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梦斋山人:持名念佛的前提 |
||
|
||
1、学法笔记:持名念佛的前提 现今有很多念佛人,认为只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足够了。这样的知见有些偏差。印光大师说: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君看看,在持佛名号前面有三个条件作为念佛的前提。一是真为生死,这是在讲念佛的目的是为了了生脱死,不是求其它什么别的东西。二是发菩提心。这是大乘佛法的核心。菩提心有三个层面:出离心、空性慧、慈悲心。这个菩提心是专门指胜义菩提心而言的,就是为了解救众生之苦,解救众生离苦得乐得解脱而念佛成佛。三是深信切愿。深信就是讲深信因果,深信佛陀所讲的一切经典义理,其最主要的是深信佛陀所讲净土教理,不怀疑。切愿就是要发大愿求生极乐净土。具体的标准就是:厌离娑婆,如出牢狱,如离厕坑,如逃火宅;欣求极乐,如奔慈父,如思恋人,如奔宝所。看看这三个前提是不容易的呢。我们经常讲念佛要万缘放下。这个万缘放下其义理甚深呢。人我是非放下了吗?财色名食睡放下了吗?色声香味触法放下了吗?贪嗔痴慢疑放下了吗?所以讲君若是对娑婆世界还有一丝一毫的贪恋,都不能往生极乐净土。所以说呀,莫要轻视了净土念佛法门呢。这是念佛的前提。藕益大师说: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仗功夫之深浅。上面那三个前提,就是具足信愿的标准。那么念佛功夫呢?印光大师说:穿衣吃饭,从暮至朝,从朝至暮,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叫它消灭。这是指念佛的功夫。诸位佛友呀,如此理解念佛,才是真正的解如来念佛法门之义呀。山人愿与诸位佛友共勉。南无阿弥陀佛。 2、学法笔记:如何是远离颠倒妄想? 就是从相上去掉分别执着,见到本性。例如此世界的大海洋和五大洲等,及十方国土中人和事物,全是妙明真心受无明熏习,幻现出见、闻、觉、知的见分,山河大地等相分。人是以无明为因、业识为缘、和合妄死妄生。若能远离别业妄见的和合因缘,和同分妄见的不和合,便可以消除两种颠倒生死根本,成就大菩提大涅槃。本觉明心,全体显露,常住不变。南无阿弥陀佛。 3、快乐分享: 佛门修行喜事多,善巧方便一大箩。 有的观心无所住,无修无证无作佛。 有的观相有所住,有修有证有作佛。 有的参禅识本心,当下即心即是佛。 有的念佛具信愿,求生极乐去作佛。 条条圣道达心源,归元无二方便多。 愿吃馒头你就吃,愿喝面条他就喝。 只因狂心未死却,才有杂话箩上箩。 若能打得狂心死,处处菩提处处歇。 老实归家心中坐,何用开口闲唠嗑? 南无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