了,就解开自己的绵衣给他穿,并且扶他回家救醒。冯梦见神告诉他说:“你救人一命,出于至诚心,我派韩琦做你的儿子。”后来生冯琢庵,就取名琦。

  台州的应尚书,壮年在山中学习。夜里鬼叫聚集,往往惊人,应不害怕啊。一天晚上听到鬼说:“某妇人因丈夫在外很久不回,公婆逼她嫁人。明天夜里就吊死在这里,我能有替身了。”应暗中卖掉田产,得到银子四两。就假冒她丈夫写信,寄银子回家;那父母见到信,因为笔迹不像,有怀疑。然后说:“信可以假,银子不可以假,想来儿子平安。”妇人于是不用嫁了。那儿子后来回家,夫妇相好如初。应又听到鬼说:“我能有替身,无奈这秀才坏了我的事。”旁边一鬼说:“你为什么不祸害他?”答:“上天因为这人心好,安排他作阴德尚书了,我怎么能祸害?”应因此更加努力,善越修越多,德越来越厚。遇到荒年,就捐谷救灾;遇到亲戚有急难,就设法维持;遇到有不顺,就反省自责,安然顺受。子孙考上科举的,如今硕果累累啊。

  常熟的徐凤竹,他父亲一向富有,偶遇荒年,首先捐租作为同县的倡导,又分谷子赈济贫穷,夜里听到鬼在门前唱:“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互欢呼,连夜不断。当年,徐凤竹果然考中乡试。他父亲因而更加积德,孜孜不倦,修桥修路,斋供僧众,凡是有利益的,没有不尽心。后来又听到鬼在门前唱:“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徐凤竹的官做到两浙巡抚。

  嘉兴的屠康僖,当初是刑部主事,睡在狱中,细细询问囚犯的情状,发现无辜的若干人,屠并不自以为有功,暗中记录那些事写成文书,告诉堂官。后来朝审,堂官摘录他记录的话,用来审讯囚犯,没有不服的,释放受冤的十多人。一时京城中都称颂尚书的明察。屠又禀告说:“京城里面,尚且多有冤民,四海的广大,兆民的众多,难道没有冤枉的?应该五年派一减刑官,核实而平反。”尚书因此上奏,皇上同意他的建议。当时屠也在减刑官的行列中,梦一神告诉说:“你命中没有儿子,现今减刑的建议,深合天心,上天赐你三个儿子,都是紫衣金腰带。”当晚夫人有孕,后来生下应埙、应坤、应埈,都是大官。

  嘉兴的包凭,字信之,他父亲是池阳太守,生了七个儿子,包凭最小,娶妻平湖袁氏,与我父亲往来很深厚,博学高才,多次考不中科举,就留心佛道的学说。有一天东游泖湖,偶然到一村寺中,见有观音像,风吹雨淋,就拿出袋中十两银子,交给主持僧人,用来修补屋宇,僧人告诉他工程大银子少,不能完成;包又取松布四匹,检出箱中衣服七件给僧人,其中有上衣,是新作的,仆人请求留下。包说:“只要菩萨安然无恙,我就是光着身子有什么关系?”僧人流泪说:“施舍银子和衣布,还不是难事。只这一点心,如何容易?”后来完工,包拉来老父同游寺院,住在寺中。包梦见伽蓝神来感谢说:“你后人世代享福了。”后来儿子包汴,孙子包柽芳,都考上科举,作大官。

  嘉善支立的父亲,是刑房吏,有囚犯无辜陷入重罪,支心里很哀怜,希望他活下来。囚犯告诉他妻子说:“支的好意,惭愧不能回报,明天请他下乡,你用身体事奉他,他要是愿意,那我可以活啊。”囚妻哭泣听从。支来后,囚妻亲自出来劝酒,告诉丈夫的意思。支拒绝囚妻献身,但最终尽力平反了囚犯。囚犯出狱,夫妻登门拜谢说:“您这样的厚德,世间少见,现今您没有儿子,我有女儿,送给您作妾,这个礼可以通的。”支就备礼接受,生下支立,成年考中第一名,官升到翰林孔目,支立生下支高,支高生下支禄,都是贡生的学官。支禄生下大纶,考上科举。

  总共十条,虽然行为不同,但都是归结为善而已。

  如果再细说起来,那善有真有假,有直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都要深入辨别。行善而不明白道理,那自认为是行善,哪里知道是造业,枉费了苦心,没有意义啊。

  什么是真假?昔日有儒生数人,去拜见中峰和尚,问道:“佛教讲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现今某人行善,而子孙不兴旺;某人作恶,而家门隆盛。佛说的是无稽之谈了。”中峰说:“凡情没有洗涤,正眼没有打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是有的。不怪自己的是非颠倒,反而怨天的报应有差别吗?”众人说:“善恶怎么会相反?”中峰让他们试说具体情状。一人说:“骂人打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中峰说:“未必就是啊。”一人说:“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说:“未必就是啊。”众人细说详情,中峰都不以为然,因此请教,中峰告诉他们说:“对别人有利,是善;对自己有利,是恶。对别人有利,那打人、骂人都是善啊;对自己有利,那敬人、礼人都是恶啊。所以人的行善,利人是公,公就是真;利己是私,私就是假。又出自本心是真,做样子是假;又无为而为是真,有为而为是假。都应当自我考查。”

  什么是直曲?现今人们见到老好人,就归为善类而认可,圣人却是宁愿特立独行的。至于老好人,虽然一乡都认为好,而圣人必认为是德中的贼。所以世人的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推究这一端,世人种种的取舍,没有不荒谬了;天地鬼神的福善祸YIN,都与圣人有同样的是非,而不与世俗有同样的取舍。凡是要积善,决不可顺从世人而已,应当只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粹是济世的心,就是直;如果有一丝毫媚世的心,就是曲。纯粹爱人的心,就是直;有一丝毫愤世的心,就是曲。纯粹是敬人的心,就是直;有一丝毫玩世的心,就是曲。都要仔细辨认。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安士全书       改过)(五明学佛网:安士全书       改过)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重刻《安士全书》序二(周安士) 

 明清居士名家文集:重刻《安士全书》序一(周安士) 

 曾琦云居士:论《安士全书》的思想内涵 

 蔡礼旭老师:改过要发三种心:耻心、畏心、勇心 

 蔡礼旭老师:肯改过,就会有好的前途 

 蔡礼旭老师:改过要从哪里下手? 

 蔡礼旭老师:改过需要长辈、朋友的支持鼓励 

 蔡礼旭老师:改过要发勇心 

 蔡礼旭老师:改过要发畏心 

 蔡礼旭老师:改过要发耻心 

 蔡礼旭老师: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蔡礼旭老师:知过悔过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