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柏霖:饮酒之过


   日期:2018/2/12 11:1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个地方主要是跟你提,酒本身没有所谓善跟恶,酒不会说,酒它本身体无自性。所以在佛家里面讲,它是遮戒,它不是性戒。性戒是杀生、偷盗、邪YIN、妄语。这四个你不受戒,你犯了也是有罪,这叫性戒,就人人都要遵守叫性戒。酒呢?酒佛陀为什么制?他有原因的。往下我们会谈到这个问题,因为酒喝了以后,会去犯前面那四条。所以佛陀才要制酒戒。为什么叫遮呢?遮告诉你,喝得过当就会酒醉驾驶,就会车毁人亡。喝得非常有雅兴,那是一种很好的气氛,非常雅致、雅兴的东西,就看你怎么用。所以酒没有所谓好跟坏的问题,是人执着跟不执着、贪爱跟不贪爱的问题,迷跟乱的问题、迷跟觉的问题。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要探讨饮酒之过。

  在清朝优婆塞,有一位居士叫陈熙愿,这个居士编辑一本《在家律要广集》,这一本台湾也有流通,是由花莲净宗学会流通的,里面很适合在家居士来看。《在家律要广集》第六卷,「卷六」里面有提到饮酒的过错,饮酒有什么过?「善男子!若复有人乐饮酒者,是人现世喜失财物,身心多病,常乐斗诤,恶名远闻,丧失智慧,心无惭愧,得恶色力,常为一切之所呵责,人不乐见,不能修善,是名饮酒现在恶报。」喝酒,他讲,有现在、有未来,有现报、有后报。这个就是你现在饮酒,它会产生什么样的一个果报。如果你很贪爱饮酒的话,有时候喝酒喝一喝了,东西掉了,喝一喝糊里糊涂的跟人家签约,就把东西送给别人了,钱财送给别人,丧失财物。而且喝酒容易让肝不好,所以「身心多病」。喜欢跟人家斗诤争吵,所谓壮酒胆,喝酒的这个胆量,「常乐斗诤」。

  喜欢酗酒的人,整个大街小巷都知道那个人是俗话讲叫酒鬼,喜欢喝酒,你看这个巷子里面,或是同一个大楼里面,如果有一个喜欢喝酒的,那个大楼都不平安,就是「恶名远闻」,人见人怕。而且喝酒以后,「丧失智慧」,昏沉,所以你看有些酒醉驾驶的,酒精浓度超过非常高的标准的话,车祸车毁人亡的时候,那个中阴身都是昏昏沉沉地,昏昏沉沉,「丧失智慧」。来世智慧都很不容易开发出来,障碍很多。「心无惭愧」,没有惭愧心。而且身体愈来愈差,叫「得恶色力」。常常被人家所呵责,人家会责骂他,而且人家不喜欢看到他,而且不会修善,重点在这里,不会修善,贪好酒杯,喜欢喝酒,有钱就去买酒,他不会去做善事,这个就是饮酒的现在恶报。

  那饮酒以后的果报呢?如果这个生命结束以后,「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飢渴等无量苦恼」,在飢渴地狱里面非常地飢渴,「是名后世恶业之报」。如果有机会再得人身,「心常狂乱」,不能够系念思惟善法。「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外物资产臭烂。」所以喝酒的果报是会障碍到你,最重要是什么?系念思惟善法,你不能够断恶修善,那就会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轮回受苦,愚昧无知,这是非常可怜,佛陀说的可怜悯者。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三九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柏霖       不喝酒)(五明学佛网:黄柏霖       不喝酒)  

 黄柏霖:三世怨的公案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三世怨 

 黄柏霖:临终关怀很重要 

 黄柏霖:明了生死真相 

 黄柏霖:天台宗讲感应的四种 

 黄柏霖:印光大师开示要怎么样的存心 

 黄柏霖:行善积德,考试得上天护佑 

 黄柏霖:简单地说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的含义 

 黄柏霖:为什么伏不住烦恼,因为没有恭敬心 

 黄柏霖:知物虽至猛至毒,亦有可感可化之处 

 黄柏霖:广钦老和尚修行的故事 

 黄柏霖:心住慈善,当得十一种功德利益