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积阴德的可贵


   日期:2018/2/11 11: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以老法师说,在《了凡四训》里面,有所谓「阴」跟「阳」,「阳善」跟「阴德」。凡是行善的,人家都知道,这叫「阳善」。行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那么「何谓阴阳」呢?这一条很重要。古圣先贤都教我们要积阴德,老法师就跟我们开示,什么叫「阴德」?什么是「阴德」?凡是「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你所做的事情善行,大家都知道,人家都赞叹你,赞叹就是福报,政府表扬,送个匾额给你挂着,你是好人,你做了很多好事,果报都报掉了。「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所以诸位要晓得,无论做多少善事,不必让人家知道,则善果永远都积在那里,而不求现报,这个叫积善。别人知道了,善就积不住了。随修随报,到后来一点善果都没有,反而造了很多的恶,恶慢慢积,愈积愈多,后果就不堪设想。

  《了凡四训》里面说了,「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怎么样?必有奇祸,「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这一段是《了凡四训》里面的经文。阳善享世间的名声,有名声也是福报。现在我们讲知名度,知名度就是名,人贪名好名,名也是福报之一。

  平常我也不太想要出名,但是因为现在有讲《感应篇汇编》,东北《太上感应篇》共修网,都会把它摘录重点,「黄警官说故事」。老法师叫我一定要把这个因果讲出来。我就把它剪接成视频,放在台湾的电视台,让更多人学习因果。我的初发心是在这里,不是想要打知名度,也不希望出名,也不想要出名。所以能够隐藏,我就隐藏,但是实在是为了把法布施出去,把这个因果的法弘扬出去,势必还是会有人知道你叫什么名字。我初发心是想要因果弘扬出去,不想要求名。

  老法师说,知名度就是名,如果你贪名好名,这也是福报,你为善以此报掉了。而且太有名了,造物者所忌,容易被人家嫉妒。造物者是说是老天。但事实上都是什么?就是众生都会嫉妒你、排挤你。「造物」就是讲天地鬼神,也是世人所嫉妒。所以弘法路上,你如果想要出名的话,就很容易被嫉妒,如果是你刻意要出名的话。所以最好能够低调,尽量低调,能够沉潜,尽量沉潜。

  世间「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奇祸」就是什么?有非常的灾难。你的名跟你的德行不相符合的时候,灾祸就随之而来。这个我们眼前也都看到。人无过咎,这个人如果没有什么过失的话,「而横被恶名者」,他积了很多阴德,他没有什么过错,可是「而横被恶名者」,就是说别人都嫌弃他、冤枉他、侮辱他,他并没有什么过恶。《了凡四训》里面讲说,「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阴德跟阳善,它的微妙地方在这里。如果他有积德,他没有什么过错而横被恶名的话,他的「子孙往往骤发」。

  所以积功累德,自己默默地去做,知道的人愈少愈好,也不必要人家赞叹恭敬,人家愈是不满意,愈是嫉妒你、毁谤你愈好。为什么?因为这些毁谤障碍之来,是消自己的罪业,罪业都报掉了,你的善德愈积愈厚,后来的果报就大了。所以「子孙往往骤发」,「骤发」就是突然间发达起来。仔细观察我们台湾许多发达者,他们的先人多像这一类的,默默地积德,所以他们的子孙就「骤发」。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真正晓得阴德的可贵。这一段老法师开示的很值得我们学习,怎么去行善?怎么去积德?不要享世名。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一九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