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度牒的由来


   日期:2018/2/1 11: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度牒』,我们看七百八十三页的「度牒」,「度牒」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很重要,出家人出家一定要有度牒。那中国的出家人度牒在什么时候废掉呢?在清朝顺治皇帝废掉。以前出家人要出家要经过国家考试,国家给这个出家人考试通过了,你才可以做为一个出家人,给他一个证书叫「度牒」。所以印光大师对于顺治皇帝废掉这个「度牒」,印光大师认为是造成后来佛教衰败的原因,就是因为废了度牒。因为你没有一个把关的机制了嘛,什么人都可以出家嘛。那这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度牒」,东晋的时候,佛教在中国逐渐的普及。就当时佛教的一般发展来讲,南方重修行,北方重弘法。那么东晋之后,政局演变到南北朝时期,北朝是魏,南朝是经宋齐梁陈四个皇朝。那么这南北朝的一个特色,就是他们的皇帝都信仰佛教,南北朝的皇帝都信仰佛教。而且在魏晋六朝的时候,学识渊博的出家人相当多。所以老法师说,以前丛林里面的出家人都会讲经说法,一点都没有错,而且开悟的人很多。你看我们六祖永明延寿大师,他是税务官出身的,他后来,你看出家以后,变成一代的高僧,净土宗的第六祖,皇帝都当他护法。这是什么?这里讲的没有错,学识渊博的出家人,你看莲池大师写《莲池大师全集》,蕅益大师也有《蕅益大师全集》,印光大师有《印光大师文钞》,这些祖师都不简单。所以学识渊博,通儒通佛。

  所以当时皇帝向出家人问政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说梁武帝,欸,他就供养宝志公禅师,他什么事情都问宝志公禅师。那宝志公禅师什么人再来的?就经典上记载,是观世音菩萨再来的。所以梁武帝有什么事情都是问宝志公禅师,就这里讲说,皇帝向出家人问政乃常见之事。当时僧侣虽然没有真的当官,但因为皇帝经常向他们请教嘛,就好像宰相一样,成为皇帝的顾问,所以社会上就流行说黑衣宰相。为什么呢?因为出家人穿的海青就是黑色的,我们讲说缁素,缁素,那个素就是在家人。缁就是什么?缁就是黑色的海青。黑衣宰相,当时社会流行的叫黑衣宰相这个名词,黑衣是指出家人的衣服颜色。

  那么南朝的帝主,帝王虽然信仰深浅程度不同,但都是信仰佛而且尊敬出家人,尤其是梁朝的梁武帝,是南朝中国力量最强的皇帝。梁武帝的一生大家都知道,他自己信佛,也希望别人信佛,所以经常请法师到宫廷说法,而且他信赖宝志公禅师,梁武帝不但听经,而且亲自为他们这些妃子、大臣讲经说法。你看古代的皇帝都会讲经说法,现在总统没办法讲经说法。欸,你问他,他搞不清楚,他还不知道《金刚经》在讲什么,《阿弥陀经》在讲什么,他不知道,《华严经》讲什么,不知道。古代皇帝会讲经,你看顺治皇帝也是一样,乾隆皇帝学问好得不得了,编《四库全书》。那武则天,也虽然说,武则天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武则天也护持佛教,她也护持神秀大师,也想供养六祖大师。

  古代的皇帝都有办法讲经说法,那么梁武帝当时建的佛寺很多,也度了很多出家人。所以在那个年代,出家不是很容易,也要等待机缘被国家甄选,而且要所谓的度牒才可以出家,你要各种文件都具备,才可以出家,而且是朝廷的大事。所以当时很多出家人也都会行善积德,他才会等待名额,取得甄选,获得官方批准,有这个度牒才可以出家。所以以前出家人是非常尊贵,人人向往,他地位是非常崇高的。但是你看现在的时代,大家都不尊重出家人了。那为什么这样?这个有历史因素,也有环境的因素,当然我们本身自己要自立自强。所以梁武帝的时候,他就批了很多度牒,成就很多出家人,他自己也举行供僧,举办无遮大会,只要出家人都可以来接受供养。这就是「度牒」的由来。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三一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柏霖       度牒)(五明学佛网:黄柏霖       度牒)  

 黄柏霖:三世怨的公案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三世怨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黄柏霖:天台宗讲感应的四种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要怎么样的存心 

 黄柏霖:行善积德,考试得上天护佑 

 黄柏霖:简单地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的含义 

 黄柏霖:为什么伏不住烦恼,因为没有恭敬心 

 黄柏霖:知物虽至猛至毒,亦有可感可化之处 

 黄柏霖:广钦老和尚修行的故事 

 黄柏霖:心住慈善,当得十一种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